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暖阳和煦。近日,成都市锦江区大观小学校成功举办2025年“阳光校园”体育美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教学研讨活动,以“让每个孩子成为主角”为核心理念,集中展示学校体美教育改革成果,搭建起校际交流、共谋发展的专业平台。
![]()
活动伊始,“十四五”国家级课题组秘书长王建发表致辞。他立足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局,明确“以体育人、以美润心”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
全体与会者共同观看了大观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视频,张思颖老师从项目设计理念、内容结构、组织实施等方面,详细阐释了该校以“跳绳、田径、排球、足球、篮球、绳梯+栏架”六大项目为载体,构建的1—6年级序列化、个性化体育大课间活动体系,实现了不同学段学生运动需求的精准覆盖。
![]()
在主题报告环节,大观小学校长王纯育围绕“让每个孩子成为主角”展开分享,从为什么要让每个孩子成为主角、如何理解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主角、怎样成为主角、大观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效果呈现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学校的体美教育探索。他强调,“主角”不是少数特长生的标签,而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学校通过分层设计、项目轮换、运动手环监控,让不同基础、不同兴趣的学生都能在运动中收获成就感,建立自信心,使科学锻炼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校园日常。
![]()
体育教学说课环节亮点纷呈,展现了体美融合与学科渗透的多元可能。张思颖老师带来了体育与特殊教育融合课例《篮球运球与游戏》,以“瓜农的一天”为叙事主线,将原地运球、高低运球、行进运球、接力赛等技能训练与翻土-采摘-运输-丰收的情境巧妙结合,充分体现“尊重差异、融合共生”的教育理念;课题组崔博闻老师则带来《耐久跑——认识我的家乡-怀柔》,以“怀柔研学”为线索,将技能学习与家乡文化、德育教育结合,用“分组打卡”替代枯燥跑圈,让耐久跑练习有趣味、有目标,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
在校园特色文化参观环节中,大观小学德育处主任洪强带领大家走进种植园与种子博物馆,生动讲解每一处设计背后的教育意义。他们仔细地聆听讲解,仔细地观察种子的形态和有关种子的介绍。活动最后,大家移步足球场,实地观摩了大观小学足球队的日常训练。训练内容既有扎实的基本功练习,也有充满对抗性和互动性的实战环节,充分展现了该校足球训练的系统性和专业度。
“此次研讨活动既是对我校体育美育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一次与各位同行深入交流、共谋发展的重要契机。”王纯育表示,未来,大观小学将继续秉持“让每个孩子成为主角”的教育理念,在体育美育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图/文 成都市锦江区大观小学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