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0
分享至





文 |山无言

本文为深度观点解读,仅供交流学习

在天上待了9天多的航天员要回来了!

11月14日,中国载人航天又迎来一次罕见的“计划外操作”。陈冬、张陆、叶光富三人将乘坐神舟21号返回舱返回地球,但这次交接却留了个“悬念”:神舟22号将择机采用无人模式发射。

这不是常规流程,而是中国空间站30年运营里头一回因太空碎片撞击导致返航推迟,甚至连发射节奏都被打乱。



那么,问题来了,太空事故背后,咱中国航天体系“应急能力”到底有多强?神舟22号“无人发射”到底是啥操作?

事故发生,应急方案的设计原因

事情要从11月3日说起。神舟20号返回舱舷窗被一块毫米级太空碎片撞出裂纹。

别看碎片只有芝麻大小,但在轨道上的速度可是7-10公里/秒,比步枪子弹快十倍。这样的撞击,相当于一颗小型子弹直击舷窗



裂纹本身并不大,但问题的“致命点”在于热防护层。返回地球时,舱体表面温度能飙到上千摄氏度,哪怕是一个极小的缺口,都可能让高温气流灌进舱内,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这也是神舟20号“不再满足载人返回条件”的根本原因。

这次事故,也是中国载人航天30年来,首度因碎片撞击推迟返回任务。也让大家直观感受到,太空垃圾已经威胁到在轨安全。



目前,近地轨道上飘着几亿块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厘米级的就能打穿舱体,毫米级的也能造成不小的麻烦。

这次应急方案最终敲定为:神舟21号先接回三名航天员,神舟22号无人发射补位,神舟20号留轨转为实验平台。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直接让神舟22号载人?

这就得说说中国空间站的底层安全设计。自神舟12号开始,“双船常驻”原则成为空间站标配



在6人驻留时,必须有两艘飞船能随时带人撤离。即便神舟20号受损,但在神舟22号抵达前,它依然是最后的应急手段

而神舟21号刚发射不久,热防护和系统状态都在最佳状态,优先让航天员乘坐新船回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神舟20号虽然不能载人,但技术状态还能维持一段时间,刚好可以过渡到神舟22号到岗。



神舟22号无人发射,事故的排除过程

神舟22号这次将以无人模式升空,任务很明确:顶替神舟21号的停靠位,成为新的应急返回飞船。半年后,下一批航天员再用它返回地球。

这不是在临时抱佛脚,而是咱中国航天早已常态化的应急机制。神舟22号早在神舟21号发射时就完成了总装测试和待命准备。火箭燃料加注、状态检查都已在流程内,具备8-12天内快速发射能力。



这套“一船发射、一船待命”的机制,确保了即便有突发情况,也能在10天内补位。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高效和稳妥的方案。

当时事故发生后,中国空间站立即启动了三级响应。地面和空间站协同作战,用上了“机械臂+摄像头+舱内传感器”的全套装备。

流程大概是:空间站机械臂伸展开10米,对着返回舱舷窗仔细拍照扫描。舱外6路摄像头360度无死角巡查。



舱内则24小时检测气压、温度有没有异常变化。天地联合诊断矩阵,72小时内就把损伤部位、裂纹走向、气密性变化都搞得一清二楚。

不过,决策难点在于:不能直接弃用神舟20号。空间站在轨有6名航天员,按规定必须保证两艘飞船能随时撤离(每艘限载3人),不能先让神舟20号返回再发射新飞船,否则一旦有事,6个人没法分两批安全撤离。这就是“不能先弃用20号”的核心原因。



神舟20号的后续,中美应急体系对比

虽然神舟20号失去了载人返回资格,但并不是直接报废。相反,它的剩余寿命和平台空间被充分利用起来。

神舟20号原定的带电胶体结晶、空间材料科学等实验继续推进。比如前不久刚完成的3100摄氏度钨合金加热实验,数据分析和后续实验还要靠神舟20号平台。



更关键的是,这次碎片撞击本身成了太空实验的“活教材”。科研人员可以在神舟20号上加装了故障监测设备,实时记录裂纹发展、结构变化,为今后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迭代提供第一手数据

等实验任务结束后,神舟20号可能计划无人返回,带回蛋白晶体样本和损伤数据。地面团队将深度拆解分析裂纹扩展轨迹、撞击过程,这些成果将直接指导下一代舷窗材料升级。

这次事件还让大家对中美天空应急体系有了直观的对比。



中国的做法是“备份飞船常态化部署”,每次发射都留一艘随时待命。神舟22号这次能在10天内实现无人补位,靠的就是流程和资源的长期准备。

而美国这边,去年波音“星际线”飞船出故障,航天员直接被困空间站9个月,最后靠SpaceX龙飞船才返回地球。原因就是没有现成的备用飞船,临时调配周期极长。

咱中国的应急体系,有三大支撑:一是技术,机械臂、舱内外监测设备形成立体检测网络;二是流程,预案细致到“诊断、转移、发射、处置”全链条,无需临时决策;三是资源,飞船火箭生产线随时保持备份能力,确保应急发射的物资随时拉得出来。



咱中国成熟的航天体系,给我们的启示

神舟22号这次的无人发射,背后绝不是被动补锅,而是主动掌控风险。

从碎片撞击后的72小时排查,到10天内快速启动备用飞船,再到受损飞船转为科研平台,每一步都展现了中国航天体系“风险可控、资源可化、能力可验”的硬实力。

这套体系的成熟,不仅体现在应急反应速度,更体现在对资源的极致利用。哪怕是出了事故的飞船,也能化身“太空实验室”,为后续技术升级添砖加瓦。



这次事故也为中国空间站后续安全升级敲响了警钟,未来有几个方向值得关注。

比如,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将继续迭代,比如增加激光清除系统、加厚关键部位装甲;还有,飞船舷窗材料会迎来新一轮抗冲击优化,让毫米级碎片的威胁降到最低;“无人应急飞船”模式可能常态化,为长期载人驻留提供更安全的兜底方案。

可以说,每一次危机,都是体系升级的机会。中国航天的这套“闭环式安全体系”,让我们有信心应对未来更多不确定性。



这场因太空碎片引发的“神舟计划变动”,不只是一次偶然事故,更是中国航天体制、流程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考验。

从事故发现、快速排查、科学决策、资源调度,到把故障飞船变科研平台,每一步都证明了咱中国航天“体系成熟、底气十足”。未来,随着在轨时间拉长,空间站规模扩大,咱中国的这套应急体系还会不断升级。

你怎么看待这个计划?是好还是坏?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神舟二十号为什么被撞了?权威解读
2025-11-06 16:53·光明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甲流杀疯了!中年扛5天丢命,医生喊停3种饭,做好2件事能救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07:03:47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解放军开炮三天,军舰现身钓鱼岛,日方紧急降温:高市“在反思”

通文知史
2025-11-18 01:00:03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调查|流量风口下野蛮生长的荒野求生:有人提前数月找荒山“实习”,有选手烫伤数天无人知晓

极目新闻
2025-11-18 17:38:31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54岁杨钰莹近况曝光:定居深圳,每天打理菜园子,生活平淡

小徐讲八卦
2025-11-17 07:29:28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宁波医院院长被死亡女婴家属围堵,现场回应耐人寻味!舆论两边倒

爱写的樱桃
2025-11-18 19:17:04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机器人集结交付画面被质疑视频造假?优必选回应:系实拍

南方都市报
2025-11-18 19:18:07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东部战区重磅发布!

新京报
2025-11-18 16:23:55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女大学生举报社区书记被关精神病院8年?当地:要处理,等通报

追月数星
2025-11-18 19:08:00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中日谈判完毕,日本官员灰溜溜离场,高市危机升级!美国撤导弹!

时时有聊
2025-11-18 21:01:34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解放军说出日本最悲惨的下场,中国不介意把日本变成主战场

孔孔说体育
2025-11-17 10:39:24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深夜突发!全线大跌!

证券时报
2025-11-19 00:15:09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日本外务省官员离开中国外交部

财联社
2025-11-18 14:34:09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省会城市政府主要领导密集调整

鲁中晨报
2025-11-18 22:35:05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墙壁上还有女儿的血迹!受害者妈妈痛哭:怎能不恨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01:47:03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城里没工打,村里无地种,冬已至,但真正的寒冬还未来临……

村里的月光
2025-11-18 14:38:14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教授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极目新闻
2025-11-18 09:42:29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东京餐厅厕所内樱花妹与黑人男友“15分钟激战”,老板怒挂全网后结局亮了...

今日日本
2025-11-18 14:16:22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超市被偷到倒闭,女老板起诉合伙人案二审因法官为同一人延期,提交的审计材料也被弄丢

大风新闻
2025-11-18 11:34:09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谁给张碧晨出的馊主意?这么有想象力衣服,太天马行空了!

小椰的奶奶
2025-11-19 00:42:03
2025-11-19 03:00:49
议纪史 incentive-icons
议纪史
分享地理知识带你了解世界地理
5563文章数 6777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头条要闻

27岁女孩家门口遇害 妈妈痛哭:墙上还有女儿血迹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留学降温“AI化留学”泛滥海归人设崩塌?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手机要闻

麒麟9030细节大揭秘:1+4+4满血规格,能否借此重振雄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