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3日下午,皖北迎来污染天气,14日上午,自北向南,合肥市已进入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PM2.5。中午13时许,我省除铜陵、安庆、黄山、六安、池州5个市外,另11个市均分别迎来轻度、中度至重度污染。其中宿州、淮北、淮南、阜阳、蚌埠、亳州皖北六市先后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启动应急响应。
13日下午,受污染气团南移影响,叠加本地污染,亳州市空气质量转差,当日下午该市经研究决定发布亳州市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于11月13日24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根据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测预报,2025年11月13日晚间至11月16日,受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外来传输影响,皖北将出现一次区域性PM2.5污染过程。
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城市污染累积,13日夜间至14日清晨,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开始上升,宿州市于14日凌晨2时AQI为249,为重度污染。14日上午10时淮北市AQI为234,为重度污染。此外,淮南市、蚌埠市为中度污染,阜阳市、亳州市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均为PM2.5。
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根据预测预报,11月14日,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间空气质量为轻度-中度污染,沿江江南以轻度污染为主。15日,受高压后部东南气流影响,淮河以北空气质量为轻度-中度污染,江淮之间和沿江江南为良-轻度污染。16日,受偏北风影响,淮河以北和江淮之间空气质量为轻度-中度污染,短时可达重度污染;沿江江南以轻度污染为主,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和PM10。
生态环境部门建议,大气污染期间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儿童、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等易感人群减少户外活动,敏感人群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幼儿园应当临时停止户外活动;提高道路机扫率,尽量减少人工清扫;根据重污染情况和能见度,视情封闭高速公路道口。
来源:安徽商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