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近日,英国卡迪夫博物馆上演了一出“鉴宝”大戏。一位眼尖的爱尔兰游客在参观时“揪出”了一名艺术界的捣乱分子,此人偷偷地在这家博物馆展出了一件人工智能生成的艺术作品。在作品被撤下之前,已有“数百人”观赏过它。
卡迪夫博物馆的一位发言人回应:“一件物品未经许可被放置在展厅的墙上。我们已接到举报,并已将该物品移除。”
这幅画作名为《空盘子》(暂译,Empty Plate),上面画了一个身穿校服的小男孩,他坐着,腋下夹着一本书,腿上放着一个空盘子。据悉这幅画作出自神秘的游击艺术家伊莱亚斯·马罗(Elias Marrow)之“手”。马罗先用历史油画的风格绘制了这幅图像的草图,然后用人工智能进行渲染并制作了印刷品。
![]()
参展的画作《空盘子》,由人工智能生成。
这件未经授权的艺术品竟然在博物馆的当代艺术展厅展出了几个小时,直到这位眼尖的参观者发现。这位游客来自爱尔兰,他说,他一开始很疑惑“为什么这么劣质的人工智能作品会挂在那里,却没有贴上人工智能的标签”。但当这位游客询问工作人员时,工作人员却说:“他们对这件作品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到货的。”
这是一场“捣蛋”闹剧吗?对马罗来说可能未必如此。他声称这次展览的目的是说明“公共机构如何决定什么值得展出,以及当体制外的事物出现在体制内时会发生什么”。马罗还补充说,他在布里斯托尔博物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进行的类似行为并未得到“批准、认可或承认”,并否认这是破坏行为。“这项工作并非旨在制造混乱,而是旨在未经许可地参与。”
据其个人网站介绍,马罗自称是一位观念艺术家。他的创作实践“质疑永恒性、作者身份以及关于意义的交易神话”。他还在声明中直言,他不创作艺术,而是“干涉艺术”。
关于这幅画作的内容,马罗也讲述了他的想法。“盘子是空的。书是合上的。他的制服上印着一个早已消失的机构的标志。”从画作中,观众看不出小男孩是在等待食物、等待惩罚,还是仅仅只是被周围人遗忘了。“接下来是一句威尔士语,翻译过来是——饥饿中,他努力学习;贫困中,他努力生存;威尔士,他称之为家。”
英国广播公司援引最近的一份报告称,有四分之一的威尔士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马罗也在他的个人网站上表示,《空盘子》“代表了2025年的威尔士”。
谈及人工智能,马罗认为在艺术作品中使用人工智能代表了“艺术工具的自然演进”,并宣称:“人工智能将长期存在。限制其能力的使用违背了我珍视的艺术信念。”马罗还提到,游客们对此反响很好,并拍了照片。
1. Artist sneaks AI-generated print into museum gallery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n4j83pde33o
2.Eagle-eyed tourist from Ireland spots sneaky AI-generated ‘masterpiece’ at renowned UK museum
https://www.sundayworld.com/news/world-news/eagle-eyed-tourist-from-ireland-spots-sneaky-ai-generated-masterpiece-at-renowned-uk-museum/a1350407593.html
编译/申璐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