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传统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边疆末梢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传统的农牧业大区到新兴产业崛起之地……在广袤的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书写波澜壮阔的发展新篇章。
观新疆·经济,发展的脉搏在这片土地上强劲跳动。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的蓬勃兴起,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到创新驱动的深入推进,新疆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和政策支持,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观新疆·民生,人民幸福是新疆发展的根本追求。一项项惠民政策如冬日暖阳,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描绘出一幅安居乐业的美好画卷。
观新疆·文旅,融合共进的旋律在此激昂奏响。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壮美的自然风光在这里交相辉映,独特的民俗风情与现代的旅游服务相得益彰。新疆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观新疆·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新疆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守生态红线,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观新疆·改革,发展的密码藏在今日新疆每一个日新月异的变化里。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到产业改革的纵深推进,从科技创新的蓬勃兴起到体制机制的持续破局,这里处处彰显着深化改革、聚力发展的决心。
宏观着眼新疆,微观服务新疆,改革网将深入聚焦新疆各地在经济、民生、文旅、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成就,展现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为大众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疆。
改革是阿勒泰市破解边疆发展难题、激活生态优势的“金钥匙”。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谋篇的关键节点,阿勒泰市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定力,锚定经济体制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双主线,接续推进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兵地融合、营商环境优化、乡村振兴等关键领域,一系列改革举措正从“纸面蓝图”转化为“现实硕果”,将“绿水青山”的生态禀赋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动能,为阿勒泰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改革活力。
产业改革破题,从“资源禀赋”到“产业优势”的跨越
“阿勒泰市矿产资源禀赋优越,金、铁、铜、石英石等储量可观,依托自治区级工业产业园区的平台优势,我们正谋划启动千万吨级石英开发项目,共同推动地方矿产产业向高端化、精细化升级。”阿勒泰市自然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哈赛提·白布特说。今年以来,阿勒泰市立足资源禀赋,以“大抓产业、主攻工业”为导向,推动产业改革走深走实。
农业领域改革聚焦“提质增效”,阿勒泰市落实自治区肉牛肉羊及奶产业扶持政策,发放补贴636.52万元,成功获批自治区肉牛增量提质试点市;戈宝蜂蜜获绿色食品认证,罗布麻茶拿下特质农产品证书,特色农业品牌化之路越走越宽。
![]()
旅游产业借势升级,今年以来,阿勒泰市充分释放旅游产业高附加、强关联优势,成功承办全国越野滑雪冠军赛、2025全国徒步大会(新疆・阿勒泰站)等高端赛事,带动旅游地产土地出让收入达2.94亿元。同时,全力推动阿禾公路建设,布局露营地及自驾服务点48处,1—10月累计接待游客1338.77万人次,同比增长62.63%;实现游客总花费130.07亿元,同比增长72.90%,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地位日益凸显。
基建改革惠民,从“补齐短板”到“品质提升”的转变
“往年一到秋末冬初,厚衣服早早就要找出来穿上。现在外墙加了保温层,等天冷了再也不用怕屋里冷,这改造真是太及时了。”阿勒泰市桦亭小区居民加力肯·托呼塔森细数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
今年以来,阿勒泰市坚持“项目为王”,累计各类项目82项、到位资金突破30亿元。为基建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同时,通过建立项目“定期调度、排名通报”机制,阿勒泰市集中破解农林巷及停车场建设、东环线二期、红墩片区热源点等122个项目前期手续中的489个堵点问题,推动750户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高效完成,解决“三水一暖”民生难题166项,新增免费停车位13571个,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以前开车出门需要到处找车位,现在小区附近就有免费车位,政府真是把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市民李刚说。
营商环境改革,从“优化服务”到“激发活力”的升级
今年以来,阿勒泰市以营商环境改革为突破口,全面评估营商环境,构建“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金融支持方面,多渠道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金融机构累计授信22.36亿元;在流程优化上,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标准,办理时间、申报材料、跑腿次数显著减少;在服务创新上,组建雪都“泰好办”政务服务志愿队,累计帮代办事项1891件,全年办理各类服务事项25.1万件,营商环境“软实力”持续增强。
![]()
“我们不仅能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通话等多元化方式进行在线咨询与办理,还可享受文件收送‘上门取件+快递邮寄’的全流程服务。这种足不出户的远程服务模式,解决了我们异地人员的办事痛点,太省心了!”新疆天缘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阿勒泰分公司总经理芦海金说。
乡村振兴改革,从“机制创新”到“增收致富”的进阶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核心在增收。今年以来,阿勒泰市以改革破题乡村发展瓶颈,创新推广“强村公司+”经营模式,通过股权合作、收益分红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精心运营“日照金山”服务站这一惠民载体。截至目前,已带动4917户、1.9万农牧民实现稳定增收,人均增收达315元,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强村”与“富民”同频共振。
“以前总担心没活干、收入不稳定,自从加入村里的‘强村公司’,每个月能稳稳拿到工资,年底还有分红。现在家里开销不用愁,孩子上学的费用也宽裕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红墩镇阔克萨孜村村民巴合提古丽・哈布力别克算起增收账,脸上满是笑容。
不仅如此,阿勒泰市还积极搭建政企协作桥梁,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聚焦当地特色资源,发展特色种养殖、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构建起“企业+农户”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不仅让农牧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实现稳定增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生态改革护蓝,从“环境治理”到“康养宜居”的蝶变
“每天早上在克兰河边散步,看着蓝天碧水,呼吸着新鲜空气,感觉特别幸福。”市民周明说。今年以来,阿勒泰市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抓手,推进美丽阿勒泰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颜值”持续在线。
![]()
在生态保护方面,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矿山修复304.07亩、春季植树造林460亩,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入选全国康养百强县,“生态雪都”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兵地融合改革,从“协同发展”到“共建共享”的深化
今年以来,阿勒泰市深化兵团改革,完善兵地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在产业协同、民生共享等领域持续发力,打造10.2万亩食用葵花原料基地,建设7个兵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推动兵地融合“走深走实”。
在民生领域,兵地学校开展校际联谊3次,42名学生完成学籍结转;7家定点医疗机构、47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兵地互认互通,群众就医购药更便捷。同时,积极推进北屯镇与北屯市事权移交,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一八一团行政区划调整摸底调查工作,兵地“一盘棋”发展格局持续巩固。
站在新起点,阿勒泰市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兵地融合等领域不断探索实践,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贡献阿勒泰力量。(作者:韩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