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绍增,原名舜典,号海廷,1894年出生于四川大竹县一个富庶的乡绅家庭。
自幼便不喜欢四书五经,反而对江湖侠义之事充满向往,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性格豪爽,重情重义,在当地少年中颇有威望。
![]()
清末民初,时局动荡,各地军阀割据,范绍增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组织能力,拉起了一支队伍,逐渐在四川的军阀混战中崭露头角。
年轻时的范绍增,身上带着川东汉子的悍勇与不羁。
他先后投靠过熊克武、杨森等军阀,凭借着战功步步高升,从一个地方武装首领逐渐成长为国民党军中的知名将领。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范绍增虽身处乱世,却始终坚守着一份底线,从不滥杀无辜,对待手下弟兄更是肝胆相照,因此深得部下的爱戴。
而让范绍增“声名远扬”的,除了他的军事才能,还有他“风流成性”的私生活。
在那个一夫多妻制尚未完全废除的年代,范绍增对美女有着极强的“收藏欲”,一生中共娶了40多位妻子,这在民国将领中极为罕见。
他为妻子们修建了豪华的“范庄”,里面亭台楼阁,鸟语花香,如同世外桃源。
范绍增对妻子们十分宠爱,不仅给她们提供锦衣玉食的生活,还支持她们学习文化、参与社交,其中不少妻子后来成为了当时的社交名媛。
这位“风流将军”在国家危亡之际,却展现出了铁骨铮铮的爱国情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此时的范绍增,担任国民党军第88军军长,他毅然决然地率领部队开赴抗日前线。
临行前,他对部下说:“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我们身为军人,理应战死沙场,保卫家国!”
在抗日前线,范绍增率领的88军虽然是杂牌军,装备简陋,但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个个奋勇争先,英勇杀敌。
![]()
1938年,在安徽宣城的战斗中,范绍增亲临前线指挥,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日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装备,对88军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阵地多次易手。
范绍增身先士卒,手持双枪,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身上多处负伤,却始终坚守在阵地最前沿。
在他的激励下,88军将士们士气大振,最终成功击退了日军,取得了宣城保卫战的胜利。
1940年,在浙江诸暨的战斗中,范绍增再次创造了奇迹。
当时,日军调集了大量兵力,对诸暨发起了围攻。
范绍增巧妙部署,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与阵地战相结合的战术,不断骚扰日军,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在战斗的关键时刻,范绍增亲自率领敢死队,夜袭日军指挥部,打乱了日军的作战部署。
经过数日的激战,88军成功击溃了日军,歼敌数千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诸暨大捷让范绍增声名大噪,成为了全国闻名的抗日英雄,蒋介石也亲自为他颁发了勋章。
在抗日战争中,范绍增率领的88军转战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经历了大小数十次战斗,歼灭日军数万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爱国壮举,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也让人们对这位“风流将军”有了全新的认识。
抗日战争胜利后,范绍增厌倦了内战,他不愿看到同胞之间自相残杀,于是便主动辞去了军职,回到了四川老家,过上了隐居生活。
树欲静而风不止,解放战争爆发后,范绍增被国民党当局胁迫,再次出山担任职务。
但他始终心系人民,暗中与共产党保持联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不少帮助。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范绍增顺应历史潮流,率部起义,加入了新中国的阵营。
此后,他先后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政协委员等职务,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在生活中,范绍增依然保持着豪爽的性格,他将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捐给了国家,用于支持教育和公益事业。
1977年,83岁的范绍增在郑州病逝。
由于当时的特殊历史环境,他的后事十分简单,遗体被暂时安放在郑州的一处殡仪馆内。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放,就是44年。
范绍增的子女们一直没有忘记父亲的遗愿,希望能让他魂归故里,与先祖合葬。
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直到2021年,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范绍增的子女们终于找到了父亲的遗体。
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2021年10月,范绍增的骨灰被护送回四川大竹县的老家,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正式下葬。此时,距离他去世已经过去了44年。
范绍增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充满争议的一生。
他娶40多位妻子的行为,在今天看来,或许不符合现代的价值观,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殊性。
他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既是“风流将军”,又是抗日英雄;既有着传统士绅的豪爽,又有着与时俱进的眼光。
他的一生,见证了民国的兴衰,经历了抗日战争的烽火,参与了新中国的建设,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如今,范绍增已经入土为安,他的故事却依然在民间流传。
他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段乱世中的传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历史人物。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正是因为有了像范绍增这样千千万万的爱国志士,我们的国家才能历经磨难而不倒,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繁衍至今。
范绍增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境遇,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让我们以更加客观、全面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人物,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这位传奇的抗日英雄,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他死后44年才下葬的经历,也成为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插曲,让人们在缅怀他的同时,也对那个特殊的年代多了一份深刻的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