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这样:冬天一到,门窗紧闭,生怕一丝冷风钻进屋里?你以为是在保暖,其实却可能“关”出病来!如果一直习惯关着门窗,家里温暖的空气中,可能藏着你看不见的细菌、病毒、甲醛……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长期不通风,不仅影响呼吸,还可能让你失眠、抑郁,甚至缺氧头晕!别担心!抵御疾病的“秘密武器”,可能就藏在每天开窗通风的10分钟里。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为什么劝你冬天再冷也要开窗?
西医说:阻断病原,预防感染
开窗通风是维护室内空气新鲜与人体健康的重要措施,尤其对老年人来说,在室内生活时间相对较长,开窗通风显得尤为重要。
北京老年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海玲2025年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冬季天气寒冷,有些人因为怕冷而不开窗,这是不可取的。长时间不开窗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容易聚集灰尘、细菌和病毒,增加发生呼吸道疾病的风险。①
中医说:空气清新,脏腑调和
广东省中医院名中医、主任医师司徒红林2025年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刊文指出,房间里的气味,也在悄悄影响脏腑功能。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呼吸的空气质量直接关乎肺的健康,而肺又与大肠相表里,与皮肤相联系:
若房间长期不通风,堆积的衣物、食物残渣会产生“浊气”,吸入后会加重肺的负担,表现为咽喉不适、皮肤发疹。
而清新的空气、淡淡的自然气息,则能让肺气得宣,脾胃调和,这也是中医提倡“居处当洁净”的原因。②
![]()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医生没告诉你经常开窗的5大好处
✅ 1. 预防感染,降低病毒浓度
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源杰2025年在保健与生活杂志刊文指出,合理通风不仅不会导致着凉感冒,反而能降低感染风险。在密闭空间里,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开窗通风可以迅速稀释降低空气中的病毒浓度,减少被感染的概率。研究显示,每小时换气6次(通过通风)可降低空气中病菌浓度60%以上。③
✅ 2. 睡得更好,提高睡眠质量
李源杰表示,新鲜空气富含负氧离子,能减少异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加速身体恢复过程。同时,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也能提高舒适度,提升睡眠质量。③
✅ 3. 心情变好,降低抑郁风险
2024年《情感障碍杂志》刊发的一项研究显示,多开窗通风对老年人的心情有好处,能降低抑郁风险。数据显示,与不开窗通风的老年人相比,那些经常开窗(每周超过5次)的老年人出现抑郁、心情低落的风险降低了33%。④
![]()
研究截图
✅ 4. 头脑清晰,让大脑更舒服
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氧气不足,人长期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因缺氧引起头晕、头痛等症状,甚至引发其他疾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脑病科副主任医师陈运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介绍,通过通风换气,一方面将有害的、被污染的空气及各种致病因子排出室外,另一方面从室外获得更多的氧气、负离子等有益物质,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度。⑤
✅ 5. 空气流动,预防意外发生
室内装修材料会持续释放甲醛、苯系物等有害物质,可能会引起某些刺激和过敏反应。而在家中使用燃气或木炭取暖、涮火锅、洗澡时,如果通风不畅,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起来,可以有效预防因缺氧和中毒引发的意外。
![]()
AI生成图
冬季开窗通风,注意这5个细节
1. 每天至少2次,每次10分钟
吴海玲建议,天气寒冷时,可以短时间开窗通风,每次10分钟左右,每天2~3次为宜,减少室内热量流失。通风时,老年人应穿戴保暖的衣物,以免因冷风着凉。
2. 最佳通风时间:10点~15点
清晨空气湿度较大,可能有较多的尘埃;深夜温度低,冷空气容易刺激呼吸道。建议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进行通风,这段时间空气质量通常较好。
3. 室外气温低时,窗户开小点
当室内人员密集或在感冒流行季节时,应开窗通风。这时如果气温非常低,可以留一点小缝,通风的同时又不会很冷。
4. 通风时形成对流效果会更佳
通风方式以形成对流为佳,例如打开家中距离最远的窗户和门,让流动的空气穿过整个房间。室内温度不要因开窗而降到16℃以下,最好控制在18℃~23℃。
如果有感冒患者在家,则要慎重,可依次对房间开窗通风,注意防寒保暖。
5. 室外天气较差时要减少开窗
在雾霾和沙尘天气,室外大气污染较重时,应关闭门窗。大风可造成扬尘,且易使空气中污染物扩散,风力5级以上时应关闭窗户,等风力较小时,将窗户开一条缝即可。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1-21人民日报《冬季开窗通风有讲究》
②2025-08-24广东省中医院《杏林宝鉴 | 家里越乱人越累?也许杂乱的房间正在消耗你的“精气神”!》
③2025-04-25保健与生活《“病房通风”——让每一口空气都助力康复的科学秘诀》
④Luo, Xinxi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window ventilation frequenc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older Chinese adult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24).
⑤2019-01-16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冬季室内易缺氧,试试这些“氧”生的好办法》
编辑:王楠
审核:鲁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