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国的的时候,北京新街口地区为北京第四区。1952年6月,第四区更名西四区。
1954年初夏,北京,新街口,五福饭庄。
这天饭庄来了一对三十多岁的外国夫妇。二人都是金发碧眼,服务生将二人引到二楼选择了临窗的一副座头,随后二人叫了四道菜,一瓶二锅头,接着就开始开怀畅饮,还不时碰杯互道“祝贺”。让服务生想不到是,这对外国夫妇居然说得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
这二位男的名叫史今乐,女的名叫安依君。史今乐是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英国人,除了一副外国人面孔之外,和一个中国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其父是清末来华经商的英国老板,后来就把媳妇老婆也接来在北京定居,并于1920年生下了唯一的儿子鲍勃·史密斯。不过为了生活方便,又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史今乐。
安依君跟丈夫差不多,但她是俄罗斯人,其家族是沙皇时代的贵族。十月革命后,安依君的家族逃到中国,安依君的父亲逃到中国后,在北京开了一家面包作坊,后来与一个中国姑娘成婚,后来在1923年生下女儿叫伊莲娜·安纳托娃,也是为了生活方便,也起了一个中国名字——安依君。
![]()
史今乐的老爸安依君老爸熟悉之后,关系日益亲厚,最后二人就给儿女定下亲家。抗日战争爆发,史今乐的父母双双死于侨民集中营。不久,安依君的双亲也因病而殁。 在这种情况下,史今乐北京的在酒吧靠演奏谋生,其妻安依君就以做钢琴家教以及帮佣挣些钱钞贴补家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大对舞厅、酒吧业的控制,这对夫妇的生存空间日趋狭小。两人婚后生有子女各一,如今已上小学开支日渐增长。因此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每况愈下。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苏联政府同意在中国的苏联侨民回国,这项举措在当时称为“苏侨遣返”。
![]()
应该说,苏联政府此举也是迫不得已,卫国战争夺去了苏联两千多万精壮劳动力,战后苏联劳动力缺乏。为此苏联政府号召其在国外的战俘、难民和侨民回国弥补苏联战后重建所需的劳动力的不足,而当时,中国是其最大的国外侨民群体。
而此时史今乐和安依君夫妇的国籍分别是英国和俄罗斯。史今乐一出生,就在英国领事馆办理了国籍登记。而安依君的情况有些特殊,她的父母都是苏联十月革命后从国内逃出来的,被当时的苏联政府视为“叛徒”。尽管当时苏联政府和北洋政府是有外交关系的,可是他们一直没敢去领事馆办理国籍登记手续,所以安依君属于“无国籍居民”,因此二人的子女出生后是向英国领事馆登记的英国国籍。
在去年11月下旬,安依君接到苏联侨民协会的通知,意思是如果她愿意,苏联政府已经同意接纳其为苏联公民。安依君喜出望外立刻去办理了登记手续。几个月之后,一份通知书就送到了安依君的面前,邀请她回国。而且通知中特别注明:“具有苏联国籍,有劳动能力,无现行政治问题的,经审查后即可回国,其家属亦可回去。”
安依君自出生后,从来没有回过祖国,心头自是涌起一份激动。老公史今乐本来想全家去英国,毕竟此时新中国也和英国有外交关系,但在媳妇的一再恳求下,也决定加入苏联国籍,史今乐此时认为这是一个解决眼前窘况的途径,就这样,这对夫妇就向苏侨协会提出了前往苏联的申请。
![]()
苏联政府的这项举措必须要通过中国政府的允许,当时的外交部、公安部、商业部、内务部、对外贸易部、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中国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局这九个部门都协助解决苏联归国侨民相关问题的责任。
其中苏联方面要求的“审查”归国侨民的司法问题,就归公安部和内务部调查,好在史今乐和安依君夫妇并无历史问题,也没有无现行劣迹,因此政审就通过了。于是二人开始着手做回国工作,其他诸如房产、兑换金银、子女教育等问题都顺利得以解决,可当时独独有一件事给卡住了,二人有一个紫檀木匣无法处理。
![]()
这是一个高一尺、长七寸、宽四寸的木匣,这个木匣由史今乐之父老史密斯传给儿子的,木匣出自清官大内工匠之手,其构造精致无比,匣子内外都装设了机括,只有按对了匣盖方可打开。匣子内设六层,层层叠盖。皆须按对了机括才能一一揭起,如若按错则会自动锁定,只有按工匠制作时设置的按法解除锁定后方可打开。
匣内每层分成二十个小格子,每个格子内都盛放着各种小物件,诸如由名人手抄的火柴盒大小的《四书》,装在黄金小盒内的带测试毒物功能的牙签、核桃形状内盛红宝石雕就的石榴粒的翡翠球、精雕而成的象牙小舟、表面刻有题诗绘画的玉瓜子、外国金币、精致的宋代小瓷瓶等等。
![]()
总之,一百二十个格子里分盛着包括金银器、玉器、铜器、瓷器、字画、金石、牙雕等的物件。这种匣子被称为“百宝匣”。当年老史密斯从黑市上购得这个百宝匣后,就决定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后来抗日战争期间,老史密斯便招呼儿子史今乐将百宝匣埋于住宅地下,日本投降后,史今乐才把百宝匣从地下挖出来。
当年老史密斯买下百宝匣之时,中国还是北洋政府统治下,海关对被统称为“古玩”的各类文物的出境尚未控制,因此他根本没有考虑过这个百宝匣是否能够携带出境的问题。现在新中国对于文物管理是有规定的,这个百宝匣是否可以携带出境就成了史今乐夫妇的一块心病。史今乐甚至打算过,如果中国政府不允许他把这个百宝匣携带出境的话,他宁可不去苏联了。
![]()
史今乐之前还在向苏侨协会问过此事,得到的回答是:苏侨协会无权处置此类事情,这需向你本人中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咨询,史今乐又前往公安局填写审查表格时向接待民警提出这个问题。民警表示公安局不分管此类事情。史今乐于是又问了外交部。外交部给了他明确答复:“建议你去北京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咨询了解。因为在1950年5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新中国第一个文物法规——《禁止珍贵文物、图书出口暂行办法》,其中规定禁止出口的各种文物、
于是,史今乐和安依君又去了市文管会,接待人员看了他们带去的百宝匣后立刻向领导请示,最后跟史今乐约定6月I5日上午8时30分携带百宝匣再次前往市文管会。由文管会邀请的文物专家当场鉴定。如符合允许携带出境的规定,则当场可以拿到鉴定结论书。
![]()
就这样,史今乐夫妇就在15日上午携带百宝匣,雇了一辆三轮车前往市文管会。那里,已有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三个专家等候着,与史今乐夫妇的面对百宝匣进行鉴定。
相关专家经过鉴定结果是:百宝匣内所盛的这些东西属于工艺美术品,也就是旧时所谓的“玩物”,并非国家规定禁止出口的珍贵文物,因此这个百宝匣可以出口。但出口地点仅限于天津、上海和广州海关。届时须将百宝匣交由海关人员监视装箱、加封。这样做是为防止报运人暗中调换。
![]()
史今乐和安依君拿到了文物鉴定专家出具的证明,携百宝匣叫了辆三轮车回家。路上,安依君史今乐决定去“五福饭庄”去吃个饭庆祝一下,于是就出现了文中开头那一幕。夫妇俩在饭庄吃了—个半小时,饭后出门后因为离家不远,二人就提着装有百宝匣的帆布军用背包沿西直门内大街,直接就走就到家了。
他们的住处是当年老史密斯购买的一套沿街的二层楼房,后来因为生活拮据将房子给卖卖,但史密斯一家仍居住于二楼,每月向买方支付房租,解放后因买方因是“一贯道”骨干被政府镇压了,该房产则被政府没收。现在史今乐还住在二楼,但需要每月向房管部门付租金,现在楼下是一家国营工厂的仓库。通往二楼的楼梯原是在店堂一侧,现在用砖头单独砌出了一个跟楼梯等宽的通道装了一道铁栅栏门,专供二楼住户史今乐一家进出。
而一起惊动外交部,公安部,北京市,苏联克格勃的惊天抢劫案件,就在夫妇二人刚刚回家后就发生了!
![]()
我是我,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