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 医 行 业 的 良 心 和 大 脑
■来源 | 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11月9日,陕西首届中医药膳师岗位能力培训在西安开班。来自西安市内外的30余名学员齐聚现场参训,火爆的培训氛围吸引多名意向学员当场报名,掀起中医药膳技能学习热潮。
本次培训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药膳专业委员会、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安康宏会客厅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承办。培训以响应 “健康中国” 行动计划为导向,旨在加强中医药膳食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破解产业发展人才瓶颈,为中医药膳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
合影留念
致辞环节,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药膳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杨勇深入解读中医药膳文化内涵。他表示,中医药膳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 “药食同源”为核心,是中医理论与中药材、食材的创造性结合。针对药膳、食疗、食养的区别,他进一步阐释:“食疗以饮食为媒介调理身体、预防疾病,食养侧重通过日常饮食滋养脏腑、固本培元,而药膳则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将药材与食材精准配伍,兼具营养与调理双重功效的特殊存在。”
杨勇特别介绍了团队研发的 “三应药膳” 理念——“因时、因地、因人施膳”,并结合西安本地特色给出实践方向。“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不仅有黄芪、沙棘等地产道地药材,更有肉夹馍、泡馍等独特饮食文化。” 他举例,可顺应关中四季气候,用黄芪搭配羊肉研发暖身药膳,借沙棘结合面食打造清热润燥餐品,让药膳既发挥养生功效,又彰显西安文化韵味。
![]()
杨勇发言
开班现场,来自西安本地的学员董锐作为学员代表发言,道出了不少参训者的心声。“以前总听人提‘药膳’,但一直搞不清它到底是‘加了药的菜’还是‘能当饭吃的药’,心里满是疑问。” 董锐坦言,因家人关注养生,自己此前多次想学习药膳知识,却苦于找不到正规渠道,此次看到陕西首届培训开班,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就想系统学明白,哪些食材能和药材搭配,不同体质该吃啥药膳,以后既能给家人做养生餐,也能多一项专业技能。”
![]()
赵亮授课
培训现场,授课老师赵亮围绕中药材真伪优劣辨别、药食用量科学配比、药膳烹饪技巧等核心内容展开系统讲解,理论授课后随即组织学员进行实操训练。“理论+实践的模式太实用了,不仅懂了原理,还亲手做出了‘别院牛斗’‘大有二白包’等药膳菜品,收获满满!”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特色药膳制作与推广中,助力中医药膳事业发展,并期待此类培训常态化开展。
![]()
培训现场
据了解,学员需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实操培训、药膳菜品制作考核及理论考试等多环节考核,方可获取中医药膳师资格证书。未来,主办方与承办方将持续开展系列培训,不断培育专业化中医药膳人才,推动中医药膳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为全民健康贡献中医力量。
I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编辑|薄荷 视觉|花椒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