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曾经抢破头的“复式楼”,现在却成了鸡肋?住过的人说出来真相…

0
分享至



前几年楼市火的时候,有一种房子特别畅销,二手市场挂牌稀缺,新房一上线几乎是抢购。

它就是——复式楼,也就是常说的“跃层”。

那时候谁要买了一套复式楼,几乎是有钱人的象征,不少人甚至找关系?托人情,就是为了能够抢到一套这样的房子。

只是没想到的是,前两年,楼市还没有进入调整周期,曾经炙手可热的复式楼就突然之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

很多住过的人无奈感叹:“幸福在想象里,痛苦在生活里。”为什么会这样呢?



01.曾经的复式,确实让人心动

一开始,复式楼刚推出的时候,简直就是楼市“顶流”!人们争相选择这种住宅,也不是没有理由,确实它在当时的购房者眼里,优点多多:



① 向高度要空间,花一套的钱,相当于住两套房

比如,50㎡的复式,通过设计就能“变”出75㎡的空间,瞬间让小家庭有了“楼上楼下”的仪式感。

而且这种设计给人一种“花一套的钱,住两套房”的感觉,那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买复式楼更划算,认为:“这才是一步到位的理想之家!”

② 动静分区,互不干扰:

复式楼可以做到楼下社交、楼上私密,父母休息和孩子玩耍可以各得其乐。

哪怕是两代或者三代同堂,在一个屋檐下也能做到井井有条。



③ 功能更齐全:

复式楼多出来的房间、双卫生间设计,早高峰不用抢厕所,隐私感也更强,相比平层住宅设计,居住舒适性也更强。

02.住久了,才知道满肚子委屈

一开始买复式楼,都是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住一段时间,才知道满肚子委屈:

① 房子看着大,住起来压抑

复式楼看起来面积比较大,实际上,光楼梯就占了不少的空间,这样一来,每个房间的空间都比较窄,层高也跟着受限,导致屋子里的空气流通不顺畅,有些楼上房间甚至白天都得开灯才能照明:“住这样的房子,实在太压抑了。”



② 装修费,能掏空一个钱包

很多人之所以会选择复试楼,只因为觉得复式楼相当于买一套,住2套房,特别的划算。

我等到真正买入之后才发现,复式楼的装修费用足以掏空一个口袋。150㎡的复式,随便装修就是五六十万,这哪里是省钱,简直就是“吞金兽”。



③ 隔音差,生活没隐私

复式楼楼上和楼下确实隐私性更强,但实际上,隔音是个大问题。

只要你坐在楼下看电视,楼上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而楼上走路,楼下也能听到“咚咚”声。

更别提外墙隔音差,邻居家的一点点动静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住着真是烦人。



④ 生活成本高得离谱

尤其是公寓式复式:水电是商业标准,不仅贵的离谱,而且,公寓一般都是禁止明火的,这样一来,平时要在家煮个饭,就只能用电磁炉,再不然就只能点外卖了,每月开销蹭蹭的上涨。

再者,很多公寓复式楼产权只有40/50年,甚至有的连房产证都没有,根本就落不了户,更别说解决孩子读公立学校的问题了。



⑥ 想卖?难!

如今,二手房市场挂牌量已经突破730万套,现在的市场,别说说是公寓楼了,就连一些核心区域的精装房都出现了降价无人问津的情况,更别说需求有限的复式。

不少人直言:“卖就亏,还不如干脆自己硬撑着住。”



03.从“抢破头”到“无人问津”,复式楼何故于此?

复式楼之所以会陷入这种窘境,核心就一句话:当年的红火是“噱头”,而不是“刚需”。

在真实生活里,复式并不能解决核心痛点:居住舒适、实用、省心。反而让人陷入更多琐碎麻烦里。

现在的购房者越来越聪明,也越来越务实了:

他们更看重的是好住+好卖+舒适省心,而不是“面子空间”、“噱头户型”。



说白了,现在大家都要为一日三餐奔波,谁还有闲情雅致去体验楼上楼下的折腾?两室一厅,三室两厅,实用才是硬道理。

最后问你一句,你觉得复式楼如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戾气越来越重了!

戾气越来越重了!

深度报
2025-11-13 23:06:32
被告律师称另有隐情:郭某或遭自己人误伤丧命,网友笑喷

被告律师称另有隐情:郭某或遭自己人误伤丧命,网友笑喷

热点菌本君
2025-11-14 14:04:47
浙江游泳再输接力,被河北队反超夺冠,全运女子游泳一金未入

浙江游泳再输接力,被河北队反超夺冠,全运女子游泳一金未入

体娱一家亲
2025-11-14 21:25:37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虽败犹荣!河南女排0-3江苏,朱婷双拳难敌四手,吴梦洁强攻发威

骑马寺的少年
2025-11-14 20:49:43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时隔44天,苏州迎“新帅”!曾任职国家部委及四川、山东两省

时隔44天,苏州迎“新帅”!曾任职国家部委及四川、山东两省

创客公社-江苏第一创投媒体
2025-11-15 05:04:33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连小红书都想给这届年轻人找个班上?

道总有理
2025-11-13 09:55:09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美智库:俄军实控波城46%,八国发表联合声明支持乌克兰

史政先锋
2025-11-14 17:58:49
老燕子暗地入股了园区诈骗

老燕子暗地入股了园区诈骗

毒舌扒姨太
2025-11-14 22:58:26
中方忍耐3天,终于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若派兵台海,结局只有一个

中方忍耐3天,终于召见日本大使,高市若派兵台海,结局只有一个

虎哥闲聊
2025-11-14 15:46:27
最低0℃!湖南要下雪了!

最低0℃!湖南要下雪了!

鲁中晨报
2025-11-14 16:15:05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猛降14℃,中雪、大雪,即将抵达湖北

鲁中晨报
2025-11-14 15:51:08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32金,拉大和广东差距,浙江反超江苏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32金,拉大和广东差距,浙江反超江苏

老吴说体育
2025-11-15 00:55:18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小米YU7拿“最佳结构奖”被嘲,网友辣评:不如颁“最佳抄袭奖”

热点菌本君
2025-11-13 20:53:25
神舟飞船外层防热玻璃被撞裂! 俄罗斯联盟飞船的教训: 中国非常理智

神舟飞船外层防热玻璃被撞裂! 俄罗斯联盟飞船的教训: 中国非常理智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15 03:27:38
难以置信:刘道玉的几件奇葩事!

难以置信:刘道玉的几件奇葩事!

仕道
2025-11-14 09:07:07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3300亿瓦特!超上海纽约东京迪拜电量总和!美国核聚变又有突破?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13 21:41:00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中国首次提“侵略”2字,高市早苗甩出妙计:把日本的帮手全找来

潮鹿逐梦
2025-11-14 09:37:23
家庭存款分为10大等级,70%无法跨越四层,你在哪一层?

家庭存款分为10大等级,70%无法跨越四层,你在哪一层?

小陆搞笑日常
2025-11-15 04:49:29
美媒:库里和安德玛的分手费高达2.55亿美元,比预估多了9500万

美媒:库里和安德玛的分手费高达2.55亿美元,比预估多了9500万

懂球帝
2025-11-14 10:07:13
2025-11-15 07:16:49
巢客HOME
巢客HOME
只写最接地气的干货!
3850文章数 21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旅游要闻

文旅消费转型!景区不收割,真诚才是必杀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