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中“人口问题”是一个核心且高频的考点。它通常不会孤立出现,而是与城市化、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内容紧密结合。
![]()
一、 知识体系框架
人口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模块:
1. 人口增长与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转变理论)
①原始型(高高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②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③现代型(低低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④关键:理解不同模式对应的社会发展阶段(农业社会、工业化初期、后工业化社会),并能将不同国家/地区对号入座。
![]()
2. 人口结构与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
①人口金字塔(年龄结构图):是高考的重中之重。要会看、会画、会分析。
②年轻型(增长型):塔基底宽,表示少儿比重大,人口增长潜力大。问题:教育、就业、资源压力大。
③成年型(稳定型):塔形较直,各年龄段人口均匀。
④老年型(收缩型):塔底收缩,塔顶变宽,老龄化严重。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重、国防兵源不足。
⑤人口老龄化:成因(生育率下降、寿命延长)、影响及对策(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完善养老体系、发展“银发经济”)。
⑥人口年轻化:主要见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带来“人口红利”,但也可能成为“人口炸弹”。
(2)人口性别结构:性别比失衡的原因(传统观念、计划生育、B超技术滥用)及社会影响。
(3)人口素质结构:平均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
![]()
3. 人口迁移与分布
(1)人口分布:主要受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经济、交通、历史)影响。记住“胡焕庸线”。
(2)人口迁移
a.影响因素(推拉理论)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源、矿产资源、自然灾害。
②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经济差距(就业机会)、交通通信、政策(户籍、人才引进)、战争、家庭婚姻。
③个人心理因素: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等。
b.类型:国际迁移 vs 国内迁移;城乡迁移(城市化);劳务迁移。
c.影响
①对迁出地:利(缓解人地矛盾,增加收入,加强交流);弊(人才流失、劳动力短缺、空巢老人/儿童问题)。
②对迁入地:利(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活力);弊(增加公共设施负担,加剧环境污染,带来社会治安问题)。
二、 核心考点与命题角度![]()
1.结合图表考查
(1)给出人口金字塔图,判断其类型,分析该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如老龄化或年轻化),并提出解决措施。
(2)给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判断其所处的人口增长模式阶段,并分析原因。
(3)给出区域人口密度图或迁移流向图,分析人口分布特点或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结合区域地理考查
![]()
(1)中国:常考“农民工流动”(从内地到沿海,从农村到城市)的原因和影响;“东北人口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中国老龄化”的特点及应对。
(2)国际: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的老龄化问题;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非洲国家)的人口快速增长问题;国际难民迁移问题。
3.结合时事热点考查
(1)“三孩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为何调整?预期目标是什么?地理意义?(调整人口结构,应对老龄化,促进长期均衡发展)。
(2)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反映出的地理问题是什么?(区域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尤其是人才是重要资源)。
(3)“乡村振兴”与“逆城市化”:人口回流农村的可能性和影响。
三、 思维方法与答题模板
![]()
1. 分析“人口问题”的思维路径
(1)是什么:定性描述问题(是增长过快还是过慢?是结构老龄化还是年轻化?是分布不均还是迁移剧烈?)。
(2)为什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社会经济、政策等)。
(3)怎么样:阐述问题带来的影响(从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分正反两方面)。
(4)怎么办: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方向(政策调控、发展经济、完善保障等)。
![]()
2. 常用答题模板
(1)分析“农民工潮”/“人口迁移”的原因
①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迁入地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
②政策因素:户籍制度放宽,允许和鼓励农村劳动力流动。
③社会因素:迁入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优越。
④个人发展:寻求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和生活方式。
(若为具体案例,需结合材料,如三峡工程移民——政策;美国老年人迁往“阳光地带”——气候。)
![]()
(2)分析“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a.消极影响
①社会经济: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和养老压力增大,社会负担重。
②社会活力:社会需求不旺,可能影响技术创新,经济活力下降。
b.积极影响
催生新产业: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如养老护理、健康医疗、休闲旅游等产业。
(3)提出“应对人口问题”的措施:
①针对增长过快: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②针对增长过慢/老龄化:鼓励生育,提供生育补贴;延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吸纳外来移民(对发达国家而言)。
③针对分布不均: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四、 复习建议
![]()
1.图文结合:熟练掌握人口金字塔和人口转变模式的图形,做到“看图说话”。
2.理论联系实际:多关注新闻中与人口相关的政策和社会现象,尝试用地理原理去解释。
3.构建知识网络:将人口问题与后面的城市化、工农业区位、环境问题等章节联系起来,形成综合思维。
4.规范答题语言:使用地理专业术语,条理清晰,逻辑分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