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日临近,许多市民面临着季节性体重“挑战”:食欲不自觉增加,运动量减少,腰腹间的赘肉悄然堆积。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必长胖的人群,焦虑感更是与日俱增。
威海市中医院针灸三科肥胖门诊医生夏龙飞指出,肥胖背后往往隐藏着体质失衡的根源。通过中医辨证,结合穴位埋线、温阳茶饮等疗法,不仅能解决秋冬肥胖问题,更能从根本上调理体质,实现健康与体型的双赢。
![]()
秋冬肥胖困局——寒湿内停与脾胃失调
为何秋冬容易“胖从口入”?中医认为,人体在寒冷季节会本能地储存能量,导致食欲增强、活动减少,形成热量过剩。然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脾胃运化功能的减弱。
在肥胖门诊,夏龙飞发现,多数肥胖患者属于“脾虚湿盛型”或“胃火亢盛型”。脾虚者代谢缓慢,即使食量不大也容易发胖,且常伴有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而胃火旺盛者则易暴饮暴食,尤其偏爱冷饮、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肥胖女性还伴有“痰湿”或“宫寒”问题。脾肾阳虚导致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有效化湿祛寒,脂肪更容易在腰腹部堆积,形成难以消除的“小肚子”。更需警惕的是,部分人群因长期饮食不节,陷入“越虚越贪凉、越贪凉越虚”的恶性循环,进一步损伤脾胃功能,延长调理周期。
对此,夏龙飞强调,“体质调理是关键。脾虚湿盛者需温阳化湿,胃火亢盛者应当清泻内热,而宫寒者则需温肾散寒。只有调理好个体体质,才能打破秋冬肥胖的困局。”
中医减重方案——埋线与温阳茶饮
针对秋冬肥胖的特点,夏龙飞采用“标本兼治”的组合策略,以穴位埋线作为核心疗法,配合中药或茶饮进行综合调理。
“穴位埋线通常以腹部的中脘、关元、气海、大横等穴位为主,配合下肢脾胃经的足三里、梁丘、阴陵泉等穴位,共同起到健运脾胃、益气固本、抑制食欲、祛湿等作用。”夏龙飞介绍。
对于宫寒型肥胖,夏龙飞还会加用关元等温补穴位,并配合温肾散寒的中药;针对颈部的“富贵包”,则直接在“富贵包”上埋线,通经活血,消散瘀结。
与传统针灸相比,穴位埋线的优势在于持续性与便利性。持续刺激相关穴位,仅需10天治疗一次,便于患者坚持。部分腹型肥胖者通过一次穴位埋线,腰围就能减少5~6厘米。“穴位埋线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通常,气虚、脾虚人群改善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体质调理空间更大。”夏龙飞说。
此外,中药代茶饮作为日常调养的辅助手段,在秋冬季节发挥着独特作用。这些茶饮不仅能调和脾胃,还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嘴馋”的习惯,从源头控制食欲。夏龙飞建议,市民可在家自制温阳化湿茶,选用陈皮(理气健脾)、茯苓(渗湿宁心)、薏米(利水消肿)等中药,简单冲泡即可饮用。
来源:威海市中医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