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近日,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CCISSR)主办的“北大赛瑟(CCISSR)论坛·2025(第二十二届)”在北京大学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展望‘十五五’——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与会嘉宾从不同视角对“十五五”时期保险业发展进行深入研讨交流。
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保险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应从三个方面提升保险业与经济发展的适配性。第一,高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应大力发展科技相关保险,运用保险资金服务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绿色保险,以及数据资产和网络安全保险。第二,有力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发展国内信用保险、国际运输和航运保险。第三,有效满足民生领域金融需求。应发展养老健康保险,提高普惠保险服务的可及性和标准,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和灾害保险。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认为,作为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保险业天然具备AI应用优势。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在风险定价、智能核保、理赔管理、反欺诈监测、客户服务等环节深度赋能,实现运营提效、风险防控与服务优化的协同提升。目前AI的性能和成本已经达到临界点,AI应用也在今年同步迎来爆发。他建议:第一,全面实施数智化转型战略;第二,挖掘数据价值,提升经营效率;第三,加大AI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第四,高度关注AI运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指出,“十五五”时期养老保险改革发展面临多项重要课题:一是顺应城镇化趋势和节奏,有序推动职保、居保参保人员结构转换,进一步优化二者之间的制度衔接。二是顺应就业方式多元化趋势,探索新就业形态人员养老保险实现方式,提高参保率。三是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原则,升级养老保险基金统筹,通过制度协同与资金管理优化,构建全国统一、高效安全的养老保险统筹体系。四是顺应居民收入结构变化,扩容养老金待遇评价参照系,实现代际公平与可持续协调发展。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孙祁祥指出,“十五五”时期,我国仍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阶段,保险业需要持续发展。反“内卷”之风,聚“协作”之力,以更稳健的发展,更强大的实力,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民生保障,应当成为行业共识。保险业未来发展应聚焦四个方面:一是固本强基,推进行业内部协作;二是风险减量,强化与客户的协作;三是资源整合,深化跨行业协作;四是安全网构筑,加强与公共部门协作。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改革发展拓展了覆盖范围的广度,提升了统筹层次的高度,加大了改革创新的力度,增强了民生服务的温度,夯实了基金积累的厚度。展望“十五五”,社会保障改革需聚焦三大重点领域。在养老保险领域,完善并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在医疗保险领域,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机制等。在社保高质量发展领域,着重关注险种扩面、人群扩面、基金可持续、经办管理等方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