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2日凌晨,京东发布了成交额再创新高的双十一捷报;次日,又公布了2025年的第三季度财报。
报告显示,京东集团收入2991亿元,同比增长了14.9%!
这个超出市场预期的成绩像一剂强心针,让京东当天的美股盘前股价一度飙升近5%、无数投资者眼前一亮。
![]()
●图源:京东
然而,在光鲜的营收数字之下,却隐藏着一个耐人寻味的反差:
三季度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仅为5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17亿元,大幅下滑54.7%。
一边是营收的强劲狂奔,一边是利润的急剧收缩,刘强东到底在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
营收增长的多元引擎
京东的三季度业绩,展现出了其业务的强大韧性与广度。
2991亿元的收入并非依赖单一板块,而是由多个引擎共同驱动。
核心零售业务的基本盘依旧稳固,收入同比增长11.4%达2506亿元,并且结构持续优化。
![]()
●图源:京东
其中,日用百货品类收入同比增长18.8%,其增速达到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显示出京东在强化用户高频消费心智方面的成功。
商超品类更是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构筑了坚实的民生消费壁垒。
在竞争尤为激烈的服装鞋帽领域,京东也找到了突破口,收入增速约为行业的8倍;
新上线的JD FASHION标识通过严格品控,正试图重塑消费者对平台服饰品类的信任。
![]()
●图源:微博@京东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服务收入的异军突起。
同比增长30.8%,创下近两年新高,服务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24.4%的历史峰值。
这表明京东正在从一家传统的“卖货”公司,加速向一家融合物流、营销、广告等服务的综合生态型企业迈进。
而最引人注目的增长极,来自于以京东外卖为代表的新业务。
![]()
●图注:刘强东送外卖
155.9亿元的收入,同比高达214%的增幅,如同一匹黑马,尽管它也是导致当期利润承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刚刚过去的京东11.11期间,入驻品质餐厅已超过200万家,TOP300餐饮品牌日均订单量较上线首月激增13倍,这些数据都印证了新业务迅猛的发展势头。
![]()
战略性亏损的深层逻辑
京东集团利润的大幅下滑,无疑是这份财报最受关注的一个点。
其54.7%的跌幅,源自于京东主动选择的战略性投入。
具体来看,营销开支从去年同期的100亿元猛增至211亿元,增幅高达110.5%,同时占收入比例从3.8%跃升至7.0%。
财报明确解释到:这主要是用于新业务的推广活动。
简单来说,刘强东正将巨额资金果断地投入到外卖等新战场,以换取未来的市场地位和用户规模,也就是用短期的利润换取长期的增长空间。
![]()
●图源:京东黑板报
这套“以投入换增长”的逻辑,是有清晰的用户基础作为支撑的。
首席执行官许冉表示,京东的年度活跃用户数在10月份已经突破7亿大关,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新成就。
![]()
●图源:京东
而用户的快速增长,与京喜自营等业务的成功又密不可分。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京喜事业部总裁祁婷曾透露,京喜自营在两年内已经积累了3.7亿用户,预计在2025年将为京东新增1.5亿新用户。
成功的核心在于抓住了“有质量保障的低价”这一用户核心诉求,并通过直连全国260多个产业带、超4万家工厂,重构了供给侧链路,实现了质价比的规模化。
今年在外卖业务高昂的骑手成本上,京东也选择了一条“重”模式的道路。
![]()
●图源:小红书@清风徐来
公司为全职外卖骑手承担所有五险一金费用,据透露每人每月平均缴纳约2000元。
若以其二季度末公布的超15万全职骑手规模来计算,仅此一项月度支出就已高达3亿元。
而这笔看似沉重的负担,在京东看来却是构建服务品质和员工忠诚度的一大护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外卖的投入已在三季度出现环比收窄,经营亏损率从二季度的106.7%改善至100.9%;
这也表明公司在扩张的同时,已经开始注重运营效率的提升和单均损益的改善。
![]()
超级供应链的价值释放
如果说新业务是京东开疆拓土的先锋,那么历经多年构筑的“超级供应链”体系,则是其最稳固的后方基地和最终的竞争壁垒。
截至三季度,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已经达到1743亿元。这笔庞大的资产正在持续产生回报:
京东物流三季度收入551亿元,同比增长24.1%,创下两年来的增速新高。
其中,一体化供应链收入增速高达45.8%,显示出其对企业客户强大的吸引力。
![]()
●图源:京东
京东供应链的“超级”之处,体现在技术驱动的效率革命上。
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狼”货到人系统可实现“秒级拣货”,在经历大促考验后已经进入全国规模化复制阶段。
“独狼”无人车、“飞狼”无人机等组成的“狼族”机器人集群,已在全球超10个国家部署。
刘强东在近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更是放出猛料,京东明年4月份将建成全球首个全无人配送站;他还表示,未来员工可能“每周只需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时”;
![]()
●图源:中国蓝新闻
这些天方夜谭般的言论,其实映射的是京东对于技术降本增效的极致追求;自2017年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累计研发投入已接近1600亿元。
目前京东的这种供应链能力正不断向外溢出,赋能更多行业。
在汽车领域,京东虽未直接下场造车,但与广汽集团、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国民好车”埃安 UT super已正式下线;
![]()
●图源:微博
京东负责用户洞察与独家销售,其背后有着超3000家京东养车门店的线下网络支撑。
在工业领域,京东工业发布行业首个供应链大模型Joy Industrial,旨在助力工业企业实现降本万亿。
要知道,供应链的进化正从“技术驱动的效率工具”转向“生态重构的价值网络”;而京东的实践,或许正是中国供应链从规模竞争迈向价值竞争的关键一跃。
![]()
京东的棋局
纵观京东这份三季度财报,营收的增与利润的减,看似是一对矛盾体,实则是同一战略的一体两面。
刘强东和京东管理层所展现出来的,是一种为了长期价值而敢于牺牲短期利润的战略定力。
在电商行业普遍陷入增长焦虑、同行们在价格内卷中疲于奔命之时,京东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也更宽阔的路:
通过持续重注超级供应链和技术研发,不断拓展着业务边界(从零售到外卖,从物流到健康,从即时配送到汽车生态)。
这2991亿元收入,不仅仅是单一季度的业绩单,更是京东生态体系协同价值开始加速释放的信号。
它表明如今的商业竞争,早已不再是单个产品或价格的比拼,而是整体生态与供应链效率的较量。
刘强东和京东,赌的是下一个十年;
当别人还在为当下的份额争斗时,京东或许已经通过底层能力的构建,拿到了通往未来的第一张船票。
这场战役还远未到终局,但京东的棋局,已然清晰。
*编排 | 黄家俊 审核 | 黄家俊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2000万品牌经理人内参!
聚焦头部与标杆,助力品牌高端化。
品牌专访微信:jiangnan254(备注:专访)
百万品牌经理人都在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