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岁多了,遇到不开心就哭的眼泪哗哗,生气就大声叫喊,做了不好的事就逃避。
此外,会共情,有爱心,有好玩好吃的乐意分享,就不大能控制情绪。
![]()
婴儿期(0-1岁):信任 VS 不信任
核心提问:
“这个世界可靠吗?我哭的时候有人会来吗?”
稳定回应的价值:
当宝宝饿了、痛了、害怕了,有人及时抱起、安抚、回应
大脑学会:“我可以依靠别人,我的需求会被听见。”
发展良好 → 建立「希望」
1.相信世界大体安全
2.感受到被照顾和理解
3.形成基本的安全感与信任感
回应不稳定的影响
1.忽冷忽热或长时间无人回应
2.宝宝可能觉得:“这个世界不可靠,我只能自己应对”
3.表现更敏感、警觉
4.不代表一辈子不安全
家长可以做的:
1.及时回应 → 哭泣是沟通信号
2.保持一致 → 态度和节奏稳定
3.拥抱和目光接触 → 最早的“信任语言”
3.避免过早独立 → 先建立安全感
婴儿期信任:通过稳定回应慢慢养成
幼儿期(1-3岁):自主性 VS 羞愧/怀疑
核心提问:
“我能自己做事吗?我能掌控自己的身体和选择吗?”
稳定回应的价值:
幼儿尝试自己做事,如穿衣、拿东西、使用厕所
大脑学会:“我可以尝试,能做一些事情自己完成。”
发展良好 → 建立「意志力」
1.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2.感受到能力被认可和尊重
3.形成主动探索和尝试的积极态度
过度批评或控制的影响:
1.产生羞愧感或自我怀疑
2.表现依赖或退缩
3.对能力缺乏信心
家长可以做的:
1.鼓励尝试 → 允许孩子动手,即便有失误
2.给予适度支持 → 在旁协助,不完全代劳
3.肯定努力 → 表扬过程,不只看结果
4.避免过度批评 → 防止削弱自主性
自主性:
在安全支持下,通过尝试和练习慢慢培养
学前期(3-5岁)
主动性 VS 内疚
核心提问:
“我可以自己做决定吗?我可以主动探索吗?”
主动探索的价值:
学龄前儿童通过游戏和社交互动,制定计划、承担责任
大脑学会:“我可以主动尝试,我的想法有意义。”
发展良好 → 建立「目标感」
1.学会制定小计划并付诸行动
2.培养领导能力和创造力
3.对探索和学习充满自信
过度批评或惩罚的影响:
1.产生内疚感
2.害怕承担责任或主动行动
3.创造力和自主性受抑制
家长可以做的:
1.鼓励主动行为 → 给孩子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2.认可尝试和努力 → 不只看结果
3.允许小错误 → 错误是学习的一部分
4.避免惩罚主动性 → 不打压好奇心
主动性:在支持和鼓励下,通过探索和行动培养
学龄期(5-12岁)
勤奋 VS 自卑
核心提问:
“我能做好事情吗?我能被认可吗?”
学习与努力的价值:
儿童进入学校,面临学习新技能和完成任务
大脑学会:“我努力了,我有能力完成事情。”
发展良好 → 建立「能力感」
1.形成自信和成就感
2.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3.学会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
经常失败或缺乏支持的影响:
1.可能产生自卑感
2.对能力产生怀疑
3.影响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家长可以做的:
1.认可努力与进步 → 不只看结果
2.提供适度支持 → 适当帮助,不包办
3.鼓励尝试新技能 → 建立自信心
4.避免过度批评 → 防止打击积极性
勤奋感:
在努力尝试和获得认可中慢慢建立
青少年期(12-18岁)身份 VS 角色混乱
核心提问:
“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探索自我和认同的价值:
青少年开始思考自我、价值观、兴趣和未来方向
大脑学会:“我是谁,我能做出自己的选择。”
发展良好:
1.建立稳定的自我认同
2.明确个人兴趣、价值观和目标
3.能在社会关系中保持独立和自信
认同感缺失或压力过大:
1.可能出现迷茫或角色混乱
2.对自我价值感产生怀疑
3.易受同伴影响或情绪波动大
家长可以做的:
1.尊重独立思考 → 给空间探索自我
2.鼓励兴趣发展 → 支持尝试新事物
3.接纳情绪波动 → 与孩子保持开放沟通
4.避免过度控制 → 强迫选择或评价会增加焦虑
身份感:
是在探索自我、体验独立与被理解中慢慢建立的。
如果您发现您的孩子无口语、开口晚、语言理解表达困难、没有或很少互动交流、吐字不清、口吃等言语语言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