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达利雷生X万物生长FM的播客——《从现象级畅销书〈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聊聊睡眠的真相》,其中关于睡眠的深度解析让人耳目一新。
过去我们总把睡眠当作“身体休息的被动过程”,但播客中结合书籍观点提出:睡眠的价值远不止生理修复,它也是大脑“主动工作”的关键时段——不仅能巩固记忆、优化学习效果,还会让与情绪记忆相关的脑区(如杏仁核、海马体)变得活跃,帮助我们处理情绪、构建稳定的心理状态。
![]()
睡眠的“隐藏价值”,远超你的想象
首先,睡眠是记忆的“整理师”。《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两组人学习同一组知识点,一组学习后正常睡眠,另一组熬夜不睡,第二天测试发现,睡眠组的知识点留存率比熬夜组高30%以上。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距,在于睡眠时大脑会启动“记忆巩固程序”,将白天接收的碎片化信息筛选、分类,把重要的内容储存到长期记忆中,同时清理无用信息,为新的记忆腾出空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学生时代“睡前复习、睡醒回忆”的学习法总能事半功倍,成年人工作后睡前梳理一天的工作,第二天思路也会更清晰。
其次,睡眠还是情绪的“调节器”。播客中强调,深度睡眠期间,大脑会进行一场“情绪修复”——弱化负面情绪的神经连接,强化积极情绪记忆。
我们的杏仁核是处理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核心脑区,长期睡眠不足时,它对压力信号的反应会变得异常敏感,一点小事就会引发强烈的焦虑或暴躁。这也是为什么熬夜后,人会更容易因为堵车、工作失误等琐事崩溃;而睡好一觉后,很多烦恼似乎都变得“没那么严重”。
除此之外,睡眠的生理修复价值同样不可忽视。夜间睡眠时,身体会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细胞修复和新陈代谢;免疫系统会加速免疫细胞的生成,增强抵抗力;肝脏也会进入高效排毒状态。
![]()
科学守护睡眠,这三招请收好
既然睡眠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科学守护它?结合播客观点和实际经验,这三招值得一试:
第一,建立生物钟锚点。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受生物钟调控,而固定作息是稳定生物钟的关键。因此建议大家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同一时间起床,即使周末也不要相差超过1小时。
第二,打造睡眠友好环境。卧室的环境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核心要满足“黑暗、安静、凉爽”三个条件,可用遮光率高的窗帘阻挡光线,用耳塞或白噪音机隔绝外界噪音;卧室温度控制在18-22℃最佳,这个温度区间能让身体更易进入睡眠状态。
第三,必要时积极借助科学工具。如果已经长期受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早醒等问题困扰,且上述方法尝试后效果有限,不必硬扛,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助眠药物。这里要特别推荐达利雷生,它作为新型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和传统助眠药的作用逻辑完全不同。
具体来看,传统药物多通过强制抑制中枢神经诱导睡眠,容易导致次日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宿醉效应”;而达利雷生是通过精准阻断大脑中负责维持清醒的食欲素受体,让大脑自然回归正常睡眠节律。这种作用方式更接近生理睡眠,既能保证睡眠时长和质量,又不会影响次日的记忆、情绪与注意力,特别适合需要高效工作、学习的人群。
![]()
总之,睡眠影响我们的记忆力、情绪调控力,甚至长期健康,大家一定要提高对它的重视。如果存在睡眠问题,可通过规律作息、环境优化、借助达利雷生等工具,来让每一晚的睡眠都成为身体修复、大脑升级的宝贵机会。只有睡得好,才能在清醒时更有力量面对生活的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