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10 天,中俄高层的互动节奏快得让人真切感受到两国合作的热度。
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那两天的中国之行,虽说时间不长,可行程安排得密密麻麻,光是双方签署的合作文件就有 15 份,从老百姓天天打交道的能源、农业,到普通人不太熟悉的卫星导航、北极开发,甚至连海关报关、资金清算这些琐碎细节都覆盖到了。
这 15 份文件可不是随便签签的 “形式主义”,每一份都藏着真金白银的合作增量,是实打实的 “干货”。
![]()
能源领域的合作尤其值得说道。除了继续推进田湾、徐大堡核电站的建设进度,两国还把心思放到了氢能、碳捕集这些新能源领域,等于在传统能源合作的 “基本盘” 上,又开辟了绿色发展的新赛道。
数字经济这块更有看头,中俄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协同越来越深,以后不管是跨境物流追踪货物位置,还是农业里的精准播种,说不定都能看到两国技术凑在一起发挥作用的场景。
![]()
农业合作也早不是简单的 “买粮食、卖粮食” 了,现在已经延伸到种植技术共享、仓储物流建设的全链条,2025 年前三季度俄罗斯新增了 37 种对华出口农产品的检疫准入资质,相关贸易额一下子涨了 12.3%。
更关键的是,这些合作已经跑出了成熟的模式。2024 年中俄贸易额直接冲到了 2448 亿美元,而俄罗斯财长西卢阿诺夫透露,现在两国贸易里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达到 99.1%,美元和欧元的占比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这意味着双方做生意再也不用看第三方货币的脸色,彻底摆脱了 “卡脖子” 的风险。就像俄罗斯央行的数据显示的,现在人民币在俄罗斯外汇储备里的占比已经升到 28%,比 2022 年翻了一倍还多。
这种踏实的合作状态,给接下来的多边合作铺好了路 —— 毕竟双边能跑通的模式,放到更大的平台上才更有底气。米舒斯京回去之后,普京立马召集全体政府高层开专题会,能看出俄方对这些成果有多重视。
![]()
这边米舒斯京的访华行程刚收尾,那边中方高层就敲定了莫斯科之行,要去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这一来一回的互动,刚好把双边合作和多边协作串成了一条线。这次会议最让人关注的,就是 2024 年刚加入的白俄罗斯,要第一次以成员国身份参加总理级磋商,上合组织算是正式进入 10 国齐聚的新阶段了。
白俄罗斯加入绝不是来 “凑数” 的,它的工业底子和上合国家简直是天然互补。就说中白合作的 “巨石” 工业园吧,现在已经吸引了 154 家企业入驻,协议投资额超过 15.8 亿美元,中国的中医药企业、人工智能企业都在这儿扎了根。
![]()
天津还和白俄罗斯签了友好园区协议,等于把中俄合作试出来的成功路子,直接 “移植” 到了中白合作里。
更实在的是,白俄罗斯是中国进口钾肥的重要来源,2024 年光钾肥就进口了 288.92 万吨,占全年进口量的近 23%,而且北京、西安这些城市开的中欧班列,好多都要经过白俄罗斯的枢纽站点,这合作深度根本藏不住。
从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的话里能听出来,这次会议的核心就是 “落实成果、深化协作”。
结合各方透露出的信息,大概率会重点推进三方面的事:先看贸易便利化这块,可能会签一份补充协议,把 10 国之间的报关、清关堵点再打通些,让商品来回运输更省事;
再说到绿色发展,估计要设一个专项基金,给成员国的新能源项目供血,像中亚国家搞的风电、光伏项目,说不定就能直接拿到资金支持;
最后是上合开发银行的事儿,会把各国的出资比例、运营规则彻底定下来,以后多边合作用钱就有了稳定的 “钱袋子”。这几项议程没一句虚话,全是奔着解决实际问题去的。
![]()
不少人可能会好奇,中俄这一连串动作,跟其他上合国家有啥关系?其实从合作逻辑就能看明白,中俄的双边合作更像是块 “试验田”,只要能跑通,就变成上合组织的 “通用模板”。
最典型的就是本币结算,中俄 99.1% 的结算比例已经把路走通了,现在上合区域里的本币结算占比也突破了 30%,比去年涨了 8 个百分点,连巴西、印度这些国家都跟着学,和俄罗斯签了本币结算协议。
![]()
能源领域的联动更明显。俄罗斯有挖不完的油气资源,中国有成熟的新能源技术,而中亚国家正急着搞能源转型,这三者凑在一起刚好形成闭环。
哈萨克斯坦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巴基斯坦的苏吉吉纳里水电站,这些已经落地的项目都是现成的例子。
这次会议说不定会推进跨境电力联网,到时候中亚的风电能直接输送到南亚市场,各国都能从里分到好处,这可不是抽象的 “合作概念”,是能实实在在降低电费、拉动经济的民生工程。而且中俄在北极开发上的合作经验,也能帮上合国家在极地治理里争取更多话语权。
![]()
经贸投资上的带动作用更直接。截至 2024 年底,中国对上合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存量已经超 400 亿美元,而且早就不只是修桥修路了,更多投向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这些新兴领域。
就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中国现在都是它们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当地的工厂、产业园里,好多岗位都是中国投资项目带来的,税收也跟着涨了不少。
这种 “中国投资 + 本地需求 + 中俄经验” 的模式,已经让越来越多国家尝到了甜头 —— 白俄罗斯在京东开的国家馆、俄罗斯对华出口的新能源汽车,都是这么做出来的成果,2025 年中俄跨境电商交易额都突破 80 亿美元了。
![]()
从米舒斯京访华签 15 份文件,到 10 国齐聚莫斯科开峰会,这 10 天的密集动作藏着个明确信号:在单边主义折腾得厉害的当下,中俄正用 “双边打底、多边扩容” 的法子,搭一个能干事的合作平台。
这里没有空喊的口号,只有签好的协议、落地的项目;没有谁依附谁的说法,就是大家一起把 “合作蛋糕” 做大。接下来的莫斯科会议,大概率还会拿出更多硬核成果,让上合组织的务实合作再往前迈一大步。
中国网观点中国:中俄合作的“蛋糕”为何能越做越大?
新华网:李强将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十次峰会并对赞比亚进行正式访问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