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春四月,法库叶茂台村的村民在圣迹山南坡开荒。
突然“哐当”一声,铁镐撞上了地下的硬木。
扒开浮土,露出红漆木架,上面雕刻的缠枝牡丹纹路还泛着油光。
村民们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立即上报了文物部门。
辽宁省博物馆的考古队火速赶到现场。
![]()
领队冯永谦扒着墓门缝隙向内窥探,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墓室内赫然矗立着一座木构建筑,石棺上覆盖着金线织造的龙纹丝被,供桌上的白瓷壶内竟然还存有液体。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座规格堪比皇室的豪华墓葬,竟找不到任何墓志铭;墓主是一位五六十岁的女性,双手握着水晶球,脚穿缂丝软靴,身份成谜。
01 千年未盗的辽代“地下宫殿”
圣迹山在辽代,并非寻常之地。
1976年,这里曾出土辽代北府宰相萧义的墓志,明确记载此处为萧氏家族祖茔。
![]()
而1974年发现的这座7号墓,距离村民住宅仅百米之遥,是墓群中离现代生活最近的一座。
多学科联合发掘,见证了这次考古的重要程度。
为临摹壁画,请来了鲁迅美术学院的教授;为研究古尸,中国医科大学的解剖学专家亲临现场;甚至连辽宁电影学习班都派员拍摄彩色纪录片,这在当时的考古发掘中实属罕见。
墓葬结构保存完好。
墓门采用砖券结构,开启时内部整洁如初,仅在地面落有一层薄灰。
![]()
墓室呈“古”字形布局,前室狭窄,后室宽敞,东西耳室分别陈列马具兵器和瓷器,完美呈现了辽代贵族“前堂后寝”的葬制。
棺床小帐堪称国宝。
后室中央矗立着一座2.3米高的柏木建筑,门窗俱全,还挂着铁锁。
这座仿木结构的“棺床小帐”采用三层抬梁式构造,与古代宫殿建筑法式如出一辙。
冯永谦后来指出,圣迹山的高燥地势、适宜气候以及柏木本身的耐腐特性,共同造就了这个中国现存最完整的辽代木质棺房。
![]()
最引人遐想的是供桌上的白瓷注壶:壶口以木塞密封,摇晃时能听见液体流动声,却无人能猜透其中奥秘。
02 奢华随葬品背后的身份密码
当石棺开启时,现场专家无不屏息凝神。
墓主装束极尽奢华。这位约55岁的女性墓主,虽然尸骨已朽,但服饰保存惊人。
内外穿着十层丝绸衣物,最外层棉袍系着鎏金镶琥珀的鸾纹腰带,脚蹬缂丝软靴,颈佩水晶琥珀项链,双手各握一枚瓜楞水晶球。
![]()
龙纹尸衾彰显尊贵。覆盖在墓主身上的缂丝尸衾长2.1米、宽1.8米,以金线织出升龙图案,龙眼镶嵌琥珀,龙爪点缀珍珠。
这种工艺在辽代仅限于皇室成员使用,成为判断墓主身份的重要线索。
随葬品等级极高:
· 东耳室的鎏金凤纹白瓷碗,碗底刻“官”字,产自北宋定窑,采用“覆烧”工艺,是专供贵族的官作瓷器;
· 西耳室的漆器运用“戗金”技法,在阴刻纹饰中填嵌金粉,符合《髹饰录》记载的贵族专属工艺;
· 出土的双陆棋盘尺寸与《辽史・乐志》“双陆十二梁”的记载完全吻合。
![]()
起运尸骨的过程堪称考古史上的创举。
由于衣物炭化严重,专家们创新性地采用宣纸铺底、石膏固化的方法,制作保护硬壳。
再用七块胶合板将整个尸骨托起,装匣后以绳索悬吊在卡车车厢内,百公里路程耗时十余小时,最终安全运抵沈阳。
后续的人骨鉴定显示:墓主颞下颌关节脱位,寰枕关节退行性病变,这些都与长期骑马的习惯相符,印证了其契丹贵族的身份。
03 古酒与绢画:辽代生活的生动写照
那壶神秘液体最终揭晓答案。
![]()
冯永谦冒险轻尝后未觉异味,遂送交检测。结果令人震惊——液体中含有微量乙醇,竟是保存千年的古酒!
学者推测可能是葡萄酒或蒸馏酒,吉林大安出土的辽代蒸馏器为此提供了佐证。
两幅绢画的发现更具里程碑意义:
· 《深山棋会图》描绘契丹装束老者在石桌对弈,童子侍茶,远山运用北宋“披麻皴”技法;
· 《竹雀双兔图》表现双兔食草、麻雀栖枝的野趣场景,动物毛发根根分明。
![]()
这些绢画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立轴挂式绘画,也是辽宋时期唯一出土的挂轴实物,成为鉴定同期画作的“标准器”。
它们生动展现了契丹民族在吸收中原文化的同时,保留本民族特色的艺术追求。
04 无名墓主:萧氏祖茔的身份谜团
7号墓最令人费解的,是墓志的缺失。
考古队搜遍墓室每个角落,甚至抬起石棺底座,都未发现任何文字痕迹。
![]()
如此高规格的墓葬不留墓志,其中必有玄机。
联姻贵族的推测。
结合1976年出土的萧义墓志,学者推测墓主可能是耶律氏公主,嫁入萧氏家族。
辽代实行耶律与萧氏世代通婚的制度,这种政治联姻颇为常见。
隐去姓名的苦衷。
![]()
辽代中期皇室斗争激烈,耶律倍后代虽属正统,却多遭政治清算。
墓主可能因卷入权力斗争,为防死后遭报复而刻意隐去姓名。
龙纹等级的暗示。尸衾上的三趾龙纹符合《辽史・舆服志》记载的“皇室旁支或高官”等级,正好对应“公主嫁入萧氏”的身份定位。
家族墓地的印证。7号墓周边的6座墓葬间距规整,墓向与规模呈现等级差异,构成典型的萧氏家族墓群。
![]()
墓主很可能是萧义的长辈或近亲,因身份敏感而未留墓志。
结语:无字之墓的历史诉说
叶茂台7号辽墓犹如一部无字的史书:柏木小帐见证着辽代丧葬智慧,缂丝龙衾闪耀着皇室荣光,千年古酒封存着生活滋味,两幅绢画定格了文化交融的瞬间。
虽然墓志缺失,但每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墓主的故事。
她是擅长骑射的契丹贵族,也是热衷中原文化的艺术爱好者;她嫁入权倾朝野的萧氏家族,却因政治风云不得不隐姓埋名。
![]()
考古的魅力正在于此——那些沉默的文物,往往比文字更能生动地诉说历史。
如今在辽宁省博物馆凝视这些珍贵文物时,我们仿佛还能看见圣迹山下,那位将传奇人生深埋黄土的辽代贵族女性,正透过千年时光,向我们展示那个胡汉交融的精彩时代。
#在头条记录我的202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