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电天下公众号(id:mepbbs)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2.3.1 避雷针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2.3.1.1大样图
适用于建筑物屋面女儿墙等处的避雷短针的制作安装。
![]()
图例:1、镀锌圆钢避雷针:直径 d 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1m 以下针长 d=12mm。2、防雷带见设计图纸。
镀锌圆钢避雷针制作安装图
2.3.1.2工艺核心要义叙述
避雷针总高度 H 按照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H 按 700mm 施工。
针尖高度一般情况下h=1/10H。
避雷针安装于两根不同方向避雷带延长线交叉点处,用冲击钻打孔的方式入女儿墙内。
2.3.1.3注意事项
避雷短针应采用热浸镀镑, 现场加工制作后,镀钵层破坏处应做防腐处理。
2.3.2 避雷带安装及伸缩补偿工艺标准
2.3.2.1大样图
1.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GB50057-2010》中的4.2规定执行。
2.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度超过 45m 的沿屋面周边敷设的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GB50057-2010》中的 4.3.1)具体做法见下图。
![]()
图例:1、镀锌圆钢避雷带直径φ设计无要求时,取12mm。2、成套支持码:镀锌扁钢-25×3 或角钢L25×3;单边镀锌半圆码;镀锌螺栓;3、屋面的金属管道;4、建筑物突出处。
避雷带安装
![]()
女儿墙支架安装大样(W≤400 时 L=W/2;W>400 时,L=200)
![]()
伸缩补偿大样图
2.3.2.2工艺核心要义叙述
1. 避雷带支架在实际施工中用镀钵角钢(L25*3)或镀钵扁钢(-25*3)制作,可采用专用卡子或钢丝绳夹做卡箍安装。
2. 支架上的固定卡子上口不能与支架角钢封闭。
3. 避雷带应平正顶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随大于 49N(5kg)的垂直拉力。
4. 镀钵圆钢避雷带连接采用单 Z 字搭接(建议使用自制模具制作),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上下搭接。
5. 伸缩补偿的半圆面垂直或平行于天面。
6. 直线段避雷带支架间距应均分,间距控制在 0.5-1.5m,一般宜确定为 lm。
7. 避雷带应顺直、高度一致, 平直度每 2m 检查段偏差不得大于 3/1000。
2.3.2.3注意事项
1. 突出屋面的金属管道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中的 4.5.7-l 的规定“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没有超过以下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 0.3m,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 1.0m2 和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的应与防雷装置相连。(详见下图保护区域描述〉
![]()
2. 特别情况下,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中的 4.3.2 的金属管道及附件需单独设置接闪装置。
![]()
3. 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中的 4.5.7-2 的规定“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 0.5M 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非金属管道应单独设置接闪器。
![]()
图例:1、避雷针:12mm 镀锌圆钢;2、扁钢 25×3 避雷带支架;3、透气管;4、抱箍。
透气管避雷针
4. 高层建筑屋顶预防直击雷宜沿屋顶周边设避雷带,其安装位置略微突出屋顶外沿,如图特殊情况处理(见图集 03D501-3 P54)。高层建筑侧雷击高度,一类建筑超出30m,二类建筑超出45m,三类建筑超出60m。
![]()
侧雷击高度
5. 三类防雷建筑高度小于 60m,二类防雷建筑高度小于 45m 时,支架大样图见下图。
![]()
6. 三类防雷建筑高度大于 60m,二类防雷建筑高度大于 45m 时,支架大样图见下图。
![]()
2.3.3 冷却水塔防雷安装工艺标准
适用于冷却水塔和屋面有金属保护外壳的冷却管防雷安装。
![]()
图例:1、避雷带;2、避雷针,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的高度不小于 700;3、冷却水塔;4、避雷带支架。
冷却水塔防雷
2.3.4 屋面管道防雷等电位跨接工艺标准
2.3.4.1大样图
![]()
图例:1、接地卡码:—25×3 镀锌扁钢;2、联结线:≥φ10 镀锌圆钢或扁钢;3、阀体:金属法兰连接;4、跨接线:—25×3 镀锌扁钢或 16mm2 接地线;5、非法兰连接方式的连接体或阀体。
屋面管道防雷等电位跨接
2.3.4.2工艺核心要点
1. 为改进电磁环境,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如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及其固定框架、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器及其接地装置除外。(GB5057-2010 6.3.1-)
2. 屋面各系统金属管道由屋面进入室内前应通过与接地干线的联结实现等电位联结,金属管道通过抱箍在管道上的卡码与接地干线的焊接实现联结,电气金属槽架和金属风管不能通过支架联结,应直接与接地干线联结。
3. 非金属阀体、卡箍连接件、橡胶软接,螺栓少于 5 颗的金属法兰及法兰式金属阀体需要作接地跨接。
4. 若管道为焊接管则不使用接地卡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2.3.4.3注意事项
接地一律采用并联形式,不得采用串联方式。
2.3.5 设备房接地安装工艺标准
2.3.5.1适用范围
强电竖井,电气间,设备房,配电室等部位的接地。
2.3.5.2大样图
![]()
设备房接地
![]()
设备接地大样
![]()
挡鼠板及金属门框接地
![]()
支持卡及临时接地大样
图例:接地干线:不小于—30×3 镀锌扁钢;2、色标:黄绿双色相见;3、支持码:M8 拉暴螺栓;4、裸编织铜线:25mm2,两端带线耳;5、爪型螺母:抓破金属门或挡鼠板上的防锈漆;6、蝶型螺母;
设备房内接地大样图
2.3.5.3工艺核心要义叙述
1. 接地母线在设备房墙身上敷设一周,并与接地干线有两处以上的可靠连接。
2. 连接方式:焊接(三边焊,搭接长度为 lOOmm)或螺栓(2×M8)连接。
3. 颜色:地线刷银色油漆、色标为黄绿色相间标记,间距为 lOOmm。
4. 当沿建筑物墙壁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 250~300mm;与建筑物墙壁间的间隙 10~15mm;(GB50169-2006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5. 变压器室、高压配电室、发电机房的接地干线上应设置不少于 2 个供临时接地用的接线柱或接地螺栓。
6. 配电间隔和静止补偿装置的栅栏门及变配电室金属门饺链处的接地连接,应采用编织铜线和爪型螺母。
7. 变配电室的避雷器应用最短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
2.3.5.4注意事项
1. 垂直变向不得折弯,需平面娘弯不得翻转,扁钢平面变向处使用;展弯(冷弯),弯曲半径为150mm,建议用成品。
2. 接地干线的敷设应便于检查,敷设位置不妨碍设备的拆卸与检修。
选自机电天下永久会员资料库-100项机电安装标准化施工工艺汇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