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3月,拖了八个月的并购案终于落幕,曾经风光无限的 “中药大佬” 天士力,正式归入 “国家队” 麾下,接盘的是央企华润旗下的华润三九,为这笔交易花了近62.12亿元。
![]()
另一边创始人闫希军家族通过转让股权,稳稳拿到36亿元,之后董事长闫凯境等九位高管集体辞职,一个时代就此结束。
让人看不懂的是,把产品当亲孩子养的创始人,怎么舍得把毕生心血打造的百亿家业拱手让人?这是英雄老了的无奈,还是看清形势的明智选择?
闫希军的逆袭人生
故事要从甘肃镇原那个风沙漫天的地方说起,闫希军的童年几乎被贫穷和苦难填满,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干脆丢下他不管。
![]()
他只能靠乡亲们接济,吃百家饭长大,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跳出那片让人喘不过气的黄土地,在那个年代能出人头地几乎只有一条路就是当兵。
16岁的他把这当成救命稻草,可命运像在和他开玩笑,一次次被拒绝,可这孩子的倔脾气上来了,硬是追着征兵车跑了几十里路,那一刻他用脚跑出了命运的缝隙,也跑出了他后来一生的倔强。
他终于如愿进了部队,后来被分配到天津254医院成了一名药剂师,一干就是三十年,那时医院里心脏病人特别多,他看着一位位病人被冠心病折磨,心里直不是滋味。
![]()
尤其当他发现市面上的丹参片根本不管用,吞下去半天都化不开,急救时根本救不了命,这让他下定决心:“我得做出一款真能救人的药!”
说干就干,他开始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搞研发,没有先进设备,全靠手工试、眼睛看,他的妻子也陪着他,一起度过无数个不眠夜。
最难的是丹参的有效成分特别怕热,温度稍一高就分解,成分浓度也不稳定,可闫希军这人有股倔劲儿,一头扎进去不回头。
![]()
经过上千次反复实验,他终于啃下硬骨头,找到 “固体分散技术” 这个突破口,他把药物做成小米粒似的小滴丸,舌下含服片刻,药效就能快速进入血液,吸收速度足足是老式丹参片的十倍。
1994年这款“复方丹参滴丸”终于获批上市,没砸广告全靠医生推荐、病人口碑,第一年就卖出了8000万元,那时候谁都没想到,这粒小药丸会成为天士力的立身之本,也让闫希军从黄土地跑到了药界巅峰。
父子两代都突围失败
1998年凭借复方丹参滴丸一炮而红的势头,天士力正式成立,鼎盛时期这一款小小的药丸就贡献了公司七成以上的收入,还被列入国家医保甲类目录,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药。
![]()
看似辉煌无比,但成功的背后,风险也悄悄埋下了,这颗“金蛋”让公司产生了依赖感,每天靠着它源源不断的利润运转,反而让团队忘了去找新的增长点。
天士力曾试着拓展业务,瞄准生物制药、保健品,甚至跨界搞白酒和茶饮,金士力酒、国台酒、茶珍、长白山矿泉水,一连串产品推出,结果没有一个能复制复方丹参滴丸的辉煌,反而把资金和精力都拖走了。
第一代掌门人闫希军的实业尝试碰了壁,留下了“单腿走路”的格局,2018年他的儿子闫凯境接班,带着英国留学背景,想用资本运作来开辟新天地。
![]()
天士力的资本基金规模一度近150亿元,还成立了崇石创业投资、融通小额贷款等金融板块,而资本战场比药品市场更复杂。
他们曾花3亿元收购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结果发现核心技术完全是假的,跟风投资的天境生物、科济药业等新兴生物科技公司,也因为行业变化亏损严重。
医药商业板块的剥离计划,也没能顺利实施,父子两代人的突围,一个靠创新药品,一个靠资本扩张,最终都陷入了困局。
![]()
更棘手的是,复方丹参滴丸本身的市场环境也急剧恶化,仿制药层出不穷,价格战直接把药价压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国家医药集采政策实施后,利润空间进一步被挤压,曾经稳稳当当的“印钞机”,如今成了沉重的负担。
天士力交棒华润三九
就在天士力处于困境、步履维艰之时,市场上的玩家悄然换了阵容,华润三九这家在感冒药和肠胃药领域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的医药巨头,把目光投向了天士力。
![]()
对于华润三九来说,心血管用药一直是他们的短板,而眼前的天士力正好契合了他们的战略需求,即便天士力如今风光不再,但其资产和潜力仍然不容小觑。
复方丹参滴丸依然掌握着庞大的市场份额,而且通过了美国FDA二期临床试验,具备国际发展潜力,天士力旗下还有养血清脑颗粒、芪参益气滴丸等年销售额过亿的产品,这些都是潜在的“压舱石”。
更重要的是,天士力花了几十年建立的销售和渠道网络,覆盖全国200多个办事处、3万家医院以及15万家药店,还有经过GAP认证的三七药材种植基地,这些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宝贵资源。
![]()
对华润三九来说,这意味着不仅获得了一棵成熟的“摇钱树”,还能迅速补齐心血管产品线,掌握国际申报经验,并直接接手一张现成的销售网络,双方的产业协同效应立刻显现,合作一拍即合。
事实上这场并购并非孤例,整个中药行业正经历一轮“国进民退”的浪潮:2023年国药控股收购片仔癀,2024年中国中药接手神威药业。
今年初广药集团拿下云南白药,国药集团并入太极集团,华润集团收购昆药集团,曾经的民营巨头纷纷进入国资怀抱。
![]()
说白了这原因特明显:民营药企研发得熬好久,资金压力还大,市场上抢生意的又多,日子不好过,而国有资本钱厚、资源也足,能给药企搭个稳当的发展平台。
以太极集团为例,在国资支持下它迅速打通了从中药材种植到医药流通的全产业链,焕发了新活力,从去年8月开始接洽,到今年3月官宣,天士力的命运终于尘埃落定。
随着闫凯境和其他九位高管集体辞职,闫氏家族的时代正式画上句号,天士力不再只是一个家族创业故事的一部分,而是融入了国家产业战略的更大版图,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2025.04.09《天士力并购案尘埃落定,转身易主背后的中药江湖大洗牌?》
2.新浪财经2025.03.31《闫氏家族退场,天士力正式易主华润三九》
3.同花顺财经2025.04.03《天士力高管集体辞职!华润系62亿元终结闫氏家族》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