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连着你我他,安全防范靠大家!” 当短信里的 “积分兑换礼品”、路边的 “免费 WiFi”、邮箱中的 “紧急工作通知” 出现时,你是否会随手操作?看似平常的举动,可能正让你陷入信息泄露、钱财流失的陷阱。2025 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明确主题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 ,网信办联合融媒体提醒:守住网络安全,从拒绝每一个风险隐患开始!
一、真实案例:这些“意外” 就在身边
案例1:点击陌生链接,5000元瞬间消失
上班族小赵收到一条“银行积分即将过期” 的短信,附带兑换礼品的链接。想到自己常用该银行信用卡,他未加核实便点击链接,按提示输入了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和短信验证码。几分钟后,银行消费提醒弹出 —— 卡内 5000 元被转走!报警后才得知,这是不法分子伪造的钓鱼链接,一旦输入敏感信息,就会被实时窃取用于盗刷。
案例2:蹭免费WiFi,信用卡被盗刷5300元
市民李女士在商场逛街时,连接了一个名为“XX 商场_Wi-Fi” 的无密码网络,随后用手机银行付款。没想到当天收到多条消费短信,信用卡被连续盗刷 4 笔,共计损失 5300 元。警方调查发现,该 WiFi 是骗子搭建的 “钓鱼网络”,名称仅比官方 WiFi 改了一个符号,一旦连接,手机操作会被全程监控,支付密码、验证码等信息都会被窃取。
案例3:钓鱼邮件伪装公务,公司险些损失50万美元
某外贸公司财务人员上班时,收到一封全英文邮件,标题标注“紧急:更换付款账户通知”,发件人伪装成海外长期合作方,附件标注 “新账户信息及合同确认件”。因涉及跨国货款结算,且对方提供的企业名称、合作项目等信息与真实情况高度吻合,财务人员险些点击下载附件。恰逢民警入户开展反诈宣传,当场发现发件邮箱后缀与合作方官方域名存在细微差异,且邮件未通过公司内部审批流程。联系海外合作方核实后确认系诈骗,成功避免 50 万美元资金损失及财务信息泄露。此类骗局中,骗子常以 “紧急公务” 制造紧张氛围,迫使当事人仓促操作。
案例4:关注公众号领礼品,老人信息泄露遭 “保健品诈骗”
社区居民张阿姨在菜市场门口看到“关注公众号,免费领毛绒玩具 / 鸡蛋” 的摊位,工作人员热情介绍 “只需扫码关注,填个简单信息就能领”。张阿姨想着 “不拿白不拿”,扫码关注后填写了姓名、手机号、家庭住址,还留下了 “有高血压” 的健康情况。一周后,她接到 “健康管理中心” 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她的个人信息和健康问题,推荐 “能治高血压的进口保健品”,声称 “有政府补贴,仅需缴纳 500 元定金就能送货”。张阿姨信以为真,转账后再也没收到货,才发现被骗。警方查实,骗子通过公众号活动批量收集老人信息,再针对性开展精准诈骗。
二、三大高风险行为,坚决说“不”
陌生链接别点击:无论是短信、微信、邮件中的不明链接,还是来路不明的二维码,都可能植入木马病毒。正规机构绝不会通过链接要求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办公场景中,伪装成“公务通知”“合作文件” 的邮件附件更需警惕,像近期高发的 “税务稽查通知”“付款账户变更” 等邮件,即便含真实企业信息,也需核实发件人身份。
免费WiFi 慎连接:公共区域的无密码 WiFi、名称模糊的 “免费网络”,可能是诈骗分子的 “信息陷阱”。连接后,你的聊天记录、支付行为、账号密码都可能被监听窃取,尽量使用手机流量或可信的加密 WiFi;办公设备尤其要避免连接非公司指定的公共网络,防止内部数据泄露。
个人信息不泄露: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健康状况等信息,切勿因“领小礼品”“做测试” 等诱惑随意填写;职场中,公司账户信息、客户资料、跨境交易数据等更需严格保密,不通过私人邮箱、非工作软件传输敏感数据。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这些信息受法律严格保护,泄露者可能面临法律责任。
三、遭遇风险别慌,这样维权止损
如果不慎遭遇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记住“五步维权法”,及时止损:
切断风险源:个人设备立即断开网络,退出异常登录账号,冻结涉事银行卡、支付账户;办公设备需立即联系IT 部门,关闭联网权限并隔离设备,防止病毒扩散或敏感数据进一步泄露。
留存全证据: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截图、诈骗链接/ 邮件(含发件人信息)、病毒文件(不二次打开)等凭证;企业案件需额外留存账户操作日志、内部沟通记录,为警方调查提供关键依据。
及时报个警:个人案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被骗经过、金额、对方信息;企业案件需由单位出具证明联合报案,配合警方固定电子证据,跨境诈骗案件可同步向涉外警务部门反馈。
平台投诉举报:个人可联系银行申请止付、向支付平台申诉;企业可向邮箱服务商、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反馈,同时拨打12321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12377 违法信息举报中心投诉,遏制骗局扩散。
官方求帮助:通过12387 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平台(热线、网站、公众号等)提交事件报告,网信部门会协调公安、金融等单位联合处理;企业还可对接当地网信办,获取安全漏洞排查指导。
四、日常防护小技巧,筑牢安全防线
个人设备:安装安全软件,开启实时防护,定期查杀病毒;手机、电脑设置锁屏密码,重要文件加密存储,收到“补贴领取”“账户异常” 等通知先联系官方核实,绝不轻易输验证码。
办公设备:启用邮件安全过滤功能,陌生附件先扫描再打开;给企业邮箱开通二次认证,涉及“转账”“信息变更” 等操作,必须通过电话、企业微信等官方渠道双重确认。
账号管理:应用程序从官方渠道下载,设置“数字 + 字母 + 符号” 的高强度密码,不同平台使用不同密码;职场账号尤其要定期更换密码,避免 “一人泄露、全公司遭殃”。 信息核查:对“紧急”“限时” 类信息保持警惕,骗子常借 “税务稽查”“上市审核”“货款结算” 等名义制造慌乱,迫使当事人放松警惕,此时更要 “慢半拍”,通过官方途径核实真伪。
五、法律底线:这些行为已违法
伪造官方邮件、搭建钓鱼网络窃取信息,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
利用泄露信息实施诈骗,涉案金额超3000 元即构成诈骗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导致信息泄露,将面临罚款、停业整顿等处罚,负责人可能被追责。
结尾呼吁
“网安则国安,国安则民安!” 2025 年网络安全宣传周特别强调,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网络安全没有旁观者,无论是个人生活中的 “指尖操作”,还是职场上的 “公务处理”,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守护者。让我们牢记 “不点击、慎连接、护信息”,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共筑清朗安全的网络空间!如发现网络安全问题,可随时通过 12387 平台报告,网信办与融媒体将持续为您保驾护航。
![]()
监制|刘亮
审核|张生燕
责编|白腾 刘强
编辑|崔春娥 高鑫![]()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