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七十古来稀,72岁的许爱军退休多年来,她以笔为犁,在文字的田野上深耕不辍,多次在《中国老年报》《老年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个人作品,用作品勾勒岁月沉淀的智慧。
![]()
在许昌市老干部大学,许爱军老人称得上是明星学员,因为爱好写作,许爱军发表过的作品和得到的证书厚厚一沓,到底有多少,连她自己都没数过。而要说起自己写作的渊源,还要从儿时说起。
![]()
![]()
![]()
![]()
许爱军:
看见好书都走不动,我最好逛的地儿就是新华书店,包括街上的书亭,大部分卖书的都认识,参加工作以后了,当时工资不太高吧,可是三分之一的钱都用来买书了。
![]()
聊起自己看书的经历,许爱军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她告诉记者,童年读书的经历为她积累了文学的基本素养,至今她仍然能记得儿时读过的内容。
![]()
许爱军:
二年级就是看林海雪原,当时被里头那个情景,少剑坡杨子荣的英雄事迹所感染,后来读《野火春风斗古城》、《红岩》,最印象最深的就是《红岩》,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的精神,为祖国、为家、为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
2013年,许爱军加入了老干部大学的写作班,没想到自此与写作结下不解之缘。起初,她连基本的文章结构都生疏,在写作班的学习中,她系统掌握了叙事技巧,更学会了用现代视角解读过往经历,作品逐渐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就这样,她的作品一篇篇登上了报纸杂志,变成了铅字。
![]()
许爱军的创作素质多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一有灵感,她就会拿笔写几下,这也使得她的作品里展现的都是老年人有趣又丰富的精神文化世界。
从退休老人到“发表作家”,许爱军用笔墨书写着晚年的精彩,更诠释了 “活到老、学到老” 的人生信条。
![]()
许爱军:
虽说已经年逾古稀了,但是我以后还要继续用我的笔记录我们老干部大学的学员的精神面貌,展现新时代老人的崭新面貌,记录生活中的美好记录城市的美好的变化。
![]()
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为许昌零距离原创作品,凡标注“本文为原创作品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的,一律禁止转载;凡未标注禁止转载的,转载时需在正文开篇位置准确标注来源“许昌零距离”,并完整标注原作者、编辑人员信息,链接原文地址;引用内容不可断章取义、过度解读或误读;引用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不可进行剪裁、剪辑处理。如违反上述情况,一律按侵权处理。
来源:许昌零距离
编辑:马颖
审核:薛军帅
监制:杜民
扫码联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