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问责 18 人!MEGA 起火、L 系列异响,这波处理你买账吗?
理想最近这波内部问责,算是把 “质量问题零容忍” 落实到明面上了。11 月 14 日内部公告一放,两起质量事故直接处理 18 人,有一说一,力度确实够狠,但争议也跟着来了。咱先捋捋这两起事儿的来龙去脉。
![]()
导火索是 10 月 23 日上海那起理想 MEGA 起火事故,视频里车刚冒火星,10 秒就烧得只剩空架,万幸车主逃得快。查来查去,病根出在冷却液上 —— 防腐性能不够,时间长了把冷却回路的铝板腐蚀漏了,极端情况就会让电池热失控。理想也没拖,10 月 31 日就备案召回 11411 辆 2024 款 MEGA,免费换冷却液和电池,单台车维修费据说要 18 万,总花费快 20 亿了。
![]()
更让人揪心的是,事后理想承认,事发前 4 小时云端预警系统就报警了,却因为没遇到过类似情况,没敢果断处置,错过了最佳时机。这也成了问责的重点之一:材料技术部 5 人没把好冷却液验证关,动力电池部 4 人风险评估不到位,研发质量等部门 5 人应对不当,14 人直接被追责。
另一桩是 2025 款 L 系列的异响问题,不少车主提车没多久就发现前轮异响,查出来是新型衬套油脂高温下黏度变了。虽然不影响安全,但体验感差太多。这事儿也问责了智能底盘部门 4 人,原因还是试验验证没做充分。
![]()
处罚标准很统一:直接责任人开除,部门负责人和管理者年度绩效打最低档,年终奖、晋升全取消。光问责还不够,补救措施也跟上了:MEGA 的电池和电机控制器延保到 10 年 20 万公里,L 系列前悬额外加 3 年 6 万公里延保,车主还能免费到店解决问题,这波操作算实在。
但网友的看法直接分成两派。支持的人说,敢这么大面积问责,还主动召回公示,比藏着掖着强太多,李想那句 “事故可能是万分之一,但生命是百分之百” 够有态度。而且现在新能源行业卷得厉害,不少车企为了抢进度压缩验证时间,理想这是在刹住车校准方向。
![]()
反对的声音也挺尖锐:“这不就是让一线背锅?” 有人觉得,验证流程是体系问题,赶进度是公司战略,最后把直接员工开除,职业生涯留下黑料,管理者只是扣奖金,有点不公平。还有人翻出数据,MEGA 9 月才卖 3277 辆,10 月理想整体交付量同比降了 38.2%,这波质量风波对销量的影响已经显现。
![]()
其实理想也在补漏洞,比如优化云端预警策略,遇到关键信号直接指引车主停车救援,还承诺加强液体材料检测。但行业通病摆在这里,从 2018 年到 2024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超 1730 例,国标要求电池热失控后要给 5 分钟逃生时间,MEGA 这 10 秒烧完的速度,确实给全行业敲了警钟。
![]()
说到底,质量是车企的命门。理想这波 “刮骨疗毒”,问责和补救都有诚意,但能不能挽回信任,还要看后续品控能不能跟上。毕竟消费者买新能源车,图的就是安心。你们觉得这波问责算公平吗?要是换你们买车,会因为车企这种处理态度加分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