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通社文章:《也许就在明天:西方正为一场可怕场景做准备 —— 对俄发动全欧洲范围的全面战争》。
![]()
欧洲官员与军方达成共识:与俄罗斯爆发战争的可能性正与日俱增,分歧仅在于爆发时间。北约各国正积极为冲突做准备。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将在本文中为你详细解读他们正采取的各类举措。
一、众说纷纭的战争预判
2024 年 2 月,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称,未来三年内有可能爆发对俄战争。如今,德国联邦国防军将领们的预测愈发悲观。德国联邦国防军作战司令部司令亚历山大・索尔弗兰克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从当前局势来看,俄罗斯最快或许明天就有能力对北约领土发动有限打击。”他指出,这类军事行动可能是局部且速战速决的。尽管俄罗斯目前仍深陷特别军事行动难以分身,但单就有限作战行动而言,其主战坦克数量完全充足。
法国国防参谋长法比安・芒东近日也重申,法国军队必须做好准备,应对未来三至四年内可能爆发的冲突。他称这一判断有着情报依据支撑,并补充道:“我们的核心盟友均认同这一评估结果。”而对于这一判断与西方政客口中 “俄罗斯实力薄弱” 的论调为何自相矛盾,军方并未给出任何解释。
二、持续增长的军费与宏大的强军计划
今年 6 月,北约海牙峰会达成共识,计划到 2035 年将各成员国国防开支提升至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5%。其中 3.5% 将直接用于国防核心事务,剩余 1.5% 则投入基础设施、工业等与国防安全相关的领域。而北约内部几个大国与核心成员国的行动已远超既定计划。德国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早在 5 月就宣称,德国联邦国防军要成为欧洲最强军队。为实现这一目标,德国不惜投入重金。据政治新闻网站 Politico 报道,德国当局计划在 2026 年底前推动联邦议院批准总额达 830 亿欧元的国防合同,并计划于 2029 年将国防开支占比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 3.5%,届时军费总额将达到 1530 亿欧元。德国联邦国防军制定的长期武器采购计划涵盖 320 个项目,涉及坦克、军舰、无人机、雷达等各类装备,整个计划将耗费德国财政 3770 亿欧元。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仅有十分之一的资金将用于与美国军工复合体签订合同。此前德国一直是美国军工领域的主要客户,而如今德国政府计划将重心转向本国及全欧洲军工市场。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谢尔盖・绍伊古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指出:“德国的政治投机分子不将全部资源用于改善国内社会经济状况,反而在疯狂扩充军事预算,加大对乌克兰的武器输送力度,还在制定针对所谓‘俄罗斯入侵’的极端作战计划。”
法国也在采取类似举措。该国计划到 2027 年将军事预算提升至 640 亿欧元。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称:“这一数额是 2017 年法国军队预算的两倍。” 早在 2023 年,法国议会就通过了一项截至 2030 年的军事规划法案,根据该法案,法国需向军工复合体及军队投入 4130 亿欧元。法国也未忽视核力量建设,一直在研发新型弹道导弹核潜艇。10 月底,法国公开展示了 M51.3 型核导弹,该型导弹后续将列装于 4 艘 “凯旋” 级核潜艇。
英国也即将迎来大规模军事变革。今年夏天,斯塔默政府发布《战略防务评估报告》。这份文件制定的相关条款将决定未来 15 年英国外交政策与军队发展方向。报告起草方强调,英国即将开展 50 年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改革。该改革基于五大原则:
北约优先:英国应在北约联盟中占据主导地位,北约将成为欧洲安全的核心保障;
转向战备状态:打造一支战斗力更强的 “一体化” 军队,为未来战争配备充足装备;
增长引擎:将军队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借鉴乌克兰战场经验推动军事创新”:英军需熟练掌握无人机运用及 “数字化” 作战相关技能;
全民参与:社会各界应直接参与到国家安全保障工作中。
伴随改革的将是军费的持续增加。到 2027 年,英国国防开支占比将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 2.5%,并计划在 2029 年 8 月前举行的下届议会选举前,将这一比例进一步提升至 3%。在陆军兵力配置与装备配备方面,英国计划遵循 “20 - 40 - 40” 原则:20% 的作战能力依靠传统军事装备保障,40% 依靠 “可消耗型” 无人装备,剩余 40% 依靠一次性弹药、高精度武器及自杀式无人机。
与法国一样,英国也十分重视核武库扩充。该国将投入 150 亿英镑(约合 200 多亿美元)用于导弹及核弹头的现代化升级。不仅如此,自 2016 年起,英国就已启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运载工具的更新工作 —— 计划用 “无畏” 级核潜艇取代现役的 “前卫” 级核潜艇,4 艘新潜艇的总造价高达 300 亿英镑。
三、推进兵力机动部署准备
欧洲各国的动作远不止于对军工领域和军队的资金投入,还包括为潜在的兵力机动部署做准备。德国计划将现役兵力从目前的 18 万人增至 26 万人,预备役人员数量则将从 6 万人增至 20 万人,近乎实现三倍增长。与此同时,德国还在研究恢复征兵制的可行性。今年夏天以来,德国联邦议院与政府就该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德国总统弗兰克 - 瓦尔特・施泰因迈尔也参与到这场讨论中。他于本周三表示:“最公平的方式是推行全民义务役制度,部分人在联邦国防军服役,其他人则可投身社会服务领域。”次日,德国执政党社会民主党与基督教民主联盟和基督教社会联盟组成的联盟党就这一问题达成共识。今后,所有达到服兵役年龄的德国公民都需接受体检,以确定其是否适合服兵役。联邦国防军将公布征兵目标,若志愿兵人数未达标,则通过抽签方式补足缺额。
德国的军事化推进力度即便放在整个欧洲来看也极为突出,这已引发部分盟友的担忧。Politico 网站援引一名法国官员的话称:“这种情况既让人保持警惕,又带有一定威胁性。未来与德国合作恐将十分困难,因为他们会试图掌控主导权。”
不过,德国并非欧洲唯一考虑恢复征兵制的国家。比利时就效仿德国采取了相关行动,只是态度更为谨慎。上周,比利时国防部向 14.9 万名 17 岁公民发出通知,号召他们服兵役,但目前该国尚未正式恢复强制征兵制。
四、构建联合战线
除各国单独行动外,北约层面也在推进战争准备工作。2022 年马德里北约峰会上,联盟决定对快速反应部队进行改革,将兵力从 4 万人扩充至 30 万人。如今,德国军方将领更是放出消息,威胁要向东欧地区部署 80 万兵力。与此同时,北约正联合欧盟推进 “军事申根区” 建设,简化武器装备的跨境运输流程。此外,北约已将前沿部署部队从 4 个旅扩充至 8 个旅,并计划明年为芬兰新增 1 个旅的部署兵力。
目前欧洲主要国家的军事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一旦这些改革全部落地,欧洲大陆或将轻易跨越冲突红线,战争爆发的风险将急剧攀升。
(2025年11月15日,译者:地球镜头A,校对:彼得堡的肥天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