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国重启国门恢复留学生签证申请,印度来华学生数量迅速回弹,短短一年内就突破两万,但若对比疫情前数据会发现,2019年印度学生获签人数已逼近三万,目前复苏势头仍有余地。
究竟是什么吸引印度学生前来?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文化魅力或商业机遇并非主因,核心答案在于医学教育,这一务实选择背后,是印度国内医疗教育资源紧张与费用高的双重压力。
![]()
在武汉大学,2018年在校印度学生中仅有5人非医学专业;四川大学的印度留学生里,近八成攻读医学;而在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专门院校,这一比例接近百分之百。
印度私立医学院学费常达数十万人民币,而在中国完成本科到硕士的医学教育,总花费约25-30万元,价格优势明显。
![]()
印度学生在本国需通过竞争白热化的全国医学入学考试(NEET),而来华攻读医学专业的门槛相对合理,为众多中等成绩学生打开了通道。
更吸引人的是执业前景,天津医科大学曾有60名印度学生参加印度医师资格考试,39人通过,通过率65%,远高于印度本土13%的平均水平,这一数据在印度医学生圈中广泛流传。
![]()
与此同时欧美留学路径正在收窄,美国签证政策持续收紧,2025年8月数据显示印度赴美留学生人数同比下跌超44%,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虽然教育质量受认可,但高昂的生活成本让普通家庭望而却步。
在此背景下,中国成为印度中产家庭的折中优选,2023年起,中国为印度学生开通返校绿色通道,简化签证流程,进一步降低留学门槛。
![]()
但为何印度留学生数量没有出现预期中的激增?资金压力是主要瓶颈。
网络传言“印度学生来华都能获得奖学金”与事实不符,2018年统计显示,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外国留学生总体比例仅10.81%,印度学生的获奖比例在南亚国家中处于低位,仅为巴基斯坦的8.6%。
![]()
2020年后,中印关系变化影响部分教育合作项目,奖学金名额相应调整,许多拿到985高校录取通知的印度学生,因无法承担费用最终放弃入学。
多数完成学业的印度留学生依靠家庭自费支持,医学专业因就业明确、回报稳定,成为最普遍的选择,但随着印度卢比汇率波动和物价上涨,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感到压力倍增,来华留学虽是性价比之选,却也需精打细算。
![]()
这一代印度学生对中国的认知正在经历微妙转变,他们通过YouTube视频和校友分享,了解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将中国模式视为可参考的发展范例,越来越多印度年轻人开始讨论“中国选择”而非“美国梦”。
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中,部分人投身跨境贸易,成为连接中印市场的桥梁,目前两国贸易中,中国对印近千亿美元的顺差背后,不乏这些在中国学习过的印度商人的贡献。
![]()
随着中国高校国际排名持续提升,以及未来可能针对理工科专业的签证便利政策,印度留学生规模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不仅医学专业,工程技术、商业管理等学科也可能吸引更多印度学生。
了解了事情之后,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这说明咱们的医学教育质量硬,得到了国际认可,是好事啊!还能赚外汇,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
“这些学生回国成了好医生,也是给中国教育打活广告,更是民间外交的桥梁,这波不亏。”
“咱们自己的医学生挤破头进好医院,实习床位都紧张,一下子来这么多留学生,教学质量跟得上吗?别亏待了自家孩子。”
“一年学费生活费才几万块,估计连成本都不够,更像是一种长远战略投资,但关键是,这个投资未来能带来多大回报?”
“眼光要放长远!今天他们来学医,明天可能就是来华工作的IT工程师、做生意的伙伴,关键是我们得有一套完整的策略,让他们学成后能亲华、友华,这才是核心。”
我们应该优先保障本国学生的医疗教育资源,还是大力开放留学、把它当作一项重要的长期战略来投资?为什么?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真实想法!
信源:新浪财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