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到“双碳”目标的明确提出,“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命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也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对于一心回乡而言,这份时代要求,恰与我们“守护土地、净化环境”的使命不谋而合。一心回乡始终相信:真正的“可持续”,不只要产业技术的革新,更要延续传统民艺的造物观——物尽其用,敬天惜物。
![]()
![]()
当我们践行“民艺再生”生态理念时,便也触及了可持续生活之美。
![]()
“民艺”,从字面意思来看,可以理解为百姓或大众的手艺、技艺、艺术等,“再生”可以理解为循环再生、旧物新生、绿色环保等。但在一心回乡的理解中,“民艺再生”不止于技艺的传承,它还是先民与自然对话的语言载体,是顺应四时、就地取材的生活哲学,更是当代生态智慧的实践。
古时候染布用蓝草,编簸箕、箩筐用竹篾,制陶挖取黄土,打磨农具用石头……从先民们“不伤地利”的生态观,“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造物逻辑,“物尽其用、循环往复”的再生智慧,可以看到人与自然,并非只能索取,而是可以共生的关系,体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命题。

作为在鄂扎根多年的台企,一心回乡把两岸共同的生态观与民艺智慧融入品牌,致力于从产品、产业、理念等方面,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在11月“民艺再生”品牌主题下,一心回乡通过“民艺三径”创造民艺的环保价值,积极践行守护生态的社会责任。
![]()
“民艺”的生命力,在于“再生”;环保的价值,在于“行动”。一心回乡以“让民艺活在当下,让环保融入日常”为初心,探索出三条民艺再生的实践路径,让抽象的生态理念,转化为可参与、可感知的具体行动。
![]()
十一月,集团总部设计了“民艺再生”主题系列晨会。例如本周,我们通过“旧物新生·框住可持续的秋天”手作比赛,让回乡伙伴成为环保实践的主角。
在大家眼里,“旧物不是废弃物,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回乡伙伴们,拾起落叶、干果、野草、果皮等材料,拼贴成主题丰富、颇有深意的装饰画——每一件手作都要诠释主题,这也促使了他们思考“再生”的意义;同时,这种沉浸式参与,让 “循环利用” 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团队。

“民艺再生”主题晨会
同样的,在一心回乡讲堂将展开“无塑阳台”、“拒绝塑料衣”等绿色理念公益课,从日常生活场景入手,重塑大众对塑料的认知,引导建立可持续消费观,尝试有机生活方式,比如学会利用身边旧物打造无塑空间,生活更加地安全、健康。
这些多样的活动和公益课程,让大家在实践中明白:环保不必远求,“民艺再生”让生活中的每一件旧物,都能在“变废为宝” 的创意中重获新生。
![]()
“变废为宝”体现的是一心回乡对现有资源和物件的珍视,而“材料革新”则着眼于未来生态。
随着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提升,可完全降解的材料成为破解污染难题的重要方向,而一心回乡早在多年前便已探索环保新材料。从研发母粒到包装材料,再到多领域运用,一心回乡历经几年时光,逐步用全降解系列产品代替了传统塑料,优化产品从生产到废弃的生命周期,让国人衣食住行各方面,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又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一心回乡全降解系列产品展示(部分)
而这份探索从未止步。在一心回乡看来全降解材料的潜力远不止于此——未来,它或许能替代所有的一次性用品、普通塑料制品,甚至还能与传统民艺结合,创造出兼具实用性与环保性的新型艺术。
作为在鄂台企,一心回乡也将积极搭建两岸有机技术交流的桥梁,吸纳双方应用环保材料的经验,结合大陆的市场优势,不断拓展全降解材料的应用场景,为各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可能。
![]()
在一心回乡自然教育板块,我们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自然为师的教育形式,带领孩子们走进田野:收集落叶、果皮、枯枝等,用简单的工艺制作成 “循环艺术品”,如落叶拼贴的画、木头改造的玩具、果实串联的风铃等等,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循环再生”,环保意识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

一心回乡·自然教育
一心回乡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强行灌输知识,是让孩子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重新感知天地之辽阔,生命之美好可贵,敬畏自然与生命,从而自发生出保护生态的心念。
![]()
民艺再生的实践,从来不是单一的行动,而是一心回乡品牌理念的全方位传递,真正让人发生改变。当旧物焕发新生、材料不断革新、自然成为主流时,这些实践也逐渐融入企业文化的血脉,延伸为改变大众认知的力量。
对内,一心回乡通过企业文化赋能员工,不仅让大家掌握技能,更是个体价值的重新发现。对外,回乡讲堂和自然教育研学活动触达家庭,让亲子家庭在共创中增进感情,共制“循环艺术品”的过程中,埋下生态意识的种子。而全降解材料的革新,渗透到百姓家庭,让生活舒适且无塑,展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多维延伸。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如同涟漪般扩散,终将影响更多人。我们希望,每一件民艺再生的物件,都是通往生态文明的桥梁;每一次对传统的回归,都是对未来的开创。
![]()
一心回乡·食农教育
正如我们的每月品牌主题,“民食共耕”做“农的传人”,“民艺再生”创造“生态未来”——一次次宣告着、印证着一心回乡不仅仅是自己回到湖北这地理上的故乡,更要带领大家回到精神原乡,遵循自然之道,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之路,享受绿色永续的生活。
总编辑:阿古
视觉设计:BOBO
责编:NANA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