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潮汕,是在《舌尖上的中国》那翻滚的牛肉火锅里,在纪录片里错落的骑楼剪影中。2025年初夏,当我真正踏上这片土地时,海风裹挟着卤水的醇香扑面而来,穿行于南洋风情的骑楼群,耳边飘过抑扬顿挫的潮汕方言,才明白这方天地远比镜头更鲜活。我们的导游小依是土生土长的潮汕姑娘,梳着利落的马尾,笑起来眼如月牙,说起家乡时总带着藏不住的自豪。
![]()
潮汕旅游攻略
第一天:从各地抵达潮汕时已是午后,小依举着接机牌在出口等候。前往酒店的路上,她指着窗外掠过的老式茶楼介绍:"潮汕人清晨要从一壶工夫茶开始,待会儿你们放下行李,我带大家去尝尝地道的茶配糕饼。"透过车窗,看见街角阿婆慢悠悠地冲泡着工夫茶,茶香仿佛已穿越街道。入住后漫步附近街区,榕树须垂在斑驳的墙面上,五金店与糖水铺比邻而居,刚出炉的腐乳饼香气诱得我们循香而去。小依变戏法似的掏出甘草水果分给大家,酸梅粉裹着青芒的清爽瞬间洗去了旅途疲惫。潮汕导游小依:13025327335(VX:A13025327335)
第二天清晨,我们驱车前往妈屿岛。这个藏在海湾里的小岛墙面绘满海洋主题壁画,渔家晾晒的鳗鱼干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小依带我们穿过彩绘台阶走到妈祖庙前:"别看庙小,这是明代渔民为祈求海晏河顺所建。"正午抵达汕头小公园,巴洛克式的百货大楼与中式骑廊在眼前交织,我们在飘香小食店就着柴火香咽下第N颗牛肉丸。下午乘船游览内海湾时,小依指着对岸的礐石山说:"当年侨胞就是望着这座山认故乡。"黄昏前驶向南澳岛,跨海大桥如银链串起碧波间的岛屿。入住青澳湾的民宿后,我们踩着落日余晖奔向沙滩,浪花卷来咸湿的海风。
![]()
潮汕旅游攻略
第三天在涛声中醒来,小依特意安排我们参观晨归的渔船。渔民正将闪着银光的鱼获搬上岸,她蹲在渔筐旁教我们辨认马鲛鱼与迪仔鱼。途经宋代井泉时,她舀起清泉让我们品尝:"这口井八百年来从未干涸。"午后抵达潮州古城,广济桥的十八梭船在江面连成浮桥,小依讲述着"廿四楼台廿四样"的营造智慧。夜晚在百年老宅里边看潮剧边品工夫茶,旦角的水袖掠过烛火,老茶师三指扣杯行云流水,小依轻声翻译着唱词:"这出《陈三五娘》就像潮汕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第四天在揭阳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气质。阳美玉都的匠人对着灯影端详翡翠原石,小依提醒我们注意听打磨声:"清脆如磬才是上品。"城隍庙的嵌瓷艺术让人震撼,屋脊上彩釉碎片拼出的蟠龙在晴空下流光溢彩。午后拜谒韩文公祠,小依指着韩愈手植橡树说:"潮人把江水都改姓韩,可见对文脉的珍重。"行经甲第坊时,她突然让司机停车,指着巷口蒸笼氤氲的小摊:"这家的咸水粿现在正好出锅!"米浆做的粿皮配上菜脯粒,简单却让人念念不忘。
最后一天探访龙湖古寨,三街六巷的宋代格局依然清晰。小依带我们数着青石板上的车辙痕:"从前商队就是沿着这些痕迹往来闽粤。"在方姓祠堂里,她指着梁架上的木雕解释:"蟹篓镂空雕要刻满十八层,是潮州木雕的绝活。"送机途中,她给每人塞了包凤凰单丛:"记住我们潮汕的'茶薄人情厚'。"
![]()
潮汕旅游攻略
五天行程在舌尖与眼眸的双重盛宴中流转,从南澳岛的碧浪到韩江畔的灯火,从功夫茶的甘醇到牛肉丸的弹牙,潮汕将山海馈赠都化作日常的诗意。特别感谢小依那些超出导游本职的温情——深夜带我们寻找生腌摊,悄悄为过敏的同伴调整餐食,在古城墙下为我们吟唱潮语童谣。这片土地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骑楼古寨的形貌,更在于像小依这样守护着传统的潮汕人,他们让千年文脉在工夫茶升起的热气中继续绵延。潮汕导游小依:13025327335(VX:A13025327335)
编辑:小朝
#潮汕五天四晚旅游攻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