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邯郸晚报)
![]()
![]()
![]()
![]()
![]()
![]()
![]()
在云南玉龙雪山东北麓的金沙江峡谷深处,藏着一座“长在石头上的城”——宝山石头城。它不是人工堆砌的古堡,而是纳西族先民借天地之势造就的奇迹,是一首人与自然共生的千年长诗。
初见石头城,便被它“天生为城”的景观与地形所震撼。整座城栖居在一块半平方公里的蘑菇状巨石上,巨石孤悬于峡谷之间,三面是刀削般的悬崖,崖下便是奔腾的金沙江。北面是雄险的刺伯太子关,西面是逶迤的牦牛岭,南面是绝壁如屏的岩石渡。四围山川相拥,把石城衬得既险峻又静谧。
从空中眺望,巨石像一艘搁浅在峡谷里的巨轮,房屋城郭嵌在岩石肌理中。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是纳西族人“择险而居”的智慧,一步一景间,皆是“城与石融、石与山合”的独特景致。
巨石之外,纳西族先民垒造的梯田层层叠叠,从金沙江峡谷深处一直铺到高坡之上。那些本是贫瘠的土地,被先民们用双手改造成粮仓,如今成了石城最美的背景。碧绿金黄的田浪托举着巨轮般的石城,金沙江在脚下奔腾,玉龙雪山在远处矗立,天地间的壮阔与石城的精巧,在此刻完美融合。
石城的建筑,是“顺天而建”的极致演绎。没有规整的院落布局,没有统一的建筑风格,百余户民居全随岩石走势铺展。有的房屋依山凿石而成,墙面带着岩石的天然纹路;有的把巨石直接凿成石床、石灶、石缸,桌凳柱磉皆取之于石;石城内的巷道,或依山而凿,或石板铺就,随巨石起伏延伸,早已被世代人的脚步磨得温润。
更难得一见的是城防体系的精巧,南北两道石门扼守要冲,城边的烽火台遗址是石城的天然最高台,无需过多修筑,便借地形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格局,把“建筑融于自然”的理念,刻进了每一块石头里。
这里的居民多为纳西族,祖辈在此居住二十余世,纳西语的乡音、东巴文化的记忆,仍在街巷间流转。他们以农耕为主,清晨扛着农具走出石门,去打理环绕石城的梯田,那些从峡谷深处铺到高坡的田垄,是祖辈留下的生存之本。
这里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骡马,城内常能看见骡马驮着粮食、物资穿行,叮当的骡铃声,成了石城最动听的背景音。
宝山石头城是纳西族先民与自然相守千年的家园,是藏在峡谷里的“活态遗产”。相信未来它会以更从容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寻秘者,把这份“顺势而为、敬畏自然”的智慧,继续写下去。邯郸老崔 文/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