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9亿,足以买下一个小国的财富,却换不来一个老人安乐的晚年。
如今97岁的李嘉诚,不禁开始频频“甩卖”资产。
偶尔出现在公众面前,也是一副弯腰驼背、只能缩在轮椅上的疲态。
![]()
身体和精神都已经快到极限的他,其实早就有了隐退的意图。
然而两个儿子,却一个比一个难当大任,各有各的毛病。
![]()
昔日首富李嘉诚,如今面临“后继无人”,只能一个人苦苦支撑。
在他儿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这么一位高龄老人苦守家业?曾辉煌的李氏家族,又能否延续往日荣光?
![]()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内容有润色,请读者理智阅读
日子不好过
97岁的李嘉诚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好过,2909亿的身家在别人看来都羡慕的不行,但对李嘉诚来说可愁死了。
要知道未来这些身家基本上都是继承给他的两个儿子的,但眼瞅着他俩儿子都年过六旬了,可惜没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把家业交付出去的。
![]()
搞得才刚刚做完腰椎手术的他还得每周撑着精神开高管会,重大的决策他还是不敢彻底放权给两个儿子。
就哪怕61岁的大儿子李泽钜如今已经是长和的主席,但能力是真的不太行,没多久香港特首顾问团就把李泽钜给除名了。
![]()
他主导的港人首置盘还卷进了贪腐调查,底下的手下也都不服气他,偷摸着说李泽钜没啥魄力。
而李泽钜的弟弟51岁的李泽楷情况就更坏了,富卫保险要去美国上市,估值硬生生缩水了三成,就因为李泽钜不肯出家族担保。
![]()
投资也不够明智,跟风投资的元宇宙,半年就亏了4亿港元,被人骂行为太冒进,没个准谱。
但其实这俩儿子的毛病,早就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就埋下了祸根,李嘉诚当年闯天下,是从塑胶花一步步做到地产,再拿下和黄,最后把生意铺到全球基建,靠的就是瞅准周期、控制风险的本事。
![]()
他一开始也对俩儿子充满了期待,给他们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未来道路,老大李泽钜守住家业,像房地产、基建这些稳当的核心资产。
老二李泽楷则去创业,拿着丰厚家产去闯荡科技、电讯领域,兄弟俩刚好互补,为了铺路,他给李泽钜送到了斯坦福读土木硕士,给李泽楷的启动资金就超过了百亿港元。
![]()
但偏偏李嘉诚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自己该怎么做风险决策,这才导致了后面的局面。
转折就出现在了1996年的绑架案,李泽钜被绑架后,李嘉诚花了10.38亿港元赎人,从那以后对长子就从“磨练”变成了“护着”,原本敢闯的性子也被磨成了“怕犯错”。
![]()
不光如此,1990年,李泽钜母亲庄月明去世的时候,李嘉诚和儿子李泽钜之间就已经有了嫌隙,李泽钜从那时候就搬出了家,和李嘉诚的关系闹得很僵。
那时候的李嘉诚正忙着全球扩张呢,哪里来得及关心儿子,对儿子的教育也就简化成了给钱,这也是导致绑架案的间接原因,也导致了儿子最终没能如自己的愿。
![]()
现在李泽钜的性格依旧受影响,太过保守,保守到错失了各种机会,2018年到2025年,长和系七成八的钱都投进了传统基建。
对于行业当中更加先进的AI、新能源这些风口全都保持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投在科技上的钱连5%都不到。
![]()
最糟的一笔就是那笔港口交易,中企投350亿他不要,非得卖给美国贝莱德,结果呢,引发了政治争议,现在只能重新谈,一下子就亏了上百亿。
他没什么权威,遇到难题就往父亲那推,父子俩的矛盾也越来越深,李嘉诚建议留着巴拿马运河港口的部分股份,平衡中美关系,李泽钜可倒好,直接全都要卖给美国。
![]()
而比起哥哥李泽钜“守不住”的烦恼,李泽楷“立不稳”的烦恼才是真的麻烦。
他从卫星电视做到了电讯盈科,现在又扎进了Web3.0,赛道换的倒是快,但没有一个是李泽楷能坚持下来的。
![]()
最让人可惜的是1999年,他把手里的20%的腾讯股份卖了,现在那部分股份价值就得6000亿港元。
如今他的富卫保险还欠着27.68万亿,内部管理一团糟,监管都逼着他补资本金,就连私生活也让他饱受争议。
![]()
50多岁的他谈了好几个对象,光是孩子就有五个,分别来自三个母亲,这可能也是让李泽楷风评变差的一大原因。
而且兄弟俩之间的关系也不咋地,在李泽楷想要哥哥投资自己被拒绝后,他就在公开的采访中阴阳怪气李泽钜,说对方是怕自己发展的太好。
![]()
再加上两人的经营理念不一样,矛盾也越来越深,平常只能靠着父亲来维系着两人之间的关系。
说到底,这2909亿没解决的是教育问题,李嘉诚总觉得自己能成功,靠的是资源和时机,所以他给了两个儿子足够的钱,他们就能复制自己的路。
![]()
但实际上呢,李嘉诚能够成功和他的能力和见识以及决策水平脱不开关系。
俩儿子都没有经历过他这种从0到1的苦,李泽钜从一进公司就坐的核心位置,李泽楷起步就拿着父亲的百亿资金,根本不懂试错的含金量。
![]()
更别说时代变了,李嘉诚做实体、搞基建的经验,跟李泽钜所处的科技、AI时代完全对不上,父子俩连认知都没办法同步了。
外面的环境也没给他们留余地,中美博弈让港口交易卡壳,传统基建行业在衰退,反垄断监管越来越严,俩儿子遇到事就慌了神。
![]()
长和系还是老一套家族管理,核心岗位全是跟着李嘉诚的老人,俩儿子根本没法建自己的团队。
港人首置盘的贪腐、公摊面积的争议,也让 “李家” 的口碑越来越差,可俩儿子没本事挽回局面。
![]()
最近李嘉诚终于开始调整了,2025 年把李泽楷手里 LKS Unity 的三分之一权益转给李泽钜,明明白白定了长和系只能有一个话事人,免得兄弟内耗。
给李泽楷 50 亿港元搞 “独立创新基金”,说好了亏完就没了,不再无限制给钱。还帮李泽钜换了批年轻的职业经理人,逼着他自己拿主意,别总依赖老人和父亲。
![]()
现在长和系的电力、基建这些核心资产还稳着,2909 亿足够撑住短期安全,可俩儿子的本事不足,已经让帝国没了增长的劲头。
未来就看李泽钜能不能改掉保守的毛病,自己立住权威;李泽楷能不能收收性子,找到稳当的生意逻辑;兄弟俩能不能别再对着干,偶尔搭把手。
![]()
97 岁的李嘉诚用一辈子的生意经换来了一句话:钱是工具,不是结果,把人培养好,才是真的传家。这个道理,他明白得不算晚,但俩儿子能不能接住,还得看往后的路。
![]()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