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 年 11 月 13 日,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爆发,喷发的碎屑流融化冰雪形成泥石流,以每秒 17 米的速度冲袭阿尔梅罗镇。
这座以棉花种植闻名的小镇,在短短 20 分钟内被彻底掩埋,最终造成约 22000 人死亡、5000 人受伤、3000 多人失踪。
![]()
2025 年 11 月,《哥伦比亚人报》独家获取监察员办公室完整报告,揭露了一个令人心寒的事实:40 年来,哥伦比亚政府对这场灾难受害者的真实处境几乎一无所知。
既无确切遇难者名单,也不清楚幸存者的数量、身份与下落,这场本可避免的灾难,留下的伤痛至今未愈。
预警被抛诸脑后
早在 1984 年,鲁伊斯火山就已持续活跃,喷发的火山灰甚至引发阿尔梅罗居民的过敏潮,大自然的警告信号十分明显。
但当时哥伦比亚政府正全力应对首都司法宫的危机,对火山喷发的风险置若罔闻。
![]()
面对居民焦虑的询问,当局始终以 “一切正常”“保持冷静” 回应,未采取任何有效的预警和疏散措施。
这种漠视最终酿成惨剧,1985 年 11 月 13 日晚,火山喷发引发的泥石流毫无阻碍地冲向小镇,幸存者回忆,当时除了硫磺的刺鼻气味,就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后便是撕心裂肺的哭喊。
从整个过程来看,这场灾难本可大幅减轻伤害。
若政府能重视火山活跃的预警,提前组织居民疏散,哪怕只是简单告知避险常识,都能挽救更多生命。
![]()
但政府的失职让预警沦为空谈,将无数家庭推向了毁灭的深渊,这种对民众生命安全的漠视,比灾难本身更令人痛心。
失踪儿童的 40 年等待
在这场灾难的诸多未解之谜中,失踪儿童的下落最让人心疼。
据统计,遇难者中有 22% 是未成年人,且有不少目击者称,曾看到救援人员带走了幸存的儿童,但这些孩子此后便没了音讯。
![]()
希尔达・佩德罗萨在灾难中失去了 5 岁的儿子,40 年来她从未放弃寻找,却既没找到孩子的下落,也没发现遗体。
民间组织 “阿曼多・阿尔梅罗” 统计显示,约有 580 名未成年人在灾难后失踪,其中仅有 150 人后来找到了生存证据,剩下的 430 个家庭,仍在无尽的等待中煎熬。
监察员办公室虽呼吁政府利用 DNA 检测等现代技术帮助这些家庭团聚,但目前这项工作主要依靠资金匮乏的民间基金会艰难推进。
![]()
政府在这一问题上的不作为,让无数父母的希望一次次破灭。
对这些家庭而言,孩子的失踪成了永远的心病,他们既盼着孩子还活着,又怕听到最坏的消息,这种矛盾的痛苦,40 年来从未消散。
幸存者流离失所
如今的阿尔梅罗旧址,已变成一片荒芜的墓地,幸存居民被迫四散各地,有人无奈地说 “我们遍布各地,唯独不在阿尔梅罗”。
更糟糕的是,他们的安置问题至今仍是一笔烂账,许多人未获得新住所的产权证明,甚至住在未完工的房屋里,缺乏基本生活设施,连安稳生活都成了奢望。
![]()
比物质困境更严重的是心理创伤,70% 的受访幸存者表示,长期受恐惧、噩梦和失眠折磨,但获得过心理援助的人不到两成。
失去亲人的悲痛、身份认同的迷失,再加上被国家遗忘的绝望,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这些幸存者不仅要面对现实的贫困,还要承受心理的重压,却很少能得到来自官方的有效帮助。
从现状来看,政府对幸存者的后续安置毫无规划,仿佛灾难结束后,这些人的死活就与国家无关。
![]()
这种长期的忽视,让幸存者们觉得自己成了被抛弃的群体,即便过去了 40 年,他们仍在为基本的生存和尊严挣扎,这无疑是对 “灾后重建” 的极大讽刺。
结语
40 年过去了,阿尔梅罗镇的火山灾难早已被时间尘封,但幸存者们的伤痛从未停止。
政府的失职导致了灾难的扩大,灾后又以 “不可抗力” 为由驳回大部分追责诉讼,让责任追究成了空话,受害者在遭遇自然灾难后,又经历了体制的 “二次伤害”。
![]()
如今,无论是失踪儿童家庭的寻亲之路,还是幸存者的安置与心理疏导,都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全靠民间力量艰难维系。
这场灾难暴露的,不仅是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无能,更是对民众权益的长期漠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