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牧心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中庸》第三十章
本章是对孔子所传中庸之道的至高赞誉与深刻阐释,揭示了其道的三大核心特质:以圣王为源的传承性、以天地为则的符合性、以并育不害为境的包容性。孔子通过祖述尧舜之德、宪章文武之制,上循天时运转之序,下合水土养育之宜,将中庸之道打造成兼具历史厚度、自然节律与人文温度的生命法则,最终成就“天地之所以为大”的恢弘境界。这一论述既是对儒家道统的精准概括,也为后世践行中庸之道提供了根本遵循。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八字,点明了中庸之道的历史渊源与传承脉络。朱子注曰:“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四书章句集注》)尧舜作为上古圣王,以“天下为公”的德治理念开创了华夏文明的伦理根基,舜之“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中庸》第六章)的处事智慧,正是中庸之道的早期实践;文武二王则以礼乐制度规范社会秩序,文王之仁、武王之勇,恰合“知、仁、勇”三达德的修身准则,其制礼作乐的实践,使中庸之道从圣王之心性落实为百姓之日用。
孔子并非简单复刻古制,而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在传承中赋予中庸之道新的生命力。他总结尧舜“禅让”背后的公心之德,提炼文武礼乐中的秩序之美,将分散于圣王实践中的零散智慧,系统化、理论化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这种传承不是泥古不化,而是“考诸三王而不缪”,既契合往古圣王的核心精神,又适应春秋时期的社会需求,使古老的道统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得以延续。正如孟子所言“孔子之谓集大成”(《孟子・万章下》),孔子通过祖述宪章,完成了对上古至西周道统的集大成式总结,为中庸之道奠定了坚实的历史根基。
“上律天时,下袭水土”,顺应自然规律,契合环境特质,是中庸之道的践行准则。天地肇始,光暗区别、天地分离、昼夜更迭,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参创1:章;传3:11)。“律天时”即遵循四季更迭、昼夜交替的自然节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时序变化,不仅是万物生长的法则,更是人事活动的参照,是“率性之谓道”的具体实践。
“下袭水土”则强调因地制宜,契合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文习俗。世间水土各异、民风有别,中庸之道并非以统一标准强求一致,而是如《论语・子路》所言“君子和而不同”,在尊重地域差异的基础上践行正道,即处境化、本土化。这种“袭水土”的实践智慧,避免了一刀切的机械做法,使中庸之道能够扎根不同土壤,焕发生机。
“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此句以天地为喻,彰显了中庸之道的包容性。天地无私,承载万物而不偏私,覆盖众生而无遗漏,中庸之道亦如此,它不排斥任何符合“中”道的存在,包容不同的生命形态与践行路径;各种文化虽表现形式各异,却皆可在中庸之道的框架内各得其所,关键在于“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核心坚守。
“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进一步以自然现象说明中庸之道的节律性与互补性。四季交替而非同步,日月轮明而非独照,却共同成就了自然的生生不息。这启示我们,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只要能够掌握其“中”,便可“并行而不相悖”,皆可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格局中各尽其用。如经上所记:“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阐释了中庸之道的实践层次与深远影响。“小德川流”指个体在日常琐事中的具体践行,如夫妇好合、兄弟和睦的家庭伦理,待人接物中的恭敬有礼,处事决断中的不偏不倚。这些细微之处的践行,如同江河之水绵延不绝,虽看似平凡,却正是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正如《中庸》第十五章所言“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伟大的德行皆由细微的践行积累而成,没有日常的“川流”之积,便无“敦化”之效。
“大德敦化”则指中庸之道对社会整体的教化与感化,是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深远影响。当个体皆能践行中庸之道,家庭便会和睦,社会便会有序,天下便会太平。这种“敦化”之效,非依靠强制力推行,而是如天地化育万物一般自然而成,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中认同并践行正道。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虽未得重用,却以“克己复礼”的倡导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实践,影响了无数后人,其弟子将其言行整理成《论语》,使中庸之道得以广泛传播,正是“大德敦化”的生动体现。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作为本章结语,既是对中庸之道的最高赞誉,也揭示了天地包容并蓄而不偏私,化育万物而不居功的本质。孔子通过祖述宪章、律时袭土,将中庸之道打造成连接历史与当下、自然与人文、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理念,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精华,更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永恒智慧。在当今多元共存的世界,这一理念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唯有尊重差异、包容互补,坚守正道、践行中庸,才能实现个体的成长、社会的和谐与世界的安宁。如经上所记:“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