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找工作,签合同是必经流程。但你知道吗?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就差一个字,背后的权益却是天壤之别!很多人稀里糊涂签了,等到维权时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今天就带你扒清楚这两者的区别,看完赶紧转发给身边的打工人!
![]()
一、“一字之错”,可能让你丢掉所有保障
你以为“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只是是换个说法?大错特错!
公司招人你入职,却递来一份“劳务合同”,还告诉你“反正都是干活,没区别”——别信!这很可能是公司在钻法律空子,变相规避对员工的法定义务。
一旦签了劳务合同,你“劳动者”的身份就没了,随之而来的社保、工伤赔偿、带薪休假等法定权益,可能全部“泡汤”!
二、3招教你快速区分,再也不上当
1. 看“关系”:你是“公司的人”还是“合作方”?
- 劳动合同:你是公司的一员,受公司管理(比如打卡、听领导安排工作)。
- 劳务合同:你是独立的“合作方”,和公司是平等的交易关系(比如兼职翻译、独立设计师,干完活拿钱就走)。
2. 看“保障”:法定福利差太多!
- 劳动合同:
- 公司必须给你交社保;
- 加班得付加班费;
- 工作满一年有带薪年假……
- 劳务合同:
这些法定福利统统没有!报酬只按“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干多少拿多少,多一分都没有。
3. 看“出事了谁负责”:工伤和人身损害天差地别
- 劳动合同:工作中受伤,算工伤,公司必须按工伤标准赔偿(比如伤残补助金、医疗补助等)。
- 劳务合同:工作中受伤,只能按“一般人身损害”索赔,维权难度大、赔偿金额还可能更低。
三、记住:你是“找工作”,不是“当合作伙伴”
找工作的核心是“卖劳动力换稳定保障”,不是“搞合作赚一时快钱”。劳动合同是你所有权益的基石,签错了,后续维权步步艰难。
如果公司非要你签“劳务合同”,一定要警惕!要么让公司改成劳动合同,要么问清楚:社保谁交?加班有没有加班费?受伤了谁负责?
赶紧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身边的打工人,别让大家再因为“一字之差”吃哑巴亏!关注我,每天一个法律知识,让你打工路上不吃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