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者队一纸官宣,将杨瀚森再次下放至发展联盟的混音队。这一次,不再是训练,而是实打实的比赛——北京时间今天上午10点对阵山谷太阳,周一上午9点迎战南湾湖人。
![]()
这已是本赛季第三次下放,但意义截然不同。前两次只是匆匆一瞥,训练结束即刻召回。而这次,他至少要在发展联盟停留三天,打满两场比赛。当开拓者队的正赛中连垃圾时间都没有他的位置时,发展联盟的赛场成了这个20岁中国中锋最后的练兵场。
还记得季前赛时的杨瀚森吗?那时他是开拓者教练组眼中的宠儿,媒体笔下的惊喜。比卢普斯曾对他寄予厚望,认为他是即战力,是那个能够立即帮助球队的内线答案。常规赛伊始,他确实是轮换阵容中的一员,几乎总是第一个从替补席站起的内线。
然而美好转瞬即逝。节奏加快,空间压缩,防守强度陡增——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突然发现自己“很渺小”,这是他在谈及常规赛感受时的原话。场上动作慢了半拍,决策开始犹豫,曾经娴熟的技术在NBA级别的对抗下显得力不从心。
于是,出场时间从十分钟降到五分钟,再到如今的DNP(非伤病原因无法上场)。连续六场比赛,他只能西装笔挺地坐在场边,看着队友们在场上拼杀。
![]()
混音队本赛季2胜0负,队内两大中锋Liam Robbins和Andrew Carr实力平平,杨瀚森必将获得首发位置和充足的上场时间。这无疑是他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
但历史告诉我们,发展联盟的数据往往具有欺骗性。周琦当年在发展联盟场均11分6.3篮板2.3盖帽,最终却没能留在NBA。问题从来不是你能得多少分,抢多少篮板,而是你在场上做的那些数据无法完全体现的事情:你的防守站位是否让对手感到难受?你的掩护质量是否能为队友创造空间?你在换防小个子时是否足够坚决?
客观地说,杨瀚森的NBA前景不容乐观。他的合同后两年都是球队选项,这个刚满20岁的年轻人,身体还在成长,技术仍有打磨空间。他需要明白,现代NBA对中锋的要求已经彻底改变。球队不需要你在低位翻江倒海,但要求你能护筐、能换防、能投三分;不需要你每场得分上双,但要求你的每一次挡拆都扎实有效,每一次协防都恰到好处。
![]()
今天午10点,山谷太阳队将成为杨瀚森救赎之路的第一个试金石。数据不重要,胜负也非关键。重要的是,他能否在那些细微之处展现进步:防守预判是否提前了?三分出手是否果断了?篮下终结是否更强硬了?
下放不是惩罚,而是机会。杨瀚森需要在这里重新学会如何打球,如何赢球,如何做一个NBA需要的内线。要么在G联赛的磨砺中蜕变,要么在NBA的残酷竞争中消失。没有中间选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