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省市陆续公布了2025年前三季度生猪产能情况,据博亚和讯整理,全国各省生猪出栏量、存栏量均显著增长,不过已公布能繁母猪数据的省份却显著下降。那么10月份产能去化是否已经加速,猪周期何时才能反转呢?最新数据释放的信号不容乐观......
![]()
全国21省生猪产量增长
首先,从全国27省生猪出栏量来看,河南生猪出栏量最高,为4606.95万头,同比增长7.20%,稳居全国首位;四川第二,为4567.10万头,同比增长1.2%;湖南第三,为4501万头,同比增长2.2%,前三省份前三季度生猪出栏量在4500万头以上,稳居第一梯队,三省份合计出栏生猪13675万头,占全国比重达25.81%。
从同比情况来看,已公布数据的 27 省中,21 省增长、6 省下降。其中,北京增长最快,同比增长34.9%,其次是海南增长9.3%、河南增长7.2%;降幅最大的是青海,同比下降达19.1%,其次是上海下降13.7%,浙江下降11.1%、辽宁下降7.4%。
据了解,前三季度生猪产量增长,主要是前期能繁母猪存栏和新生仔猪增长所致,因此即便到了四季度,各省生猪产量也不会显著下降,甚至仍有上升空间。
![]()
这一点已在猪价行情上有所反馈,据猪好多数据监测,10月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在11.04-12.59元/公斤之间,而9月份猪价维持在12.49-14.04元/公斤之间,整体均价下跌超1.5元/公斤!
对于后市,11月份猪价同样处于震荡下滑趋势,虽然目前来看比10月要好,但相比9月行情仍有不小差距,且由于猪价仍在下行,业内对11月下旬的猪价也并不看好。而四季度即便猪价有所回暖,也会是短期提振,猪周期要全面反弹,还得等能繁母猪的调减到位。
母猪减产为何缓慢?
从能繁母猪存栏量来看:2025年3季度末,从公布的13省份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4省增长9省下降,其中广东增幅最大,达到7%;9省降幅中陕西、浙江降幅稍大,分别下降8.5%、7.7%,辽宁下降4.3%。
由此可见,在猪周期和政策引导之下,有部分省份切实推动了母猪存栏量的去化。但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5万头,仅同比下降0.7%。这意味着多数省份的母猪减产幅度较小,或者有省份仍在逆势增长当中!
值得关注的是,9月全国母猪产能去化并不迅速,但10月和11月也没有新的政策信号放出,这意味着很可能不会有更多新政策、新方案来督促企业去产能。
![]()
不过业内对于“如何去产能”的研讨非常热烈,有头部企业表示应该“一碗水端平”,首先要停止全国新增产能,其次有序清退环保不达标以及违规违建的产能。
实事求是地说,这似乎就是目前所采取的措施,毕竟从去年年末以来,全国各大猪企暂停的养猪项目已达30多个,涵盖龙头猪企和多家上市猪企。而环保压力更是贯穿二三季度,许多猪场受到处罚。
不过这样一来,生猪产能去化速度就不会太快,基本上只能保证不新增产能,更多还是依赖企业自觉和市场清退,随着猪周期加剧,必然有一些猪场在亏损压力下退出。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猪周期很可能会延续到2026年二季度,三季度乃至四季度才有强势回暖的希望。
由此可见,增效降本仍是养猪人的核心生存法则,即便2025和2026年能够扛住亏损压力,但大猪企们的产能膨胀已成事实,猪肉作为肉蛋奶核心产品,市场也不会容许长期高利润,如何在低迷行情下获取更多利润,必然是所有养猪企业奋力前行的赛道。
基于此,为帮助更多养猪人快速提升效益、稳步降低成本,猪好多网、北京猪好多科技有限公司将携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及龙头猪企,于2025年11月20-22日在福建省福州中庚喜来登酒店举办“2025母猪产业大会暨第三届规模猪场母猪批次化生产产业峰会”。
本届大会以“新质赋能增效・管理重塑降本”为主题,直指当前行业核心矛盾,从精细化管理、战略升级、前沿方案、行情预测等层面多维赋能,邀请行业大咖、实战专家分享可复制的技术方案与管理模板,推动批次化生产向“精益管理”跨越,助力您的企业在微利时代构建核心竞争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