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
在阅读本文之前,若您希望更便捷地参与讨论与分享,请点击“关注”,这将为您带来更加独特的互动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进行整理,并融合了笔者的独立思考与分析,属于原创性质。文中所有数据及引用均已标注来源并附截图,确保信息真实可查。阅读前请知悉以上说明。
您是否曾想过?中国的跨境电商小包裹,早已不只是国内消费者的日常选择,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远在欧洲的居民也对这些来自东方的商品趋之若鹜,即便需要支付高昂的转运费用,依然乐此不疲地从中国电商平台下单购物。
尽管普通民众热情高涨,但这份消费热潮却并未赢得欧洲政界高层的认可。相反,欧盟部分官员对中国电商包裹表现出强烈抵触情绪,试图通过政策手段切断其进入欧洲市场的通道。
德国财政部长于11月13日召开的欧盟成员国财长会议上公开表态:“我们不需要来自中国的廉价商品。”他进一步提议,应迅速推进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征税机制,以保护本地市场免受所谓“不公平竞争”的冲击。
![]()
事实上,这种排斥态度并非首次出现。此前,矛头指向的是中国整体制造业体系,而非仅限于电商物流领域。
早在今年7月,G7国家财政负责人举行闭门会议时,德国财长克林拜尔便将中国制造的产品贬称为“劣质品”。他的言论不仅尖锐,更透露出一种战略意图——即推动G7内部形成统一立场,联手遏制中国商品在欧洲的扩张势头。
更为激进的是,克林拜尔还暗示各方正筹划构建一条排除中国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意图重塑国际贸易格局,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
此次他之所以对中国电动车产业尤为敌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汽车凭借卓越性能和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正在动摇德国传统车企的市场根基。
众所周知,消费者选购商品时最看重的并非品牌光环,而是实际品质与性价比。当比亚迪、蔚来等国产品牌以同等甚至更优配置提供更低售价时,大众、宝马等德系车企自然难以维持原有市场份额。
![]()
据2024年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国出口至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已占据当地电动车总销量的30%以上。其中,多款国产车型成功跻身欧洲汽车销售排行榜前十名。
这一排名并非人为操控,而是由无数欧洲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出的结果。如果中国产品果真如克林拜尔所言是“垃圾”,又怎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市场认可?显然,他的说法与现实存在巨大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克林拜尔频频发声,要求驱逐所谓的“低质产品”,但截至目前,并未有任何实质性法规落地执行。这些激烈言辞更多停留在口头层面,尚未转化为有效政策。
![]()
而本轮针对电商小包裹的新一轮打压,则源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中国跨境包裹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欧洲千家万户。
根据欧盟官方统计,仅2024一年间,就有超过46亿件价值低于150欧元的跨境电商包裹进入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超100%。在这庞大的数字背后,高达九成以上的包裹源自中国。
换算下来,相当于每天有约1100万个来自中国的电商包裹跨越重洋,被送往欧洲各地的家庭门口。
![]()
为何中国电商包裹能在欧洲广受欢迎?首要因素便是价格优势。大量商品在淘宝、Temu、SHEIN等平台上售价仅为德国本土电商平台同类产品的几分之一。
面对持续通胀与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越来越多欧洲家庭开始精打细算。他们发现,通过中国平台购物不仅能节省开支,还能满足多样化的生活需求,这对预算敏感型消费者而言极具吸引力。
![]()
除了价格优势外,中国商品种类繁多也是关键原因之一。从智能家居配件到节日装饰品,再到融合汉服元素、书法纹样等中华文化的创意饰品,欧洲用户足不出户即可感受东方美学的魅力。
与此同时,中国电商平台也在积极适应海外市场。为提升用户体验,平台推出了专为欧洲消费者设计的运营模式,包含拼团优惠、限时秒杀、阶梯折扣等多种促销形式。
更有平台引入游戏化营销策略,例如转盘抽奖赢取优惠券、签到积分兑换礼品等机制,极大增强了购物流程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
此外,中国电商还高度重视品牌曝光。通过赞助欧洲主流社交应用、短视频平台及搜索引擎广告位,有效提升了平台在目标人群中的认知度,引导更多潜在客户完成首次购买。
然而,早期由于国际物流周期过长,许多消费者需等待数周才能收货,严重影响了复购意愿。为此,各大平台纷纷加大海外布局力度,在波兰、西班牙等地设立区域前置仓。
如今,一旦订单生成,货物可直接从当地仓库发出,配送时间相较以往缩短近二十天,极大改善了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
![]()
当然,中国电商能快速打开欧洲市场,也得益于欧盟现行的税收政策:对于价值低于150欧元的小额进口商品免征关税。
这项原本旨在便利个人物品流通的政策,如今却被视为助长中国商品“低价倾销”的温床。为遏制这一趋势,欧盟计划逐步取消该免税条款。
原定方案是于2028年起全面实施新税制,但德国与法国显然已按捺不住,主张提前执行。
![]()
法国财长罗兰·莱斯库尔更是明确提出,应将取消免税门槛的时间点提前至2026年。不仅如此,法国政府已率先采取行动,单方面暂停快时尚电商Shein在其境内的线上销售业务。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克林拜尔高调宣称“拒收中国商品”的同时,他本人却正筹备率领高级别经贸代表团访问中国。
此次随行成员阵容强大,涵盖德国主要银行机构、保险公司以及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代表,几乎囊括金融领域的核心力量。明眼人一看便知,此行目的绝非对抗,而是寻求合作与市场准入机会。
![]()
事实上,这类“嘴上强硬、行动务实”的做法已是克林拜尔的惯常策略。当前德国经济面临增长乏力、能源成本高企等多重挑战,而中国经济则展现出强劲韧性与发展潜力。
在此背景下,德国企业迫切希望拓展中国市场,参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在中国金融开放的大潮中抢占先机,获取可观收益。
![]()
这种矛盾心态并非德国独有,而是广泛存在于整个欧盟政商界。他们的逻辑十分清晰:一旦中国商品威胁到本土产业利益,就贴上“低端”“倾销”标签加以限制;
但当涉及自身利益输出时,又极力主张中国市场必须开放,要求享有公平待遇,允许其高端产品与服务大规模进入。
目前,关于是否提前终止“150欧元以下免税”政策仍悬而未决。这场围绕跨境电商的关税博弈最终走向何方,还需持续观察后续谈判进展与各国立场变化。
![]()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好大的口气!德国财长支持对中国小包裹下手:我们不要中国垃圾
![]()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 输不起!欧盟高官要保护欧洲车企,“暗示将对中国在欧车厂下手”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