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茶凉”四个字,退休那天才尝到真正的温度。
![]()
前一天还在群里秒回“收到”,第二天发张夕阳照,连个表情包都捞不到。
![]()
别怀疑,不是手机坏了,是规则生效了——社科院刚测出来,离岗36个月,前同事点赞率直掉九成,比血压降得还快。
有人不死心,把群昵称改成“前××副总”,结果系统提示“该群已被解散”。
这才明白,职场社交原来自带保质期,2.7年,比酸奶还短。
想续杯?
得先换杯子。
可另一头,微信家庭群天天99+。
老头老太以前连发语音都手抖,现在为了抢孙子的表情包,凌晨两点还在更新系统。
腾讯扒了数据,说五十岁以上人群,半年不跟好友说话的比例高达62%,可家庭群消息反增四成——全是“小宝今天会爬了”。
茶凉得快,糖水也上得猛。
于是出现一种新型“爷奶特种兵”:
周一研究露营推车,周三下单折叠灶,周五直接杀去郊区,把娃往草地一扔,拍照发圈,点赞瞬间破百。
京东说,去年老年人买帐篷的钱翻了两倍,评论区清一色“带孙子野营,比开年会还带劲”。
职场失声的失落,被娃的一声“爷爷”秒回血。
也有人不抢娃,改抢“人生整理师”。
北京上海冒出冷门新职业,专帮退休老头老太删微信、退群、整理通讯录,顺便教你怎么在抖音@老姐妹。
预约单已经排到明年三月,比三甲医院体检还难抢。
![]()
说白了,就是帮你亲手给旧关系盖白布,再递上新的戏服。
最狠的一招,是提前“社交资产转型”。
还在打卡上班时,就偷偷攒几个“非同事”身份:社区合唱团C位、徒步队会计、老年大学摄影课代表。
退休证一盖钢印,这些身份立刻转正,谁还在乎前同事已读不回?
心理学界给这招起了个学术名,叫“季候性迁移”,听着玄乎,其实就是候鸟那套——天气凉了,换棵树栖息。
当然,也有人选择不迁移。
隔壁楼的老周,退休后把同事全拉黑,每天固定行程:早市、公园、回家蒸蛋。
有人替他惋惜,他倒反问:“以前天天陪笑,现在笑自己,划算。
日本管这叫“终活准备”,提前练习一个人,把孤独先排练顺,真上场就不慌。
听着丧气,细想却踏实:茶凉就凉,反正胃不好,本来也不能喝烫的。
所以,别再追问“他们怎么不理我”。
职场散场灯已熄,观众自然起身。
真正该操心的,是下一幕演什么——带孙子露营、跟老姐妹拍短视频、甚至学老周一个人蒸蛋,都行。
只要记得:戏杀青,人还在,舞台不过换了个布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