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星巴克之后汉堡王中国也卖了,中国市场玩法变了|财经早察

0
分享至

星巴克汉堡王集中出售中国业务?真相是外资品牌换了一种新打法!

最近,汉堡王正式“官宣”,和CPE源峰成立合资公司,对方持股83%,砸3.5亿美元,要把中国门店从现在的1250家,干到2035年的4000家。在此之前,深耕中国市场26年的咖啡巨头星巴克中国,也正式宣布与博裕资本达成战略合作,交出了60%的股权。网上流传正在出售中的业务还包括哈根达斯中国门店业务,CostaCoffee等。

那问题来了:这些国际大牌,为啥纷纷选择在中国市场寻找合伙人?不是它们不想单干,而是中国市场,实在太大、太特殊了。

我们这么看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了这么多年,本土餐饮品牌那简直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啊。结果呢?消费者眼界高了,对品质、口味和服务的要求全面升级。一些早年进来并且一度非常流行的洋品牌,现在就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原来的玩法不灵了,增长速度是大不如前。

因为今天消费者要的已经不只是标准化的食品,而是更符合中国胃的创新产品。还记得肯德基的老北京鸡肉卷和豆浆油条吗?这些本土化创新才是留住消费者的关键。

而这种“本土化”,绝不只是“菜单加个辣”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整套体系的重构:

供应链要更敏捷:今天社交媒体上流行什么口味,下周你最好就能上新;

开店策略要更下沉:一二线城市饱和了,我去县城开,但县城要什么样的店型?客单价多少合适?

营销要更接地气:别人在玩抖音点餐、联名盲盒,你跟不跟?

这些决策,如果还要层层上报到海外总部,等批下来,风口早过了。而这更敏捷的决策,更深的市场洞察和资源网络,恰恰也是本土长起来的中国资本更擅长的事情。

其实,星巴克和汉堡王找中国合伙人的步伐并不算快。来看看过去10年的两单经典案例:麦当劳中国被中信资本牵头的财团收购,并改名为“金拱门”。当时很多人还不理解,但结果呢?7年时间,门店从2500家冲到7000多家,几乎每天开一家新店。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中国也从集团拆分,并引入了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作为战略投资者,如今在华门店突破1.2万家。这两家国际餐饮巨头的成功转型,充分说明了一个结论:本土化路径的必要性。

而这种“本土化”,并不只发生在餐饮业。汽车行业里,多家德系、日系传统车企已把“全面本土化”上升为战略核心。因为中国电动车市场迭代太快了,欧洲那套五年一改款的节奏,根本跟不上。所以,今天国际品牌在中国做的,已经不是“微调”,而是“重组”。

为什么?因为中国市场变了。看看CPE源峰投出来的蜜雪冰城、泡泡玛特,它们在国内已经堪称顶流,而且在海外市场也是捷报频频。这靠的可不只是价格优势,而是产品创新、供应链和品牌建设这“几板斧”。可以说,中国市场已经进入了“谁更懂中国谁才能留下来”的深度竞争期。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像老北京鸡肉卷这样‘中西合璧’的创新产品,享受到更贴合本地需求的服务体验,看到更多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

你觉得下一个进行类似转型的国际品牌会是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出品:财经早察工作室

总统筹:陈晨星

执行统筹: 祝乃娟

监制:洪晓文 曾婷芳

主播:董静怡

编辑:洪晓文

剪辑:实习生 苏磊

设计:王冰

审校:强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20283文章数 7432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