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被“消失”?西方媒体恶意炒作,本人亲自回应狠打脸。
11月初,关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从公众视野消失”的舆论风暴在西方媒体间迅速发酵。英国《金融时报》和《卫报》轮番报道,称拉夫罗夫缺席克里姆林宫重要会议,并被排除在G20峰会俄方代表团名单之外。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对拉夫罗夫的“强硬态度”表示不满,俄美元首布达佩斯会晤因此被推迟。西方媒体的报道似乎在传递一个信号:拉夫罗夫的地位正在下滑。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
11月10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迅速回应,称这些报道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11日,拉夫罗夫本人也在采访中反驳了英媒的指控,揭露了西方媒体蓄意炒作的背后逻辑。这场舆论风波不仅关乎拉夫罗夫个人,更揭示了俄美关系中的复杂博弈,以及信息战在现代外交中的深远影响。
英国媒体的指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拉夫罗夫缺席11月5日克里姆林宫会议,二是其未列入G20代表团名单。《金融时报》甚至援引匿名消息源,称俄外交部向美方递交了一份备忘录,重申乌克兰必须作出领土让步并永不加入北约。报道称,这一立场让美方对俄方“毫无谈判意愿”的态度感到震惊,并最终取消了峰会。西方媒体通过模糊性语言和匿名消息制造不确定性,试图激化外界对克里姆林宫内部权力斗争的猜测。
面对这些指控,俄方迅速做出回应。佩斯科夫明确表示,拉夫罗夫“一切正常”,并且仍在积极工作。拉夫罗夫本人也在采访中指出,《金融时报》的报道在时间线上存在事实错误。他强调,所谓的备忘录仅是一份非正式草稿,其目的在于提醒美方回顾俄美在安克雷奇会谈内容。此外,拉夫罗夫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通话“良好、礼貌”,并不存在西方媒体所描述的激烈对抗。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进一步批评英国媒体的报道是“精心编造”,其目的是破坏俄美谈判进程。她回顾了2022年英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干预行为,认为英国目前的做法是信息战策略的延续。这场舆论风波不仅反映了西方媒体对俄外交的敌意,也揭示了信息战在现代外交中的重要作用。
![]()
拉夫罗夫“消失”的舆论风波背后,是俄美关系中的深刻矛盾。乌克兰问题始终是双方博弈的核心,俄罗斯坚持要求乌克兰保持中立地位,而美国则试图通过支持乌克兰削弱俄罗斯的影响力。西方媒体的蓄意炒作不仅破坏了俄美间的信任,也可能导致更广泛的误解与对抗。
尽管西方媒体试图制造拉夫罗夫被边缘化的印象,但其在俄外交中的地位依然稳固。面对舆论压力,俄方的强硬回应展现了其对外部干涉的抵制态度。未来,俄美关系的走向仍将取决于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调整,而信息战的作用也将继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