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大学承认馆藏466具琉球人遗骨,而古DNA已证实琉球人有山东祖源,“日琉同祖论”被戳破
我第一次留意到这件事,是在京都大学一段简短的通告后面,几行字冷冰冰地写着“466具”,像把沉睡许久的门悄悄打开
![]()
更扎心的是,多位研究者翻检校史材料提到,早期主导遗骨研究的京都帝国大学人类学者清野谦次,被视为731部队创始人石井四郎的导师之一,这条线索让“学术资源”几个字显得格外刺眼
说白了,这不是普通的馆藏数字,它牵着一段被掩埋的殖民史和一群人尚未安息的祖先
把时间拨回去,能更清楚地理解今天的争议
琉球群岛,是东亚西南的一串岛链,如今的冲绳县
很久以前它并不是一个整体,直到明代才真正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长期接受中原王朝册封,自称“小中华”,王室赐姓尚,民间常见林、郑、陈、毛、蔡等姓,这份来往与认同在档案里写得明明白白
![]()
换句话说,琉球与中国的渊源,不只是一张地图上的邻近
然后是急转直下的十九世纪
1879年,日本废琉球国置冲绳县,彻底切断与清朝的朝贡关系,吞并从法律到风俗的全部生活
此前清廷曾试图请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调停,提出“三分方案”,中部归琉球,南部归中国,北部归日本,这个折中末了被日本拒绝
站在今天看,那场调停的失败,也像一块未愈的旧伤
吞并之后,另一件事悄悄发生
据多位知情者反映,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日本各地人类学团队四处盗挖琉球人遗骨,连王室“百按司墓”也不放过,企图用标本和测量去支撑“日琉同祖论”
![]()
说白了,这是一套把生人变成“证据”的手法,把不同的历史,硬拧成同一祖源的故事
真正的转折出现在科学上
2025年2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团队联合山东大学等单位,在《自然—通讯》发表古基因组研究
团队在山东11处遗址提取85份古人基因,时间横跨距今6000至1500年,并与日本群岛古今人群比对,结果指向一个关键结论:宫古岛历史时期人群可建模为龙山文化时期山东人群与绳文人群的混合
换句话说,这不是想象出来的“祖源”,是写在基因里的迁徙史
研究上还指出,北方沿海人群对宫古岛的遗传输入发生在距今约1500年前,同时有研究报告显示至少在距今2800年后已出现这种混合,这两条证据把时序锁得更紧
科学敲下锤子后,叙事开始松动
![]()
“日琉同祖论”被古DNA推翻,日本殖民时期盗挖遗骨的劣行因此公之于众,这不是学术争鸣,是对基本人权和亡者尊严的提醒
更扎心的是,至今琉球民众仍在走法律途径,试图把祖先迎回家
截至2025年11月12日,多位琉球乡亲反映,这些遗骨仍被相关院校当作“学术资源”留存,未能入土为安
我能理解那种心情,就像客厅柜顶放着祖父的相框,几十年没有一盏安稳的灯
这件事并非只在实验室里“有数据”,它在联合国会场也起波澜
2025年10月,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大会第三委员会辩论时指出,日本对冲绳人等原住民存在偏见与歧视,随后日媒如《产经新闻》接连发文,指责“煽动分裂”,要求撤回
![]()
换句话说,学术与话语场开始交叠,冲绳不只是地方问题,它牵着的是身份、权利和谁来讲故事
生活层面更直观
琉球群岛只占日本国土的0.6%,却承载约70%的驻日美军基地
从训练噪声到案件冲突,抗议年年在街头响,民众的诉求在中央层面多次被冷处理,联合国相关机构也几次要求日本消除对琉球人的歧视,却都未见根本改观
我在那霸街头曾听一位卖章鱼烧的老板低声说,孩子晚上被军机吓得醒来,“还是老家安静”
说白了,琉球人的日常,被轰鸣和管制切割成碎片
把视野拉宽,历史里的对比更有说服力
![]()
德国在殖民纳米比亚时期也曾带走当地原住民遗骨,压在博物馆的柜子里
经过多年谈判,德国分别在2011年、2014年、2018年把遗骨归还纳米比亚,连重要人物的圣经和鞭子也一并返还,这是一种承认错误并修复关系的选择
而美国米勒案则提醒另一面
当非法收集、跨境偷运把遗骨散落到私人仓库里,溯源一旦断掉,回家的路就更长——直到2015年米勒去世,大量遗骨仍难以归位
有时我会把“琉球”和“琉璃”放在一起想
在中国北方的淄博博山,琉璃的火光已燃了三千年,中国最早的古琉璃窑炉遗址就在那片山谷,手艺人到今天还会用旧法配色、以新火试温
这不是为了玩文字的巧合,而是提醒自己,工艺和人群的流动,常常比政治边界更长久
![]()
当古DNA指向山东祖源时,我想到的是海风、船帆和一代代手艺、作物、思想的漂移
法理层面也有必须正视的框架
依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战后领土限定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同盟国规定的小岛,琉球不在其列;
1971年美日私签“归还冲绳协定”只是施政权移交,并非主权转移,中国并不承认该协定
这意味着,今天关于遗骨与尊严的讨论,背后还有主权与国际法的阴影
换句话说,谁来承担归还与道歉,不只是校园的决定
我更在意普通人的感受
![]()
不少冲绳年轻人强调自己首先是“琉球人”,他们珍视语言、祭祀、家谱和那些旧歌,这份坚持不是为了对立,而是为了不被同化抹平
无论政治边界怎么画
祖先的骨灰该回家,这是最朴素的共识
而对校园和研究机构来说,学术的第一条也该是尊重与透明
这次京都大学公开遗骨数量,是一个必要但不充分的开始
下一步该做的其实并不复杂:公开来源与采集过程,建立与琉球社区的联合委员会,制定时间表与路径,把遗骨归还、举行合乎传统的安灵仪式,并对“日琉同祖论”的历史话语进行学术层面的纠错
有业内人士提到,这样的流程在德国等案例中已被验证
![]()
说白了
承认、归还、修复,是走出历史阴影的三步
古DNA给了我们证据,历史给了我们坐标,琉球人的当下则给了我们迫切的理由
我希望下一次看到“466”,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份完成归还的报告和一张安静的墓园照片
更重要的是
把人当人,把亡者当亡者,这是任何社会的底线
至于故事会怎么继续,还是留给时间,也留给每一个愿意把门打开的人
![]()
而京都大学与冲绳县、相关社区能否坐到一张桌子上,可能是决定这段历史何时落笔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