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来,荔波以其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和旅居者,在荔波开启一段静谧、舒适的冬日时光,形成了淡季不淡的冬日旅游图景。
![]()
洪江村大景。
小七孔景区内,暖阳穿透枝叶洒在青石板路上,游客们沿着栈道缓缓前行,脚步声与流水声交织成趣,游人信步桥上,寻觅最佳打卡点,用镜头定格这份山水相依的美好。这座横跨响水河的古石桥,在冬日暖阳的映衬下,桥身的青石板泛着温润光泽,桥下碧水潺潺,倒影如画,成为游客打卡的必到之地。
![]()
旅居游客(义工)工作场景。
“落地发现又是大晴天了,太惊喜了!气候非常好、特别宜人,待着很舒服,整个人心情都愉悦了起来。”黑龙江游客繁小繁欣喜地说道。
沿溪而上,卧龙潭的美景让人驻足流连。潭水如翡翠般澄澈透亮,两岸树木枝叶婆娑,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游客们或驻足远眺,或俯身戏水,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冬日里的一抹青绿,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
![]()
卧龙潭。
“小七孔的景色太漂亮了,湖水很蓝,现场看着比想象中更惊艳,推荐大家冬天来这儿旅行!”辽宁游客董振海由衷赞叹。
不少游客选择乘一叶扁舟,在碧绿的潭水中缓缓划行,与瀑布、青山、暖阳撞个满怀。“真的很特别!没想到冬天还能坐竹筏、玩水,带着孩子来吸吸氧,还有这么暖的太阳,绝对不虚此行。”成都游客王怡游笑着分享,她已决定延长行程,好好享受荔波冬日的慢调时光,“这里让人想停下来,多住几天。”
![]()
小七孔古桥大景。
今年以来,小七孔景区热度持续攀升,累计接待游客达578.75万人。即便进入11月传统淡季,景区依旧人气不减,每日入园人数稳定在1万人左右,“淡季不淡”的旅游热潮持续涌动。
秋冬季节的荔波,连日来天气晴好,温润怡人的气候不仅让观光体验更舒适,更成为“暖冬旅居”的核心吸引力。
这份“停下来”的渴望,在距小七孔景区不远的洪江村得到了更深的回应。荔波县朝阳镇洪江村是一个知名的艺术村落,错落有致的田野与充满艺术气息的民族村居相映成趣。这里既有艺术家常年扎根创作,也吸引着大批“候鸟族”前来旅居,在田园静谧与艺术氛围中,尽享冬日的温婉时光。
![]()
小七孔古桥。
在雁西书院,来自湖北的旅居游客王沅贞,以义工旅行的形式,找到了生活的另一种节奏。“从快节奏的城市辞职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在山水间调整状态。这里的青山绿水和慢生活,真的能治愈人。”镜头下的她,于书房中静心阅读,从容而惬意。
而在山林间的一栋木屋里,河北作家张小童则在此寻觅创作的灵感。“2018年第一次来洪江村就爱上了这里,我喜欢这种安静的山林生活,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放下工作的她谈起了旅居生活,“每年我都会来这里待半年,冬日的洪江村格外安静,鸟鸣、风声、溪流声都是创作的灵感来源,在这里能沉下心来与自己对话,写出更贴合内心的文字。”
四季常青的荔波,全年都散发着独特魅力。数据显示,今年截至11月12日,荔波县全县接待游客2761.8万人次、同比增长11.27%,旅游综合收入250.19亿元、同比增长12.94%,入境游客22.16万人次、同比增长31.61%,过夜游客226.03万人次、同比增长19.31%,各项数据均稳步攀升。
![]()
游客坐竹筏。
自然与人文交融,风景与生活共生。冬日荔波,以其暖阳、静水、慢生活,成功地将“淡季”转化为独具魅力的“康养旺季”。荔波正以“四季皆可游”的鲜活姿态,吸引着八方旅人前来,在绿水青山间邂逅温暖、安放心灵,寻觅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文/图 覃政勉、蒙瑞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