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东舰飞行员还在用77式手枪!是不是太落后了?美军用什么?
网上这两天又有人贴了几张图,说山东舰舰载机飞行员腰上挂的还是77式手枪,评论里一堆问号冒出来,时间都到2025了还用老型号吗,拿着图就下定论有点快,我得把话摊开说一说。
飞行员随身那把手枪,主要是个带着走的装具,海上飞行占大头,跳伞落海是常见情况,冷不冷,救不救得到身边,这是最先遇到的事,手枪能派上的场合很窄,陆地敌后那种画面对比度高,出现率低,天天训练出海,编队联动,飞行服穿着厚重,座椅弹射有流程,身上东西越轻越好,贴身不碍事更重要,火力不火力放到后面。
77式这把枪老,不避讳,年代背景摆在那儿,当时军工环境紧张,设计条件有限,有个王家耕在修械所摸索出样子,部队试用过,定型成品,进部队后口碑一路下滑,套筒夹手的事有人说过,弹匣松动也有人遇到,击针脆断飞出去的情况有过记录,上膛割手的抱怨常见,走火风险被一遍遍提,老兵之间还传过段子,训练教练说起上膛那瞬间要稳住动作,深呼吸再动手,这不是夸张,是现场感受,后面部队逐步替换,公安系统接收了不少,结论摆这儿,问题多,不是今天才被发现。
那怎么还可能在画面里看到它,军舰上的装备更新并不是手机那种一代一代追着跑,能用就先用着是常见安排,驱逐舰上很多内部器材延续了早年型号,这种情况我们都见过,从俄方引进的大船还保留了部分小口径武器,舰内体系复杂,换装要看优先级。
飞行员对手枪的接触频率低,平时训练不拿它做核心科目,归类到装具更贴切,量不大,风险可控,队里会把时间和资源先投到更要紧的环节,媒体画面也有时间差,素材库里旧片子循环使用是公开说过的事,你说看到一张腰包里的77就认定整舰都这么配,这种判断容易走偏,更像是拍摄点位早,或者临时配发库存里正好有这把老枪,真正随身到底是哪一型,得看当下单位的配发表,不看截图。
飞行员的救命东西在座椅里,折叠步枪、信号弹、定位器、食品水包那套整合在生存包内,美国也是这个逻辑,GAU-5/A折叠步枪装进座椅,M4短枪也有方案,飞行员走进机库不会背着一把步枪晃,腰间照样挂手枪,M9用到今天,M11也还在,部分单位有格洛克,俄罗斯飞行员佩戴PM老式手枪,旁边放APS或PPK-20折叠冲锋枪,都往轻、安全、易携带上靠,飞行员随身手枪这个位置,各家做法并没有你想的那样激进。
我们自己这边,海航早就开始配发新手枪,有单位拿到QSZ11,新一轮里QSZ193进入队伍,这是看得见的节奏,新弹种,新结构,可靠性稳定性更好,飞行服、救生衣、座椅这三样的适配是设计里就考虑的点,主武器那块,折叠191步枪曝光过,长度压得很小,折叠后塞进座椅武器包,拉出来能用,放进去不占位置,这种路子更贴合飞行员的实际切换,77式在体系里已经走到退场阶段,新闻镜头里露个脸,更像是旧素材还在库里,或者单位把最后的库存消耗完,和现实配发水平不必直接画等号。
网友看装备的眼睛越来越利,截图一出,讨论马上铺开,这股敏感度实用,但别把一个画面当全部,装备更新是成系统的,岗位、流程、训练、保障连着走,队里有自己的节奏,航母编队在拓展,舰载机在上量,飞行员装具跟着训练任务迭代,你把节奏卡在一把手枪上,视野一下就窄了,等下一次官方拍训练纪录片,画质上来,镜头靠近,细节就清楚了。
这些年我们看过的节点很多,辽宁舰出海,国产航母下水,甲板上歼35做弹射,075同时靠泊,福建舰海试推着走,这条线往前一直在拉,今天你看到老枪的余温,明天能看到新枪成列,人员、器材、流程都在更新,军工这块,靠时间给答案,靠体系把事做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