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是两个社会学的词,也是两个哲学的词,当然也涉及政治经济学。如今,集体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主要依靠集体盛行并发展起来。例如,氏族就是集体的产物,家庭也是集体的产物。从家庭,到家族,再到氏族,进而至国家,就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集体主义文化。而且,中国文化本身就具有集体主义的特质,而个体主义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并不突出,却在西方社会较为盛行。特别是近年来,以哈耶克等为代表的学者强调个人自由,主张个人应当受到尊重,由此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因此,我的研究问题就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评论哈耶克观点的基础上,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个体主义为何会盛行?第二,历史上为何强调集体主义?第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否真的水火不容?第四,应当如何看待集体主义、社会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关系?第五,提出几点结论与建议。
![]()
一、个人主义为什么会盛行?
个人主义这个词是从六七十年代逐渐流行起来的。随着苏联垮台,集体主义被摒弃,个人主义则开始盛行。在七十年代,个人主义的代表人物哈耶克提出,个人主义是人类最好的制度,认为它能尊重幸福、人权和个体。哈耶克是个人主义的重要推崇者。自他的理论在五六十年代出现,到七十年代个人主义达到高潮,这一时期涌现出一系列具有个人主义倾向的思潮,比如女权主义,以及对个人权利的强调。
到了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似乎进一步证明个人主义的成功。近年来,在阿根廷等地推行哈耶克的个人主义思想,取消政府管制,缩减政府部门,强调尊重个人。个人主义的流行无疑与私有制有很大关系,因为私有制的核心正是以尊重个体为代表。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目前是个人主义占主导的社会,毕竟尊重个体是每个人的意愿。可想而知,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只要个人受到尊重,谁都没有反对的理由。所以,个人主义不仅盛行,而且已成为社会主流。
但我们也确实看到,随着个人主义盛行,男女关系中女性地位上升,女权主义崛起;同时,个人主义的盛行也催生了LGBT等现象,各类变性、同性恋在个人主义时代广泛出现。这就是当前个人主义的基本状况。
![]()
二、为什么集体主义在历史上比较盛行?
我们前面谈到了个人主义,也谈到个人主义在当下的流行。但在历史上,集体主义也曾流行。正如我前面提到的,人类最初出现的是母系氏族,女性通过走婚生育孩子。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不把男性凝聚到家庭中,依靠男性的劳动来养活母子,女性很难生存下去。因此,从生存的角度出发,家庭出现了;同样出于生存的需要,家族也逐渐形成。随后,从部落对立的角度,进一步发展出氏族部落,并慢慢形成了所谓的国家。
由于从家庭到家族,从家族到部落再到国家,集体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历史证明了集体的作用。因为“集体”“集团”“集中”这些词,本身都含有力量聚集的含义。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集体主义是非常盛行的,而且中国文化本身也在诠释集体主义。集体主义的表现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集体主义的核心思想。中国从周朝开始就确立了集体主义的文化体制,从而形成了这一文化主流,并延续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
正因为有集体主义,这个民族才能繁衍至今,因为它能够抵御外敌入侵,甚至能够组织力量开疆拓土,这些都是集体主义力量的体现。因此我们说,集体主义是力量的体现,是一种整体价值观的反映,也是历史的产物。即便在今天,集体主义的影子依然存在,比如东南亚的东盟、欧洲的欧盟,都是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这就是我们对集体主义的理解。
三、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目前西方世界崇尚个人主义,认为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它强调对个体权利的尊重,强调自由,也强调个人的尊严。
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比较盛行,并且有一种越来越被强调的倾向。这其中包括国家日益强大,要求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整体,这一思路正是集体主义的灵魂。从当今世界的走势来看,凡是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其经济实力往往不强;而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经济实力则相对较强。但集体主义背后也存在一个备受诟病的大问题,就是容易演变为独断专行,甚至可能被利用来满足个人私欲,这也是历史上对集体主义批评的主要焦点。
与此同时,个人主义由于尊重个体、强调尊严与个人幸福感,因此在现代社会较为流行。人们也普遍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普世价值观。但我个人认为,集体主义从集中力量的角度来看是正确的。欧盟的出现就是集体主义的产物,如今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也是集体主义的表现。我最近提出一个观点:未来人类将会面临国际税收、国际伦理和国际管理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种新型的联合国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特征。这意味着集体主义将以新的形式出现。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尊严、个人自由、个人财富,并尊重私有制,这本身是正确的。然而,过分强调个人权利会导致与集体主义形成对立。欧洲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土地大多分配给个人,很多预算也分给个人,结果连建一个公共厕所都很难,因为大家难以形成共识。在欧洲,反对一件事很容易,只要有一个人反对就行;但要通过一件事却非常困难。美国出现的财政预算审批僵局、政府停摆问题,正是个人主义盛行、对集体主义否定的表现。从这个角度看,集体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解决整体性问题,其核心思想是牺牲个人成就集体;而个人主义尊重个体、私有财产和个人幸福,能够提升个人的福祉。个人主义可以带来更多获得感,但在面对外敌入侵、共同抵御自然灾害或国际竞争时,集体主义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
实际上,这里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中庸思想。中庸之道提出,在处理重大困难时需要强调集体主义精神,而在局部范围内则应强调个体。因此,问题不在于集体主义重要还是个人主义重要,而是在什么情况下应强调集体主义,在什么情况下应强调个人主义。关键是要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最有效地平衡起来,把握各自的边界:在需要个人利益的领域尊重个体,强调私有制和财富;在需要集体观念、共同御敌、办大事的方面,则要依靠集体力量。
西方发明了一种机制叫投票机制。投票机制以个体为核心,通过共同参与形成集体决策。投票的本质是让每个人都发言,但最终以多数决定——这其实是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也就是多数说了算。但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多数是否可能剥夺少数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在更大集体和更小个体之间,更大集体的利益得到尊重的现实局面。
因此,我们既要强调在做事过程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要注重在利益分配和幸福感中的个人主义精神。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寻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最佳平衡,以结果为导向作为评价标准,使集体与个人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才是我们最终探讨的结论:没有绝对的集体主义,也没有绝对的个人主义,关键是要有效协调二者的关系,从而让集体与个人实现和谐。
四、未来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将如何发展?
我们现在比较盛行哈耶克的个人主义,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一直强调集体主义?西方在早期经历过集体主义和国家体制,也经历过集权和大规模集体化,后来逐渐意识到个人利益需要得到保护,私有财产应当受到尊重。也就是说,只有当个体在局部范围内得到充分尊重,集体才能拥有稳固的基础。将集体与个体在不同层面有效结合起来,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因此,总体来看,我个人认为,未来社会应当在局部充分尊重个人利益和个人权利,在整体上则要强调集体主义,有效划分集体与个体的边界,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也就是说,需要大家共同参与决策的领域,可以通过投票机制实现集体意志;而在应当发挥个体能力的方面,则要充分尊重个体。这才是我们所看到的未来发展方向。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集体与个体的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人类最初是从个体状态出现的,形成了母系氏族,随后集体主义逐渐发展出家庭、家族、氏族乃至国家。可以说,人类正是依靠集体主义繁衍至今,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第二,随着社会繁荣、科技进步和效率提升,个体价值开始受到重视,对个体的尊重反而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因此哈耶克的理论得以出现。这说明,集体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妨碍个体利益,于是社会就需要转向,通过个体与集团结合实现平衡。未来,集体与个人应当达到平衡,真正实现发挥各自的作用。
我们为此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首先要尊重个体利益,保障个体的自由得到实现,这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没有个体的幸福,集体主义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二,我们要明确在哪些场合应当尊重集体,使集体的力量得到有效发挥,实现个体与集体的最佳融合。
集体主义是从历史中走来的,个体主义则体现了当下对人的尊重;未来的发展要依靠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平衡——个人主义能够提升幸福感,集体主义则带来战胜外敌的力量。这是我的基本结论。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