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活态酒文化的全球使命

0
分享至


中国白酒的基因里藏着“天人合一”的智慧,能和世界上任何活态文化对话。

文|好酒地理局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非遗,就是“活态遗产”。不是锁在博物馆里的古董,是能呼吸、能生长的文化生命。

日本能剧,靠演员代代相传的身段眼神活着;法国葡萄酒,靠酒庄里百年不变的酿酒手法活着;肯尼亚马赛族的口头传统,靠老人在篝火旁的讲述活着。人在,文化就在;实践在,传承就在。

中国白酒酿造技艺,如今也正在积极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白酒之所以成为东方活态文化的一张硬牌,靠的不是传说或故事,是至今还在运转的百年窖池,是代际传承的技艺、还在手工操作的酿酒匠人,更是步步走向国际“蓝海”的坚定决心。

如今,全球非遗保护都在探索“如何让古老技艺适配现代社会”,中国酒业也不例外。


11月12日,第四届中国酒业活态文化·国际化大会暨《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发布仪式在山西太原召开。

这场大会在酒业发展的新阶段凝视白酒活态价值,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实践,令白酒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技艺智慧、精神信仰写进当下生活,继续成为连接当下与未来、自我与国际的文明桥梁。

守护风土,白酒才“活着”

所有无法被复制的活态非遗,都有一套专属的“活态基因”——对白酒而言,这套基因一半扎在拆不开的风土里,一半藏在看不见的菌群中,少了任何一环,技艺再像也是“无魂之躯”。

发酵的科学极为依赖微生物种群的活性。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已连续使用450余年,其每克窖泥里藏着数万亿个微生物,包括芽孢杆菌、甲烷菌等200多种菌群。


▎长年累月的发酵作用下,泸州老窖国宝窖池群有着稳定良好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图源@泸州老窖

它们经过452年的共生,形成了“以糟养窖、以窖养酒”的闭环——新糟入窖时,菌群分解淀粉产生香味物质,老糟残留的养分又滋养菌群。

这种“双向滋养”的基因,就像摩洛哥阿特拉斯山区的古法榨橄榄油,非常依赖当地橄榄树种与山泉里的天然酵母,仅凭人工难以精准复刻。

茅台的菌群基因更“挑”环境:制曲用的60℃以上高温大曲,能培育出耐高温的芽孢杆菌,这种菌群只有在闷热的气候里才能大量繁殖。

位于赤水河谷茅台镇,海拔400米左右,三面环山的地形让这里形成“冬暖夏热、少雨多风”的小气候,夏季平均温度35℃以上,空气湿度常年保持在80%以上,正好满足菌群高温繁殖的需求。


▎紫红泥在对酱酒风格的塑造,虽“隐秘”,但重大。图源@贵州茅台

赤水河每年雨季冲刷下来的紫红泥又为窖池所用,让窖池内的菌群始终保持“茅台专属”的活性。

宜宾老城中,以上北街至南街一线为界,该线以西,地表沉积了很厚的黏土;以东,沉积物发生了很大变化,由黏土夹卵石过渡为卵石夹黏土和卵石沉积。

这些卵石是经过河流长途搬运而来,磨圆度很高,沉积的土质,是宜宾民间历来称道的“胡豆鮺”土,最适用于开挖酒窖。

汾酒的家乡汾阳杏花村,地处吕梁山东麓,春季干燥多风利于制曲,秋季凉爽湿润适合发酵。


▎吕梁之地,西临黄河,如臂弯般环绕;东有汾河穿行其间,森林葱郁,植被繁茂。在这里,河谷、盆地、湖泊、甘泉等自然景观交织,天然适合酿酒。图源@醉美杏花村

杏花村西侧有一座水量丰沛的岩溶地下水库,富含锶、碘、锌、钙、铁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和微量元素。于是清香型汾酒,也有自己的菌群密码——地缸发酵能隔绝土壤杂菌,让酵母菌、醋酸菌在纯净环境中生长。这种“一清到底”的基因,和依赖山泉水与弱酸性土壤的日本京都宇治茶异曲同工。

酿酒靠手艺,但更靠风土。上世纪的一系列试点和科研证明,风土在酿酒环节中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白酒的基因是活的,断了菌群、离了风土,即使同一套技艺和酿酒人,都会因风土的不同而呈现各异的风味。

这正是活态文化“源”与“流”的辩证统一,风土为“源”,技艺为“流”,方能生生不息。

让遗产“呼吸”在当下

不同于静态文物的博物馆式保护,白酒活态遗产的核心价值在于“持续使用”。

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副部长胡振民在会上表示,中国酒文化不仅是博物馆里的器物,更是流淌在当代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胡振民

这种基因既包括物质层面的酿造技艺、微生物菌群、产区风土,也包含精神层面的礼仪规范、情感寄托、生活美学。

窖池不断发酵、工艺代代相传、文化融入生活。如此,才能让遗产“呼吸”在当下和未来。

窖池作为微生物的“栖息地”,持续酿造是保持其生命力的唯一密码。

长发升、利川永、听月楼、天赐福、刘鼎兴、钟三和、张万和、全恒昌,共同构成五粮液的501车间。灰瓦飞檐,朱红门面,这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年)的酒坊内,600余年不间断发酵的明代老窖池仍是主力。


▎在五粮液501车间,活窖泥七百余年传承不息。图源@五粮液集团

这些明代古窖泥的一部分如今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微生物一呼一吸,成就了唯一的“活文物”。

泸州城内,16处酿酒作坊历史建筑保存完好,作坊内的1619口持续使用百年以上的老窖池仍在使用。452年未中断生产的1573国宝窖池群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坊沿长江和沱江两岸散布,与古城和生活其中的人间烟火一同构成了典型的城市文化景观。

过去,白酒传承人是守着窖池的匠人,如今,他们更像“带着基因跑的使者”——从封闭的作坊到开放的世界,视野的开阔,让白酒基因“传下去”有着更广阔的方向。


图源@泸州老窖

通过师徒相授、技艺复原,这些古法酿造的“活工艺”在当代延续。

5大流程、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茅台酒酿制技艺于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代代匠人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传统技艺传递到下一代人手中。

近年来,茅台集团持续开展工匠体系建设工作,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茅台集团计划培养100名国家级、省级白酒评委,重点培养660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预计2025年,茅台集团人才资源总量将从2021年底的1.5万人增加到2.1万人。


图源@汾酒集团

在汾酒,匠心的永续,是一场关于“人”的系统工程。“手把手、心贴心”让汾酒酿酒技艺和责任的传承更有温度。

以制曲为例,汾酒老师傅们恪守代代相传的工艺,坚持“有些工序是机器没法取代的”。他们通过敲击辨音、掌心测温等“绝活儿”,将经验转化为可感知、可传授的技能。

老师傅带徒弟,讲究“言传身教,贵在落实”。师父示范,徒弟模仿,在实践中纠偏、在操作中领悟。

而当“活态”融入日常,酒就从“展品”变成了“生活”。


▎文化是白酒品牌的灵魂,茅台深谙此道,将白酒融入日常。图源@贵州茅台

具体表现为将白酒文化融入旅游、消费、社交场景,让遗产从“行业资源”变成大众共享的“活态生活”。

端午制曲循时节,重阳下沙顺天时,这是茅台将自然哲思融入日常酿造的活态实践。每年重阳,赤水河清冽之时,茅台人取水开酿,让千年工艺在当下持续流转,成为不落幕的活态酿造现场。

自2004年起,茅台将这一活态酿造传统升华为文化典礼——茅台酒节。截至2025年,这项活态文化IP迎来第22届,让传统“活”在当下、触手可及。

如页面未加载,请刷新重试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多元化的场景塑造,茅台将原本静态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动态的感知方式。图源@贵州茅台

中国酒文化城将打造沉浸式活态体验场景,集中展示侗族大歌、苗族银饰、蜡染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嘉宾可亲身参与润粮、贴标、品鉴等茅台核心工艺环节,亲手制作茅台文化DIY手作,在互动实践中触摸活态技艺的温度,感受匠心传承的细节。

如果白酒只在博物馆里展示、在商务宴上出现,场景仍然太“重”。商务宴请上的大瓶装、长辈聚餐时的“劝酒文化”,还是会让年轻人产生“隔阂”。

这像极了传统昆曲——只能在专业剧场看,可远观不可亵玩。

但现在的白酒,开始“轻装上阵”,打造场景。泸州老窖的“冰JOYS”系列,在北京“798”艺术园区设了“冰饮摊位”,把白酒加冰、加水果,调成“鸡尾酒”。


▎国窖1573冰·JOYS正积极探索与年轻群体共鸣的价值锚点,为白酒突破传统边界提供一条具有借鉴意义的可行解决方案。图源@泸州老窖

去年至今,桂花汾酒调酒视频在各大平台引来模仿。今年9-10月,汾酒以“与花与酒醉中秋”为主题,在上海崇明岛举办首届“2025桂花汾酒节”。

酒香混合桂花香形成沉浸式体验空间,可创意调饮、可体验文化、可品鉴,甚至可以社交。汾酒就这样在各种“汾酒+”创意场景中,迅速赢得了新一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与市场份额。


▎桂花汾酒节不仅是一场品牌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与体验的创新实践。图源@央央好物

国内场景的深耕让白酒活态遗产愈发成熟,而这份承载着工艺智慧、自然哲思与生活温度的文化瑰宝,同样具备走向世界的潜力。

让中国基因对话世界

中国白酒的基因,从来不是“封闭的”——它藏着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和世界上任何活态文化对话。

白酒出海不是简单的产品贸易,而是一场以中国基因为内核的文明对话。

胡振民强调:“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但这场对话的前提,是认知破壁。长期以来,白酒国际化面临着认知偏见,更遭遇品类、文化、价值的多重壁垒。


▎宋书玉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精准提出关键:“国际化的最大障碍不是风味口感,而是品类认知、文化认知、价值认知和认同”。

“过于辛辣”的白酒口感、“传统”标签,如今借着非遗热反倒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载体。

这种认知的转变,正是中国基因被重新解读、主动表达的结果。如此,可以先让消费者在具体场景中感知美好,再让文化自然流淌。

标准体系的构建,是这场对话的基石。宋书玉提出:“系统地构建中国美酒的国际表达体系迫在眉睫”。

苏格兰威士忌、法国干邑凭借地理标志和产品标准占据全球话语权,这给白酒行业深刻启示。


《中国酒业“十五五”新文化发展纲要》的发布,明确了建立国际标准化体系的目标,而“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团体标准”的起草,更是将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微生物菌群等中国基因纳入保护与推广范畴。

在国际市场,标准是话语权的核心。

如今,白酒出海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5年1-7月出口总额达5.7亿美元,均价攀升至59.1美元/升,汾酒覆盖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茅台、五粮液等品牌进入欧美主流零售系统。

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白酒出口额仅占全球烈酒贸易的2.4%,真正的国际化仍任重道远。正如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所言:“汾酒国际化的1.0模式还仅仅是一个雏形,需要更多的艰辛探索”。


▎袁清茂

这场以中国基因为内核的对话,没有捷径可走,需要产业上下的长期投入与坚守。

这场对话,关乎一瓶酒的全球旅程,更关乎一个民族文化的世界表达——不是“把中国基因改成世界的”,而是“让世界看懂中国基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在于其始终扎根生活、面向未来。

中国酒业的“活”,藏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哲学——匠人老去,但酒文化能通过年轻人、新场景、世界对话,一直传下去、传出去。

参考资料:

[1]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9(03):1-4.

[2]孙发成.非遗“活态保护”理念的产生与发展[J].文化遗产,2020,(03):35-41.

[3]潘君瑶.遗产的社会建构:话语、叙事与记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遗产传承与传播[J].民族学刊,2021,12(04):41-51+115.

[4]王丽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可行性分析[D].中南大学,2007.

[5]蒲娇.从“活态保护”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的转变[D].天津大学,2009.

[6]王雨晨.酒城共生: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泸州白酒文化遗产[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5,10(05):11-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祖副院长与眼科主任早就有关系,网友曝出更多难以解释的细节

诗意世界
2025-11-11 23:53:27
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江西52岁阿姨网恋上海大爷,嫁过去后发现,大爷身份实在不一般

红豆讲堂
2025-04-22 11:06:44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医生被护士骂的理由能有离谱?网友:我一直以为护士是医生的佣人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3 00:15:03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红军城战场清理开始!俄军遗体回收队:乌军阵亡者外国面孔超三成

南权先生
2025-11-14 16:13:02
阿根廷23岁1.9米中锋迎来国家队首秀 本赛季法甲12场9球排第1

阿根廷23岁1.9米中锋迎来国家队首秀 本赛季法甲12场9球排第1

智道足球
2025-11-15 09:20:41
为郭富城生下第三胎后,方媛深夜发文,曝光她的真实现状

为郭富城生下第三胎后,方媛深夜发文,曝光她的真实现状

豆哥记录
2025-11-15 19:08:53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郑丽文也让中国人寒心了

趣文说娱
2025-11-04 18:02:21
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

曹德旺预言,2025年,没有买房的人,五年后是失败者还是幸运儿?

墨兰史书
2025-11-13 16:45:02
湖人战胜鹈鹕避免连败却迎来挑战:詹姆斯还有4天就要复出了

湖人战胜鹈鹕避免连败却迎来挑战:詹姆斯还有4天就要复出了

姜大叔侃球
2025-11-15 18:19:38
泰王头一次来中国,备的大礼算不上贵重,却让所有中国人拍手叫好

泰王头一次来中国,备的大礼算不上贵重,却让所有中国人拍手叫好

福建平子
2025-11-15 14:39:30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阿斯麦向美国承诺:只要解放军攻台,立刻远程瘫痪台积电光刻机

文史旺旺旺
2025-10-27 19:58:04
为什么首富必须死?

为什么首富必须死?

汉周读书
2024-05-20 09:52:50
咖啡竟会促癌?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咖啡竟会促癌?多项研究:每天多喝一杯肺癌风险增6%;每天3杯,男性膀胱癌风险猛涨79%

华医网
2025-11-13 05:43:22
“绯红女巫”奥尔森,全裸上阵现身艺术!身材太火辣了

“绯红女巫”奥尔森,全裸上阵现身艺术!身材太火辣了

桑葚爱动画
2025-11-15 15:20:31
大举加仓!高瓴旗下私募出手

大举加仓!高瓴旗下私募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11-15 18:21:29
笑不活了!女子网上刚买的睡衣打开试穿,竟从里扯出一条男士秋裤

笑不活了!女子网上刚买的睡衣打开试穿,竟从里扯出一条男士秋裤

火山诗话
2025-11-15 17:33:15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站着的霍金,罕见的李嘉诚,20岁的屠呦呦,这是朋友圈最珍贵的照片

空间设计
2025-11-09 12:15:02
师长让他独自去拉队伍,能拉起来就自编自封,解放后他成为中将

师长让他独自去拉队伍,能拉起来就自编自封,解放后他成为中将

大运河时空
2025-11-15 19:30:03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妹子“把胸放桌上休息”被拍走红!女菩萨们不服发照片PK:最后这波赢麻了

经典段子
2025-10-11 22:34:42
六氟磷酸锂概念投资逻辑与龙头

六氟磷酸锂概念投资逻辑与龙头

K线论势
2025-11-15 17:41:29
2025-11-15 20:36:49
好酒地理局
好酒地理局
用地理视角,发现好酒背后故事
422文章数 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旅游
本地
亲子
家居

冬天的“销冠”,已被羽绒服预定

旅游要闻

浙江放大招!秋假 5 天连休 + 家长半价,亲子游热潮席卷 11 市!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亲子要闻

孕妇饿了要立即吃东西吗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