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再生胰岛进临床了!糖尿病人不用终身打针,这回是真的快了?
![]()
打开手机刷到“中国再生胰岛获批临床试验”的消息时,估计不少糖友都忍不住心头一震打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胰岛素的手,难道真的要解放了?
不用再每天定点戳自己,不用出门揣着胰岛素笔和针头,不用小心翼翼计算剂量怕低血糖,这可是无数糖尿病患者藏在心里的愿望。现在这个愿望似乎有了落地的苗头,但“免注射时代”到底离我们有多近?不是光靠一个“临床试验获批”就能下结论的,今天就用大白话跟大家把这事说透,不夸大、不绕弯,全是实打实的信息。
先说说这个“再生胰岛”到底是个啥东西。咱们都知道,糖尿病的核心问题就是身体里的胰岛功能不行了1型糖尿病是胰岛细胞直接“罢工”,2型糖尿病到了晚期,胰岛也基本没啥用了,所以只能靠每天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而再生胰岛技术,简单说就是“给身体换一批能干活的胰岛细胞”,让这些新细胞自己分泌胰岛素,从根上解决血糖控制的问题,这样自然就不用天天打针了。
可能有人会问,以前不也有胰岛移植吗?为啥这次的再生胰岛这么让人期待?这就不得不说咱们国产技术的两大亮点,也是真真切切的突破。
第一个亮点是“异体通用”,解决了“货源”和“匹配”的难题。以前的胰岛移植,大多是从捐赠者胰腺里提取胰岛细胞,不仅来源特别少,还得配型,配不上不能用,就算配上了,患者还得一辈子吃免疫抑制剂,副作用不小。而这次获批临床的再生胰岛,比如上海长征医院的“E-islet 01”,是用异体干细胞培养出来的通用型胰岛,不用配型,不管是谁,只要符合条件都能用上。而且这种细胞能规模化生产,就像工厂造零件一样,能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这可比以前“靠捐赠”的模式靠谱多了。
第二个亮点是“疗效真能打”,前期案例让人看到了希望。不是说技术刚出来就吹,而是有实打实的患者数据支撑。有位患病11年的患者,移植后75天就彻底停了胰岛素,血糖一直控制得不错;还有患者术后33个月都没再用降糖药,生活质量直接提升了一个档次。更关键的是,这些疗效不是昙花一现,部分患者的效果已经持续了三年以上,这说明这些再生胰岛细胞在体内真的能“扎根干活”,而不是短期凑数。
除了已经获批临床的,北大团队还有个更有意思的技术用患者自己的皮肤细胞转化成胰岛细胞。啥意思呢?就是从你胳膊上取一小块皮肤,在实验室里把它变成能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再移植回体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自体细胞”,基本不会有免疫排斥反应,不用吃抗排异药,安全性更高。不过这个技术目前还在研究阶段,没到临床阶段,但也让大家多了一个期待。
看到这,估计不少糖友已经有点激动了:那是不是很快就能用上了?别急,咱们得客观看待,再生胰岛技术虽然亮眼,但距离真正普及,还有几道坎要过。
首先是“临床试验还得走流程”,急不来。现在获批的再生胰岛大多处于Ⅰ期临床试验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测试安全性,看看患者用了之后有没有严重的副作用,同时初步看看疗效。Ⅰ期之后还有Ⅱ期、Ⅲ期,Ⅱ期要扩大试验人数,进一步验证疗效和安全性,Ⅲ期则是在更大范围的患者中测试,确认长期效果。以上海长征医院的项目为例,预计2026年初才能进入二期研究,就算一切顺利,要到上市能用,至少还得3-5年时间。所以现在还没到欢呼的时候,得等临床试验一步步推进,数据都达标了才行。
其次是“适用人群目前还比较窄”。现阶段再生胰岛临床试验的招募对象,主要是重症1型糖尿病患者,还有胰岛功能已经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要么完全依赖胰岛素,要么用了多种降糖药都控制不好血糖,并发症风险很高。而对于那些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还没完全丧失,目前的治疗方案(吃药、调整饮食运动)还能控制血糖,暂时用不上这个技术。所以不是所有糖友都能马上受益,得等技术成熟后,再慢慢扩大适用范围。
然后是“长期安全性和稳定性还得观察”。虽然前期案例效果不错,但这些患者的随访时间最长也就几年,再生胰岛细胞在体内能活多久、功能能稳定多久,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比如,会不会过个五年、十年,这些细胞又“罢工”了?另外,免疫排斥的问题虽然比以前的移植技术改善了很多,但有没有潜在的风险?会不会引发其他不良反应?这些都得靠时间来验证,不能急于求成。
最后是“成本问题”。现在这种再生胰岛技术,不管是干细胞培养还是皮肤细胞转化,实验室操作步骤复杂,成本肯定不低。就算未来上市了,如果价格太高,普通家庭负担不起,也很难普及。所以未来不仅要攻克技术难题,还得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让更多患者能用得起,这才是真正的“福音”。
可能有人会问,那现在的糖友该怎么办?难道就等着这个技术上市吗?当然不是。再生胰岛技术是希望,但不是现在就能依赖的“救命稻草”。对于大多数糖友来说,当下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常规治疗:1型糖尿病患者继续规律注射胰岛素,2型糖尿病患者按时吃药、控制饮食、坚持运动,定期监测血糖,预防并发症。这些看似普通的做法,才是当下控制病情最靠谱的方式。
而且大家也不用觉得“等技术上市了,之前的治疗都白费了”。恰恰相反,现在把血糖控制好,保护好残存的胰岛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等到再生胰岛技术普及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接受治疗,获得更好的效果。如果现在放任血糖不管,等到并发症严重了,就算有了新技术,效果也可能会打折扣。
说了这么多,总结一下就是:中国再生胰岛获批临床试验,确实是糖尿病治疗领域的大好事,让“免注射时代”有了明确的盼头,但这并不意味着马上就能实现。从临床试验到上市普及,还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期间还要攻克适用人群、安全性、成本等多个难题。
不过咱们也不用灰心,科技的进步总是一步一步来的。以前糖尿病患者只能靠节食、吃降糖药,后来有了胰岛素注射,现在又有了再生胰岛技术,未来肯定会有更安全、更方便、更便宜的治疗方式。
最后想问问大家:如果再生胰岛技术真的上市了,你最关心的是它的安全性、适用人群,还是价格?你觉得多久之后,糖尿病患者才能真正告别终身打针?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也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糖友,一起期待这个“免注射时代”的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