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山东一位律师去银行取4万块现金,被柜员追着问“到底买啥用”,连一个月前的账户流水都要逼着解释,最后僵持了半个多小时,钱没取成还一肚子气。这事儿一传开,不少人都吐槽:自己辛苦赚的钱,取出来花还得跟银行“交差”?其实央行早就把取钱的规矩说透了,今天咱就用大白话捋清楚,以后去银行取钱别再走冤枉路、受没必要的气。
![]()
先把定心丸咽下去:正常取钱,真不用跟银行说“花在哪”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央行在2024年就和银保监会、证监会一起,更新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删了之前“个人取5万以上现金要登记用途”的规定。
现在的规矩特别简单:取5万以下现金,你只要带好银行卡和身份证(部分银行小额取款可以不带身份证,但随身带着更稳妥),直接到柜台或ATM机办理就行。要是柜员问你“取这钱干啥用”,你完全可以说“按央行规定,小额取款不用说明用途”,银行没权利逼着你说,更不能因为你不细说就不给你取钱。
就算取5万以上,也不用掰扯钱是给孩子交学费、给老人看病,还是用来装修房子,只用出示身份证,配合银行登记一下身份信息就行。像开头说的律师取4万被追问,纯属银行基层自己加的“额外要求”,压根没有任何政策依据。
为啥总有人“取钱被追问”?问题出在“层层加码”上
既然央行有明确规定,为啥还有人取2万被问“孩子在哪所学校上学”,取3万被要求出示“医院病历”?核心原因就是银行基层怕担责,把反诈的规定给“用过头”了。
现在反诈要求严,银行有义务上报可疑交易,这本来是保护老百姓钱袋子的好事。但有些基层网点为了“不出错、不担责”,干脆搞起了“一刀切”:不管取多少钱,先问清楚用途;不管交易正不正常,先查一遍过往流水。
就像山东那家银行说“取1万以上就要报备用途”,这根本不是央行的规定,是网点自己定的“土规矩”。更离谱的是,有的柜员还会翻出你几个月前的流水追问细节,这其实已经涉嫌侵犯隐私了——《商业银行法》里明明白白写着,取款自由是储户的合法权利,不能把普通储户当“可疑人员”来盘问。
之前记者去核实这件事,银行还说是“反诈中心要求的”,结果当地反诈中心直接否认了。这种互相“甩锅”的操作,不仅让储户寒心,也违背了反诈保护老百姓的初衷。
不是完全不能问!这3种情况,银行有权了解用途
当然,咱也得客观说句公道话:银行不是完全不能问用途,遇到真正“不对劲”的交易,询问清楚是为了帮大家避开诈骗、防止有人利用现金洗钱,本质上是保护咱们的资金安全。
央行的政策里留了“合理口子”,以下3种情况,银行可以要求你说明用途,大家遇到了别抵触,简单说清楚就行:
第一种是“短期内频繁存取现金”。比如上午刚存进去5万,下午就取出来;或者一天内反复存存取取好几次,银行会怀疑是不是在“拆分交易”规避监管,这时候问几句很正常。
第二种是“交易和平时习惯差太多”。比如你平时每个月就取几千块生活费,突然某天要取10万现金;或者每次都取4万多,连续取好几天,累计金额不小,银行会担心你是不是遇到了诈骗,需要确认下用途。
第三种是“交易关联高风险情况”。比如你的账户突然有来自境外高风险地区的转账,或者每月都有大额现金取出来,但说不清楚具体流向,银行按规定核实一下,也是为了帮你把好资金安全关。
就算被问,也不用多说隐私!说清“大致类别”就够
有人可能会担心:万一银行说我交易“异常”,逼着我讲清楚钱具体花在哪,咋办?其实不用慌,就算被问,你也不用透露隐私细节,说清“大致用途类别”就行。
比如银行问“取这钱干啥用”,你说“日常家庭开支”“人情往来”“给家人用”就完全够了,不用具体到“给哪个朋友随礼”“买什么牌子的家电”。银行的义务是核实交易是否合法,不是查你的“私人消费明细”。
之前那位律师说“给朋友随礼”,这个答复已经符合要求了。至于银行系统里没有“随礼”这个选项,那是银行自己的系统优化问题,不能让储户来“背锅”,更不能因为系统没选项就不让取钱。
而且“异常交易”不是柜员随口说了算的,银行有专门的风控系统,会根据你的流水、取款金额、交易地区等数据综合判断,不是随便哪个柜员就能说“你这交易有问题”。真遇到故意刁难的,直接要求找网点负责人,或者打银行客服投诉就行。
实用攻略:以后取钱少碰壁,记住这4点
为了让大家以后去银行取钱顺顺利利,不用跟柜员掰扯来掰扯去,给大家整理了4个实用小技巧,记下来准没错:
第一,取5万以下,直接带卡和身份证。如果柜员追问用途,别慌,平静地说“根据央行规定,小额取款不用说明用途”,要是对方不配合,直接说“我要找你们领导沟通”,一般都能解决。
第二,取5万以上,提前带好身份证。不用提前准备“用途证明”,到了银行配合登记身份信息,问用途就说“家庭开支”,不用多解释,银行不能以此为由拒绝办理。
第三,遇到过度盘问,先留证据再投诉。记住柜员工号和网点名称,必要时可以录音(提前告知对方“我要录音留证”,不算侵权),先打银行官方客服投诉;要是客服没解决,直接打银保监会的12378,或者央行的12363,监管部门会帮你处理。
第四,现在尽量带卡取钱。之前已有超50家银行停办了ATM无卡扫码存款业务,取款也是带卡更方便,部分银行支持刷脸取款但有额度限制,应急时可以用,大额取款还是带卡稳妥。
银行要守“底线”,更要留“温度”
最后想跟银行说句实在话:反诈的底线得守住,但服务的温度也别丢。反诈是为了保护老百姓的钱,不是让老百姓取钱的时候“受气”“跑腿”。
老人急着取现金看病,别先让人家回家拿病历;家长赶时间给孩子交学费,别追问“哪个学校”;年轻人取点钱随礼,别翻人几个月前的流水。这些都是老百姓的正常需求,不能因为怕担责,就用“一刀切”的办法折腾人。
真正的合规,是精准识别那些真正可疑的交易,而不是把所有储户都当成“潜在风险”。只有把服务做到位,才能既守住反诈的关,也让老百姓感受到尊重。
你之前去银行取钱,有没有遇到过被过度追问用途的情况?当时是怎么解决的?或者你还有啥取钱的实用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