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圆满闭幕,会内精彩告一段落,会外发展动能勃发,系列活动助推进博会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同期,2025中国壁球公开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文体赛事在长宁热烈启幕,掀起金秋活动新热潮。让我们跟随“宁宁”的脚步,看长宁如何持续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举办特色优质活动,以优越营商环境与多元文化魅力,诚邀全球企业汇聚长宁、共谋发展~
《在这里,窥见未来出行方式》
11月8日、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客新闻APP、人民网、人民网(上海频道)、中国证券网、澎湃新闻、大公网报道:今年进博会,汽车展区更名为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多家企业汇聚于此,展示汽车安全、智慧出行等领域的最新突破。西井科技带来专为空港、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定制的新能源自动驾驶牵引车Q-Tractor,能实现200公里续航、5分钟极速换电。目前该牵引车已落地香港国际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等航空物流场景。
![]()
《人民日报》相关报道
《以“智”取 向“高”攀 有“靠”山》
11月13日,《解放日报》头版、上观新闻报道: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二期集装箱码头,对上海一家以古镇朱家角老街命名的科技公司再度加码——在前期已采购西井科技12台Q-Truck(西井自研的全球首款无驾驶室全时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基础上,今年,又追加6台西井最新款无人驾驶重载水平运输车QChassis。源源不断的海外订单,带动西井科技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激增159%。西井科技,已实现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辆无人驾驶车辆的全球运营,跻身世界无人驾驶领域第一梯队。
![]()
《解放日报》相关报道
《不仅“进”宝,也能“淘”宝》
11月8日、9日,《新民晚报》特刊、澎湃新闻、青春上海报道:进博会构建了“展品—商品—产业—生态”的闭环转化链条。当参展商从“试水中国市场”转向“扎根中国生产”,全球价值链的地理分布与利益分配格局被深刻改写。首届进博会上,新西兰纽仕兰作为长宁区首批贸易便利化试点企业之一,在“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的创新监管模式下,进口鲜奶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至72小时,企业也加快了布局中国的速度,在中国完成多笔投资,这正是进博会溢出效应持续释放的生动案例。
![]()
《新民晚报》相关报道
《长宁区积极参与进博会重点配套活动 诚邀全球企业汇聚长宁》
11月10日,中国城市网报道:11月7日,作为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点配套活动,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品牌创新发展大会暨2025全球肉牛数据交易大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长宁区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推介区域投资环境,展示了特色产业、营商环境与多元文化魅力,诚邀全球企业汇聚长宁、共谋发展。大会同期举办的两场圆桌对话,围绕“数字化赋能肉牛产业未来”与“肉牛产业区域化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为产业发展凝聚广泛共识。
![]()
《上海商会参访上海长宁 面向“十五五”深化对接合作》
11月11日,中国新闻网报道:继参加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及“侨连五洲·沪上进博”主题活动后,澳大利亚上海商会代表团一行11日赴长宁区参访,考察飞书深诺及大虹桥营商服务中心。长宁区优良的营商环境成为吸引海外华商返乡投资的加分项。该区近年来推出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及“免申即享”等惠企政策,从政策扶持到政务服务,从产业生态到区位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全链条保障,让海外华商投资兴业更有信心。
![]()
《AI赋能电商智慧升级 长宁企业百秋破解直播合规难题》
11月12日,东方网报道:在第八届进博会主题配套活动——“第二届AI赋能电商创新与发展论坛”上,长宁本土企业百秋尚美集团旗下上海容么么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天权直播AI多模态智能合规监控系统”成功入选《2025年上海商业人工智能优秀案例集(电商与零售篇)》,并斩获“价值贡献奖”,成为十五家优秀案例代表之一,彰显了直播合规技术创新的行业价值与市场需求。
![]()
《第八届进博会“好物市集”绽放异彩 上海16区文创非遗解锁城市魅力》
11月9日,东方网报道:第八届进博会期间,位于新闻中心二楼的“好物市集”绽放独特魅力——16个区特色好物惊艳亮相。长宁区带来的宋锦文创十分吸睛,荣获“2025上海金榜伴手礼”的“天沁兰香”系列涵盖胸针、车载香薰等多款产品,精巧的宋锦配饰让非遗之美融入日常生活,深受外籍媒体工作人员喜爱。
![]()
《上海发布外商投资企业百强企业》
11月12日、13日,央视新闻APP、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栏目、阿基米德APP、澎湃新闻、东方网报道:2025年11月12日,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在上海市长宁区召开2025年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百强发布会,发布2024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进出口总额、纳税贡献、创造就业四项百强榜单。
![]()
《上海长宁: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温度》
11月13日、14日,《人民法院报》头版、《法治日报》头版、法治号APP、法治网报道:13日,作为此次在上海集中采访调研的最后一站,媒体记者团来到了长宁区,在街头巷尾,探寻司法与立法最末梢的涓滴实践。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搭起基层群众和最高立法机关之间的“虹桥”。而在长宁区人民法院,另一座“虹桥”联系着市井百姓和司法审判一线。今天,记者见证了长宁区法院“云上彩虹”平台正式上线。平台入口嵌入长宁法院公众号首页,简便易用。作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设在上海法院系统的唯一一家基层立法联系点,今年,长宁区法院提出“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最佳基层司法实践地”的目标。
![]()
![]()
《申观察|解码“网格”!上海基层治理基本单元运转微调查》
11月10日,《新民晚报》头版、上观新闻报道:全长仅880米的哈密路,曾因安全隐患突出、权属复杂、跨部门协调难三大“顽疾”,成为周边居民的“心病”。为啃下“硬骨头”,街道中网格创新推出治理“三步法”,以党建引领打通治理“中梗阻”。针对道路狭窄、立杆林立等突出问题,综合网格启动区四级响应机制,及时向区专项工作组“吹哨”。仅仅一周后,区领导便带队相关委办局“进网格”,实地勘察路况、召开网格党建联席会议,组建专项治理工作小组,明确各部门责任与治理方案,实现“哨声一响,各方集结”的高效联动。如今,哈密路旧貌换新颜,无证房屋与倾斜立杆被拆除,道路环境整洁有序。因为厘清了“谁牵头、谁配合、何时做、做什么”,基层工作人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民生服务,让治理效能真正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感。
![]()
![]()
《6天13部精品力作 艺术节迎来“最忙首演周” 首演之夜 4部中外名团巨作竞相登台》
11月7日、8日、9日,《文汇报》要闻版、《劳动报》、新闻综合频道“新闻报道”“新闻夜线”“上海早晨”栏目、东方卫视“东方新闻”栏目、劳动报网报道:第24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从11月4号开始持续6天,将有13部世界名团作品在艺术节首演,其中昨晚就有4部首演作品亮相。本届艺术节55台主板演出中,境外项目占6成,在沪首演率超9成,不少都是国际顶尖艺术团体带来的经典作品。剧场吸引的公众来自天南地北,上海有向外溢出的整个文化氛围,可以吸引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都汇聚到这里。
![]()
![]()
《金级赛事群星闪耀 2025 中国壁球公开赛,书写壁球运动与上海的双向奔赴》
11月10日、11日,上观新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早新闻”栏目、阿基米德APP、澎湃新闻报道:10日,2025中国壁球公开赛启动仪式在上海世贸展馆盛大举行。赛事聚焦赛场内的竞技,更延伸出丰富的场外活动。“击拍活力・潮动长宁”快闪活动已在虹桥南丰城启动,通过壁球知识科普、互动游戏抽奖等环节,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还能赢取赛事纪念品。同时,购票观众凭票根可在虹桥南丰城、尚嘉中心等长宁多个商圈享受专属优惠,解锁“观赛+娱乐”的一站式体验。
![]()
《小小票根,何以成为促消费“金钥匙”》
11月14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APP、光明网报道:作为一种促消费新模式,票根经济正在快速兴起。日前,位于上海虹桥艺术中心的天山电影院人头攒动。影院一楼的咖啡馆门口,“凭当日电影票,全部饮品食品7折优惠”的牌子格外醒目。来自杭州的姜女士看完喜爱的影片,又来到咖啡馆点了一份最新推出的套餐。“我是专程为‘打卡’上海国际电影节而来。这张电影票根不仅有特别的纪念价值,还成了我的‘美食通行证’,在很多餐饮店都可以享受优惠。”姜女士话语间满是惊喜。
![]()
《光明日报》相关报道

资料来源于上述媒体
编辑:竺嘉茹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