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6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6分钟
![]()
![]()
![]()
![]()
学校红歌艺术展演:情景歌舞表演《南泥湾》
![]()
2025年11月9日至11日,由西安市教育学会指导、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届中小学特色课程博览会暨西安特色课程现场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办。作为本次大会的特色展示校,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十一初”)承办两场分论坛活动: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现场会暨“红色基因融入大思政课”实践展示活动,以及学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特色课程建设现场会暨“无界好课程”案例分享活动。活动中,十一初以扎实的育人实践、创新的课程成果,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现场会
暨“红色基因融入大思政课”实践展示活动
高光联动:当革命家风走进现代课堂
![]()
依托十一初深厚的红色文化育人基础,本次大会特意打造了一场“云端+现场”联动的活动,会议嘉宾“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的孙女——中国人民大学吴本立教授,在学校红色教育基地开启特殊的思政课堂,成为大会最动人的亮点。
![]()
活动伊始,吴本立教授走进十一初红色教育基地,与学生面对面深情讲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难创业历程,亲切的口吻、鲜活的细节,让红色历史变得可感可触。这场发生在十一初校园里的讲解,通过直播实时传至大会主会场,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
![]()
讲解结束后,吴本立教授径直走进大会主会场,以“传承革命精神,涵养优良家风”为题开启专题宣讲。她围绕祖父——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首任校长吴玉章的光辉一生,深入解读革命精神传承与家风家教涵养。这场植根于十一初红色土壤的宣讲,让红色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实践有了鲜活的注解。
![]()
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名校+”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西安高新区第十一初级中学校长张振斌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并表示身为从一名延安走出来的教育工作者,深刻认同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要将红色基因融入创新人才培养,让延安精神在新时代焕发育人光芒。
专家领航:思政教育创新的“理论灯塔”
![]()
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清醒与坚定。在“中小学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现场会”上,多位专家的报告为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韩震教授,围绕“为什么思想政治课需要大中小学一体化安排?”展开论述,强调思政课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现知行合一。
![]()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红色文化传承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志教授以“赓续红色血脉,将红色文化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时代价值”为题,阐释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思政教育中的精神引领作用。
现场交流:思政教育的“实践样本”
在校长讲座和课程思政案例分享环节,来自北京、深圳、四川、重庆、西安、延安等地的学校书记、校长、教研员分享了实践经验。
![]()
作为本次大会的分享学校,十一初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郭戈以“红色文化赋能大思政教育的一体化实践”为题,向全场同仁系统汇报了学校构建的“红色赋能·五育融合”育人体系,与“一个核心理念、两大支撑系统、四阶贯通路径”的实施框架。从“情境浸润”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到“劳动体悟”在南泥湾劳动实践基地锤炼品格,再到“学科融通”实现多学科红色课程联动,最终通过“创新转化”推动学生将精神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这一完整育人闭环,实现了红色基因从历史资源向育人动力的有效转化,生动诠释了专家提出的“思政课知行合一”理念。
![]()
![]()
深圳技术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原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党委书记、校长邵爱国分享“融深圳土壤,育家国情怀”的实践;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党总支书记陆旻介绍“运河文化铸魂,科创实践育人”的案例。
传承创新:红色基因的青春化表达
![]()
![]()
![]()
“我是传承人:追寻红军足迹·赓续红色血脉”活动启动仪式,在十一初学子的精彩展演中拉开帷幕。学生代表以《七贤庄的灯光》为题进行演讲,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那段革命岁月娓娓道来,让历史在当代课堂中焕发新生。
![]()
吴本立教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他们的讲述“让红色故事活了起来”。随后,她与杨志等专家一同,和十一初学生代表庄严启动传承计划。
课例展示:特色融合课《重走长征路 感悟民族魂》
![]()
![]()
![]()
![]()
学校红歌艺术展演:快板书《长征》
![]()
![]()
会议现场,十一初呈现了一堂多师同堂的特色融合课程《重走长征路 感悟民族魂》。这堂课沿“绝境-破局-新生”逻辑展开,进行以历史为主线的跨学科教学。
![]()
![]()
![]()
![]()
![]()
![]()
![]()
![]()
![]()
历史老师蔺阳婷梳理长征中的关键战役与转折节点,通过于都人民的巨大牺牲彰显民心之基,借助四渡赤水与遵义会议诠释实事求是的智慧力量;地理老师马景丹结合地图,通过分析金沙江、松潘草地等天险,解读长征路线选择与自然环境的关联,以及重大战役战术背后的地理逻辑;语文老师曾晓桐带领学生品读《七律·长征》等红色诗词,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豪迈中感悟革命情怀。课程落脚于“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引导学生在历史回响与精神共鸣中,思考时代责任,铸就坚定信仰。
对于这堂生动的思政课,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李晓东教授现场点评称:三位老师各司其职又相互呼应,将零散的学科知识编织成完整的长征精神图谱,让学生在多维解读中深化对红色历史的理解,是一次颇具创新意识的探索!
![]()
随后,李晓东教授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题作现场报告,提出内涵式发展路径建议,强调课程内涵建设与实践融合。
现场交流:思政教育的“实践样本”
![]()
![]()
![]()
![]()
延安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寿才分享《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苗--构建沉浸式思政育人新生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校长徐蓉与四川省巴中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党委书记陈然分别聚焦兵团精神、革命老区文化传承,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小学教研员万家琴以《璧山区建设“壁生扣”创新区域“大思政课”打开方式》为题,分享区域思政教育。
![]()
![]()
![]()
特邀嘉宾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以《从心出发 大爱无痕》为题,与现场师生展开亲切交流。她特别设置轻松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参与、积极回应,现场气氛热烈。副检察长高洁在分享中鼓励教师回归育人初心,用真诚与智慧陪伴学生成长,以“大爱无痕”的方式启迪生命、润泽心灵,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滋养与共同成长。
![]()
![]()
![]()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们专程走进十一初校园,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致敬南泥湾”红色教育劳动实践基地、钱学森生平纪念馆等思政育人阵地,直观感受红色教育场景建设。



学校多样化发展背景下特色课程建设现场会
暨“无界好课程”案例分享活动
本论坛活动以“创新课程样态·回归育人本源”为主题,集中呈现各个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成果与前瞻思考,为与会代表们提供丰富的实践参考。
经验共享:无界好课程的多元探索
![]()
![]()
活动特邀中国现代教育专家、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成尚荣,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党总支书记徐良云等专家围绕课程实践与无界融合开展专题讲座。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四川、西安、河北、山东、海南、宁夏、内蒙古等地的学校书记、校长、教研员分享实践经验。
![]()
![]()
陶芸、高红燕等校长在本次活动中分享了校本课程深化与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在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与五育融合板块,陆旻、王平、朱兰等校长带来“YUE享理工”“红豆特色”等多元课程案例;育人模式创新板块,李佟、左春云等分享生命教育、图书馆课程等实践成果。课程衔接与贯通式培养、领域特色课程建设等环节,张江平、钟静、彭志红等校长围绕十二年一贯制课程、劳动教育、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等展开分享,为学校多样化发展与特色课程建设提供丰富参考。
课程建构:十一初“臻彩”课程实践
![]()
十一初教务主任宋红涛以《双新沃土培“臻”木 五育星辉耀“彩”程》为题,系统阐释十一初校本课程建设路径。学校构建“臻彩”课程体系,开发“臻善、臻智、臻强、臻雅、臻勤”课程;通过“小组合作成长共同体”重构课堂生态;依托AI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创新实施“校园之星”评价机制。未来将持续打破学科边界,构建开放、融合的教育新生态,助力每个孩子绽放精彩。
![]()
本次大会以“链接·融通·共享”为理念,十一初通过承办两场分会场活动,生动诠释了红色文化育人与无界课程的深度融合。两场论坛,一条主线,共同回应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命题。盛会虽已落幕,探索正启新程。当课程的边界被打破,当精神的根脉被激活,教育便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点亮了面向明天的灯火。
线上资源包购买渠道已开通,欢迎扫码了解详情!
![]()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
中小学"十五五"时期发展规划编制与学校高质量特色发展·专题八讲
![]()
邀请函| 中小学课程建设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特色课程博览会
![]()
关于举办2025第二届中小学科学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研讨会的通知
![]()
2025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发展力高级研修班暨《班主任说》编委会遴选
编辑|智库君
说明|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