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特扎心的现象?父母在的时候,家里热热闹闹全是亲戚。舅舅、姑姑、表兄弟,逢年过节挤一屋子,饭菜香混着说笑声,那叫一个亲。
可一旦父母不在了,这些亲戚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慢慢就没了联系。
![]()
01 父母在,亲戚是家人;父母走,亲戚成路人
我表姐去年送走了最后一位老人,她跟我说的话至今记得清清楚楚。
我爸刚走那阵,我还想着按老规矩,中秋给舅舅送自家酿的米酒。打电话过去,舅舅支支吾吾说‘孩子要去岳父母家,今年不折腾了’。”
挂了电话,表姐看着案板上冷却的年糕,突然就哭了。
过去不是这样的啊。
小时候跟着爸妈去舅舅家,舅妈总会炖一锅排骨玉米汤,表哥偷偷把最大块的排骨夹给我。我爸和舅舅坐在炕头,能从收成聊到小时候摸鱼的趣事,絮叨到天黑。
![]()
可现在,没了爸妈这个 “牵头人”,去亲戚家都觉得浑身不自在。饭桌上没了家长里短,只剩客气的寒暄,坐半小时就想逃。
村里有个表哥更有感触。他爸是家里老大,以前每年三十晚上,客厅能挤三十多口人。他爸走后第一年,大家还想着去老房子聚聚,可总觉得少点什么。第二年,就各自在家过年了,再也没凑齐过。
就像有人说的,父母是 “灯塔”,我们和亲戚都是 “归航的船”。灯塔一灭,所有的方向都迷了。
![]()
02 为啥父母不在,亲戚就不往来了?
不是大家变冷漠了,是有些相处本就靠父母的牵挂维系着。
我琢磨着,首先是没了 “情感锚点”。爸妈记得每个亲戚的生日,到点就提醒我们打电话;谁家有事,爸妈第一个过去帮忙;亲戚间有摩擦,爸妈出面打个圆场就过去了。这些细碎的牵挂,把天各一方的亲人紧紧连在一起。爸妈不在了,没人再做这些事,关系自然就淡了。
![]()
然后是生活彻底没了交集。小时候大家在一个 “新手村”,吃一样的饭,聊一样的零食和电视。长大后呢?你在深圳聊风投,他在老家聊猪瘟;你的烦恼是房贷 KPI,他的世界是孩子成绩和菜价。没了共同话题,聊天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最现实的,还有利益的考量。以前总以为血缘最牢,后来才发现,有些亲戚往来,全看 “用不用得上”。我老家有个姑姑,我奶奶在世时每周都来陪奶奶说话,可我奶奶走后第二年,就很少再回村里了。后来才知道,她之前想让奶奶把名下的一块菜地留给她,奶奶没答应,就慢慢淡了联系。
![]()
03 不想亲戚断联?这几个办法亲测有用
其实也不是所有亲戚都会断联。我表姑就是,我妈走后,她依然每个月给我打电话,说 “你妈不在了,我就是你半个姐”。这种真心相待的亲戚,才更该珍惜。
如果你也想留住值得的亲情,试试这几个简单的办法:
建个家族群真的挺管用。不用天天聊,偶尔分享下孩子的照片、生活琐事,节日发句祝福,关系就不会断得太彻底。我表哥就建了个群,表姐妹们偶尔在里面聊聊天,吐槽吐槽生活,感情反而比以前更真了。
![]()
定期搞个小聚会。不用多隆重,一年一次家庭聚餐,或者一起回老房子看看。去年我组织表哥表姐回了趟老家,看着墙上小时候贴的奖状,聊着以前抢玩具的趣事,感觉一下子就亲近了。
互相搭把手很重要。亲戚不是光来虚的,实打实的帮助才是感情的粘合剂。表哥创业时资金紧张,我力所能及帮了点;我搬家时,他特地坐火车过来帮忙。这种你来我往,关系才能走得远。
![]()
04 最后想问问你
父母不在后,你和亲戚还常联系吗?有没有那种不管多久不见,依然真心对你的亲戚?
或者你有更好的维系亲情的办法?
评论区聊聊你的故事,也给大家支支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