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创客公社 施润
新增1亿注册资本!南通千亿大佬新公司浮出水面,拿下“国家大基金三期”旗下超710亿元新基金“首投”。
创客公社获悉,近日,成立于2023年9月的南通晶体有限公司(简称“南通晶体”)新增工商变更信息。国家大基金三期旗下国投集新向南通晶体认缴出资1亿元,获得25%股权,南通晶体注册资本由3亿人民币增至4亿人民币。
![]()
值得注意的是,南通晶体成为国投集新今年公开完成的首个被投项目。据悉,国投集新基金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出资额710.71亿元,主要出资人是大基金三期,穿透股权后其大股东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大基金对南通的支持由来已久。江苏作为全国集成电路大省,一直是国家大基金的重点关注区域。此前,国家大基金(一期、二期)就在江苏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徐州等多地出手,投资了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盛科通信、鑫华半导体等多家集成电路知名企业。而位于南通的通富微电,则获得一、二期基金连续加持。
此次,南通晶体为何再次被大基金“相中”,而且是三期基金的“首投”?
公开资料显示,南通晶体专注于高性能合成石英材料研发与制造,也就是正是半导体光刻工艺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光掩模基板的核心原材料,在激光、半导体及精密光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
目前,全球高端市场几乎被美国康宁、德国贺利氏和日本信越等巨头垄断,国产化率不足3%,严重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可控。南通晶体正致力于通过气相沉积技术突破这一“卡脖子”难题,推动光掩模材料的国产替代进程。
此外,南通晶体的大股东也大有来头。企查查显示,中天科技集团持有南通晶体股份超60%。
中天科技集团是我国最早的海底光电缆制造商之一,也是国内光电缆品种最齐全的专业企业,2024年成为南通史上首家营收破千亿的制造业企业。其创始人薛济萍更是南通最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之一。这位50后南通人,以惊人的眼光和魄力,用33年时间带领一家砖瓦厂逆袭成为千亿级巨头。
![]()
如今,随着国家大基金三期再次将其第一枚筹码落地南通,中天科技集团悄悄孵化的“南通晶体”也终于浮出水面,正释放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信号:南通集成电路逐渐迈过“承接”、“协同”阶段,而转向创新策源地。
江海之城不再是“上海北岸的加工仓”,而是长三角集成电路棋盘里独立成势的“关键子”。

砖瓦厂逆袭千亿科技巨头
南通50后攻破又一芯片瓶颈
![]()
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
作为南通历史上首家千亿制造企业,中天科技的发展历程极具传奇色彩。
它从1992年的乡镇砖瓦厂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光电线缆行业的龙头企业,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全球光纤光缆最具竞争力企业十强,拥有80多家子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
而中天科技惊人逆袭背后,则站着一位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传奇企业家——薛济萍。
![]()
如东县河口砖瓦厂,资料图。
上世纪70年代末,如东县河口砖瓦厂亏损达数十万元,成了地方的“包袱企业”。此时,不到30岁的薛济萍临危受命,出任厂长。在他的带领下,工厂经过改良工艺,不到三年,“河口砖头”成了抢手货,工厂成功扭亏为盈。
但薛济萍深知,靠天吃饭的砖厂不是长久之计。1992年,一个关键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邮电部宣布中国通信骨干网将不再建设同轴电缆,而是直接转向光缆。
这道闪电照亮了薛济萍的转型之路。
毫不犹豫,他创办了南通中南特种电缆厂,购买国内通信行业第一条生产线,请来专家,仅用半年就研制出国内第一根直径最大的960芯带状光缆,成功打入国家通信主干网。
![]()
图源:南通史志
1998年9月28日,随着薛济萍一声令下,河口砖瓦厂那根标志性的大烟囱,在爆破声中轰然倒下。这一炸,不仅炸醒了安于现状的人,也彻底宣告了中天科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的决心。
事实证明,薛济萍对市场的预判极为准确,中天迅速步入成长的快车道。2002年,中天科技在上交所成功上市,总计募集资金为3.78亿元。2024年,中天科技营收首次突破1000亿元,成为南通首家千亿级制造企业。
多年来,薛济萍带领中天科技持续加大对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逐步攻破了多项曾被国外垄断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如2008年,中天科技建起光纤预制棒生产工厂,开发出一系列通信光纤预制棒产品,成为国内唯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分百股权的全合成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制造基地,助推了光棒制造的国产化进程。
南通晶体便是中天科技攻关芯片制造又一“卡脖子”技术的最新布局。公开资料显示,南通晶体主要从事国内高性能合成石英材料业务,在激光、半导体及精密光学有着广泛的应用。
![]()
该图片由百度AI创作,图文无关
据了解,高纯高透过合成石英材料是半导体、高功率激光及光通信等领域必需的核心基础材。因其生产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掌控,被公认为我国半导体、高功率激光及光通信领域的“卡脖子”技术。
南通晶体有限公司创建SiCl4气相沉积技术科研平台,开发间接法合成石英制备技术。该产品的研制,实现了产品生产原料、设备和技术完全自主可控,为我国激光产业的发展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南通晶体目前对外披露的信息是,通过深耕合成石英气相沉积技术,实现了合成石英材料高纯(产品金属杂质含量<10 ppb)、高透过(羟基含量<1 ppm)和高均匀(产品应力双折射<1 nm/cm和光学非均匀性<2×10-6)的性能,解决国产化自主可控问题,并推动光掩模国产化。
![]()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国家大基金的出手背后也暗藏深意。国投集新基金成立于2024年底,总出资额高达710.71亿元,背后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是大基金三期落实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
1亿元投入换来25%股权,显示出大基金对南通晶体的战略重视程度远超一般财务投资。此举不仅为南通晶体带来资金支持,更可能为其导入政策、产业资源,加速技术研发和产能落地。

从“承接者”迈向“策源地”
南通集成电路产业的跃迁密码
![]()
当国家大基金三期旗下国投集新的注资落定,南通晶体这家深耕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企业,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外界对南通集成电路产业重新认知的涟漪。
这座曾以纺织建筑闻名的江海之城,正悄然完成从“上海北岸加工仓”到“长三角关键子”的身份蜕变,在集成电路产业版图上刻下属于自己的坐标。
一、上海“外溢效应”下的原始积累
南通的集成电路故事,始于一个地理经济学上的朴素真理——与上海“同城化”的区位优势。
当上海因土地、人力成本攀升而面临产业外溢压力时,隔江相望的南通凭借“一小时经济圈”的通勤优势、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以及深厚制造业底蕴,成为承接集成电路产业转移的天然良港。
![]()
比如,崇川区便是承接上海集成电路“外溢效应”的主力之一。2023年数据显示,“三年来崇川区重点产学研合作对象超70%来自上海院校,集成电路领域近半企业高管有上海从业经历”。
这一阶段的南通,扮演着长三角产业协同中的“二传手”角色——承接上海的技术、人才与资本,消化后形成自身产业体量。
2022年,全市77家集成电路企业实现应税销售328.7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四。这是一段必不可少的原始积累期,为后来的跃升储备了产业认知、人才梯队与资本厚度。
二、从封测起步到全链布局
“得封测者得天下”——这曾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苦涩而真实的写照。在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三大主要环节中,封测是技术壁垒相对较低但产业聚合效应最强的环节。
南通的聪明之处在于,没有好高骛远地直奔先进制程,而是将封测作为撬动整个产业生态的切入点。后来,南通以封测为主体,逐步向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等领域前延后伸,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
![]()
目前,南通已集聚了通富微电、捷捷微电、帝奥微电子等上市企业,培育了北大长三角光电院、南邮南通研究院等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南通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园、装备及零部件产业园等专业化特色园区,构建了以封测为主体,向设计、制造、装备和材料等领域前延后伸的全产业链,形成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据悉,南通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已突破2000亿元。
三、长江北岸“芯”地标的启示
在沪苏通融合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南通集成电路产业精准锚定“错位协同、特色引领”的战略定位,既不盲目复制上海的综合生态,也不简单追随苏州、无锡的制造规模,而是聚焦细分赛道,打造“人无我有、不可替代”的技术长板。
![]()
过去,长三角城市群遵循“核心城市主导创新、外围城市承担制造”的线性梯度模式,而南通的实践则证明:只要找准细分赛道、激活要素禀赋、构建开放生态,后发城市完全可以跳出被动承接的宿命,成长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策源地。
当每个城市都能基于自身禀赋找到专属赛道,并在全局视野下优化资源配置时,整个城市群就能形成类似自然界的“生态雨林”——既有参天大树引领方向,也有灌木丛涵养水土,更有苔藓类生物填充缝隙。
这或许就是中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最生动注脚。
本文参考素材来源:
苏商会:《从砖瓦厂长到光通信巨头掌舵人,他做对了什么?
东方财富网:《大基金豪掷1亿抢筹!南通晶体成国产光刻材料黑马》
及创客公社往期报道等。
欢|迎|联|系
文稿相关问题反馈,请联系:zhangtianyi0510
加入城市读者群,请联系:chuangke-jun
文章转载,请后台留言或联系:chuangke-jun
重丨磅丨报丨告
江丨苏丨创丨投丨圈丨年丨度丨活丨动
丨 丨 丨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