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向精准化、智能化演进的当下,一款单价仅 1 万美元的自杀式无人机,却引发了全球军事领域的高度关注。美国《军事观察》杂志专门援引中国《兵工科技》的报道,将飞龙-300D自杀式无人机称为“全球性价比最高的自杀无人机”。
![]()
这款被戏称为“中国版小摩托”的装备,首次亮相于2024年11月的珠海航展。采用三角形飞翼布局,机身与机翼无缝融合,机翼末梢的独立控制舵面既减少了空气阻力,又提升了飞行稳定性,天生适合长航时巡航任务。动力系统选用活塞发动机,只需普通汽油就能驱动尾部螺旋桨,无需专用航空燃料。从外形上看,它与伊朗“见证者-136”和俄罗斯“天竹葵”有着相似的设计思路,但真正让其脱颖而出的,是颠覆性的价格优势。
外界估算,伊朗“见证者-136”的单价至少在2.5万至3万美元之间,俄罗斯仿制的“天竹葵-2”因供应链限制,成本更是高达3万至3.5万美元。而美国的“弹簧刀-600”巡飞弹,单纯无人机单价就达5.8万美元,整套系统超过15万美元。相比之下,飞龙-300D的1万美元单价堪称“地板价”,买一架“见证者-136”的钱,能购入两三架飞龙-300D。
这样的价格并非源于偷工减料,而是中国完整无人机产业链的必然结果。目前全球无人机市场中,中国的产能输出和市场份额均居世界第一,从碳纤维机身、活塞发动机到导航芯片、控制舵机,所有核心部件都能实现国内供应,无需依赖进口。再加上国内无人机企业充分竞争带来的高效研发生产,以及批量生产形成的规模效应,让成本控制达到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水平。
![]()
价格之外,飞龙-300D的性能同样经得起考验。《兵工科技》的解读显示,在国内一次测试中,它从发射场飞行1000公里后,成功避开敌方防空系统,精准击中了模拟军事基地目标。1000公里的射程意味着能覆盖深远纵深的军事基地、基础设施和制造业工厂,而突破防空系统的能力,既得益于其“低慢小”的外形特征对雷达的规避,也可能融入了电子对抗或自主航线规划技术。更具优势的是其模块化弹头设计,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更换。打击装甲车辆用破甲弹头,摧毁工事用攻坚弹头,对付步兵集群则换用子母弹头,甚至能搭载电子干扰设备执行侦察或干扰任务,实现一械多用。
从实战角度看,飞龙-300D的战术价值尤为突出。俄乌冲突早已证明,自杀式无人机“蜂群”战术能让传统防空系统陷入困境。面对几十上百架无人机的协同来袭,即便拥有先进防空体系,也难免陷入“拦不过来”或“拦不划算”的两难。用一枚价值几十万美元的防空导弹去拦截1万美元的无人机,无异于用黄金子弹打麻雀,拦截数量越多,经济损耗越严重。而飞龙-300D凭借极低的成本,完全可以实现大规模列装,数百上千架组成的“蜂群”即便被拦截一部分,剩余兵力仍能完成打击任务。
![]()
美媒对飞龙-300D的高度关注,背后暗藏着深层焦虑。美国自身的自杀式无人机要么价格居高不下,要么产能难以跟上,而中国能将性能不俗的装备做到如此低价,本质上是产业链、制造业能力的全面碾压。这种“低成本、高性能、规模化”的装备研发思路,彻底改变了自杀式无人机领域的游戏规则。“小摩托”不再是简单的 “廉价武器”,而是用最务实的方式重构了战争的效费比逻辑。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可以搞一款蜂群式的超级便宜的“小摩托”巡飞弹,配备威力比较大的战斗部,使用非常廉价的非制冷的被动红外图像引导头,不追求高性能反舰导弹那样的高速和掠地突防性能,诸如超音速,超低空掠海高度,复杂弹道的规划,全都不需要,只是以大数量取胜。
用这种蜂群式“小摩托”对海发射1000枚,目标是一个美国航母舰队,就能阻塞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所有防空反导火力通道,能一次耗光美舰的所有防空弹药。
![]()
真正的饱和打击,从不是武器的堆砌。是让对手陷入“拦不起、防不住”的两难。只要“小摩托”数量足够,妥妥的就能干翻1000多公里内的一切敌人的大型海上目标,就连整个舰艇编队也能一波推翻。
这个,才是真正的饱和打击。
如果一波不行,那就再射1000架......
——有时候,最便宜的,才是最致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